《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16|回复: 11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8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这个贴子最后由曙东方在 2005/09/17 07:24pm 第 1 次编辑]

九。 秋思       文/驿路
并不是所有的印记
都会被岁月封存
总有一些什么会遗留下来
在你的河床里淤沉
也总有一些什么
会让你悄然落泪吧
一如那些不经意的片段
以及在秋风中浮荡的我的心
如果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为什么我的思念
却无法储存
在你远离的日子
我的心
已化为一片陌生的森林
向着你的方向
无尽地延伸
(既为,“秋思”就要有秋的气息,照此诗中所营造的意境,得个什么春思、夏思都行得通,第二节仅作应题的诗,在第三节中却带上了假设。第二节中对“收获”印象的贫血,造成第三节中“收获”的空穴来风,和“思念”“无法储存”的语意干涩的地步。诗的整体效果,空洞而无实质感,一味的沉在空泛的感情宣泄中,惟一感觉的就是对“思念”的再解释,这种解释的浮于表面的诗每天都有,却总也无法深入到“思念”的本质之中,用朱光潜的诗理说,没哲理没思想。窃火者倾向诗的思想性与批判性。华藻可以片刻的炫烂,但是绝不是长久的美;煸情可以片刻的感人,但是绝不是持久的共鸣。诗的第一节几乎全括的整首诗的趋向,)
十、《秋思》    文/雨竹
静静的
这就是秋吗
没有秋虫的呢喃(疑问启首,疑在对客观存在的秋的悖论中,秋虫的呢喃。呢喃?那应该是夏吧。“秋风扫落叶”,风应是秋的终极象征。)
仰望苍穷
几颗星星不说话
树景婆婆
似乎在孕酿一场雨
一阵秋风吹过
抽打着池溏里的水
早已没了鱼的踪影
鹅卵石打着寒颤
一阵低沉凄美的萧音
拽回脱缰的野马
我是湖里的水
羡慕天上的云
于是,我闭上了双眼
(第一节且有诗意,接着看第二、三、四节,不尽要问,这诗到底在写些什么?纯粹的对景致的描写,纵使“闭上了双眼”也并未有什么深邃的思考,仅做个思考的“姿态”却无内容,当然,这个内容原本应该在第二、三节中加以深入,但是,恰恰相反一惟的对具体型象的追求,反而,使诗语言流于平庸。流浪的飞龙《叶落之后》也有此不足。之下这首《叶落之后》也犯了同样的毛病,词藻的堆砌感很严重,用词过大,如“轮回”、“真实”、“人生”却无真切的理解和灵气,仅是为了临屏而临屏啊!在美感方面,显然,frankyang写的更胜一筹。这样的比较,使窃火者想起,一次窃火者评“诗歌报”贴的某所谓名诗人的诗,窃火者说他的语境比不上另一位诗人,就遭致某些人的斥责,窃火者并不是对此斥责耿耿于怀,而是想澄清一个观点:没有比较又哪能见优劣呢?有一点良知的懂得欣赏的人都不会凭借个人感情与社会关系去评价一件精神产品。诗坛普遍存在的相互攻击、相互吹捧、拉党结派已经沦落为与卑鄙的虚伪的政治游戏无异了。)

十五、叶落之后
    文/曙东方
借过台风的余波
抖落身上的枯黄
迎接冬的严寒
轻装行囊
枝头光光
送你一片遐想
来年的春色
绿的树幔  无比荡漾
与时同步
识务俊杰在他乡
枯枝的假象
无知的惆怅
借过叶落的飘扬
奋力舒张
疲惫时静静地躺在白雪下
体验安详
春生秋落的循环
乐在其中  天下同分享
该生则生  该落就落
日有所思  夜之梦想
落叶哟落叶
化腐朽为生的神奇
营养根须
迎接春的太阳
(冷!窃火者不认同将自我隔绝在当事之外的诗。虽然,有些怀情,却也显的怯懦不堪,一副丧失时代责任感的样子,一副诗人无用论的态度去写诗。问:“诗人有用吗?”矛盾!这种不思自省的态度,思想苍白也只有去拾牙慧,把所谓的个人体验、思想,返祖。佛的空幻与龚自珍的“更护花”。窃火者常常感叹,现代人尽失了一种淡定与自省的姿态,复古的却不能得其古闲之气,心灵浮躁而情感淡漠,对人对事已然一个“局外人”。把脚步放慢些真实的听听心声,把心变得真炽火热些感受下别人痛苦,这是诗人的责任,也是诗人应具备的。虽然,窃火者从来不自称为“诗人”,对“诗人”一词也没有什么好感,但是,“说”对于一个词一个代号的喜好并无关乎,只要真实就行,诗也一样。)
~~~~~~~~~~~~~~~~~~~~~~~~~~~~~~~~~~~~~~~~~~~
以上是窃火者对参赛作品的点评,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05-9-18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题:叶落之后
文/曙东方
借过台风的余波            秋来了,秋风扫落叶
抖落身上的枯黄            落叶树到了秋就是秋时的样子
迎接冬的严寒              为了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
轻装行囊                  去掉缺点,减少包袱
枝头光光                  落叶树的枝头在风中摇
送你一片遐想              给你干柴的假象
来年的春色                判断它是柴还是料
绿的树幔  无比荡漾        你必须到它的树下,轻刮一下树皮
与时同步                  秋来了,认识到秋来了
识务俊杰在他乡            不要为不熟悉他乡的俗语
枯枝的假象                生出一腔烦恼
无知的惆怅                自寻捉影的固执
借过叶落的飘扬            希望你能从另一面去思考
奋力舒张                  伸展人性化的关爱
疲惫时静静地躺在白雪下    就象落叶在白雪下休整
体验安详                  总结生与落的精髓
春生秋落的循环            一种螺旋的延伸
乐在其中  天下同分享      对秋知了的认识满足
该生则生  该落就落        事物都有它的去处
日有所思  夜之梦想        日夜不停地思维
落叶哟落叶                落叶也是景观
化腐朽为生的神奇          物质不灭
营养根须                  就算是换一种方式
迎接春的太阳              也要如晨曦,每天都充满着希望
写于2005、9、15、20:23~~20:51
题:秋思
文/曙东方
思了,思了
此起彼伏的林中声韵
红叶一张张随风散落
涧水送它到何方
来了,来了
一轮明月出现在山头
以班级为圆圈的赏月晚会
我的妹妹,唱着歌儿,泪在流
写于2005、9、15、21:08~~21:16

以上是自己参赛的贴子.
很久没有临屏参赛了,是辉煌过去了,是落叶之后?
恰恰相反,在师者们的指教与鼓励下,我发现了落叶的平静.

谢谢窃火者
回顾临屏的情景,居然一气呵成.谁知发表失败,第一次的注全部丢失.
这一个,则是第二次即兴.与第一个差不多吧.
欢迎大家指点与讨论


发表于 2005-9-18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嘿嘿,右边的是改过的吗
发表于 2005-9-18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层次走得越高,心境越平淡。对世界的感知,对自身的反省,都是年轻时代无法领寓的------你以你的激情笑我低落,我以我的感知笑你无知。这都是一种偏颇。。。
 楼主| 发表于 2005-9-1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下面引用由幽云2005/09/17 10:47pm 发表的内容:
嘿嘿,右边的是改过的吗
右边的是读了窃火者的点评后,对临屏的一种回味。
临屏,是一种即兴。往往是不易改动的。
谢幽云的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5-9-18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下面引用由弋狼逐云2005/09/17 10:48pm 发表的内容:
层次走得越高,心境越平淡。对世界的感知,对自身的反省,都是年轻时代无法领寓的------你以你的激情笑我低落,我以我的感知笑你无知。这都是一种偏颇。。。
心境意境平淡,是讨论的基础。激情,用于创作。
笑,抿嘴一笑是值得提倡的。谢谢弋狼逐云参与讨论!
发表于 2005-9-1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东方辛苦
竹感动中
问好
祝中秋快乐!
握手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九。 秋思       文/驿路
并不是所有的印记
都会被岁月封存
总有一些什么会遗留下来
在你的河床里淤沉
也总有一些什么
会让你悄然落泪吧
一如那些不经意的片段
以及在秋风中浮荡的我的心
如果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为什么我的思念
却无法储存
在你远离的日子
我的心
已化为一片陌生的森林
向着你的方向
无尽地延伸
(既为,“秋思”就要有秋的气息,照此诗中所营造的意境,得个什么春思、夏思都行得通,第二节仅作应题的诗,在第三节中却带上了假设。第二节中对“收获”印象的贫血,造成第三节中“收获”的空穴来风,和“思念”“无法储存”的语意干涩的地步。诗的整体效果,空洞而无实质感,一味的沉在空泛的感情宣泄中,惟一感觉的就是对“思念”的再解释,这种解释的浮于表面的诗每天都有,却总也无法深入到“思念”的本质之中,用朱光潜的诗理说,没哲理没思想。窃火者倾向诗的思想性与批判性。华藻可以片刻的炫烂,但是绝不是长久的美;煸情可以片刻的感人,但是绝不是持久的共鸣。诗的第一节几乎全括的整首诗的趋向,)
我来说一说:
九。 秋思
  文/驿路                   感受一下:
并不是所有的印记            生活中的所有
都会被岁月封存              应当得到珍惜
总有一些什么会遗留下来      最难忘的
在你的河床里淤沉            在河床中烙上印迹
也总有一些什么              一隅的只言片事
会让你悄然落泪吧            悄然在面颊的泪珠
一如那些不经意的片段        随落叶在风中的起伏
以及在秋风中浮荡的我的心    合律着我的心跳
如果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这也是果满枝头的季节
为什么我的思念              为什么我的思念
却无法储存                  却反复回忆着耕作
在你远离的日子              在你远离的日子
我的心                      奋进  
已化为一片陌生的森林        在一片陌生的森林
向着你的方向                向着你的方向
无尽地延伸                  沐浴柔和的月光
谢谢驿路的临屏诗引起我的思维~~~~~~~
问驿路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十、《秋思》    文/雨竹
静静的
这就是秋吗
没有秋虫的呢喃(疑问启首,疑在对客观存在的秋的悖论中,秋虫的呢喃。呢喃?那应该是夏吧。“秋风扫落叶”,风应是秋的终极象征。)
仰望苍穷
几颗星星不说话
树景婆婆
似乎在孕酿一场雨
一阵秋风吹过
抽打着池溏里的水
早已没了鱼的踪影
鹅卵石打着寒颤
一阵低沉凄美的萧音
拽回脱缰的野马
我是湖里的水
羡慕天上的云
于是,我闭上了双眼
(第一节且有诗意,接着看第二、三、四节,不尽要问,这诗到底在写些什么?纯粹的对景致的描写,纵使“闭上了双眼”也并未有什么深邃的思考,仅做个思考的“姿态”却无内容,当然,这个内容原本应该在第二、三节中加以深入,但是,恰恰相反一惟的对具体型象的追求,反而,使诗语言流于平庸。流浪的飞龙《叶落之后》也有此不足。之下这首《叶落之后》也犯了同样的毛病,词藻的堆砌感很严重,用词过大,如“轮回”、“真实”、“人生”却无真切的理解和灵气,仅是为了临屏而临屏啊!在美感方面,显然,frankyang写的更胜一筹。这样的比较,使窃火者想起,一次窃火者评“诗歌报”贴的某所谓名诗人的诗,窃火者说他的语境比不上另一位诗人,就遭致某些人的斥责,窃火者并不是对此斥责耿耿于怀,而是想澄清一个观点:没有比较又哪能见优劣呢?有一点良知的懂得欣赏的人都不会凭借个人感情与社会关系去评价一件精神产品。诗坛普遍存在的相互攻击、相互吹捧、拉党结派已经沦落为与卑鄙的虚伪的政治游戏无异了。)
我来说一说:
十、《秋思》
    文/雨竹            感受一下:
静静的                 心平气和的时候
这就是秋吗             豁然秋的日子到来
没有秋虫的呢喃         秋老虎仍在扬威
仰望苍穷               楼顶乘凉的夜色
几颗星星不说话         星星依旧
树景婆婆               远处的树木婆娑
似乎在孕酿一场雨       我想跟谁说上一句话
一阵秋风吹过           一阵秋风吹过
抽打着池溏里的水       池塘泛起涟漪
早已没了鱼的踪影       鱼儿不在
鹅卵石打着寒颤         伊人无影
一阵低沉凄美的萧音     秋风撩起衣裙一角
拽回脱缰的野马         凉爽燥动的心
我是湖里的水           化着水雾
羡慕天上的云           随秋风直上云霄
于是,我闭上了双眼     于是,我闭上了双眼
谢谢幽云的临屏诗引起我的思维~~~~~
发表于 2005-9-19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这个贴子最后由驿路在 2005/09/18 10:0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曙东方2005/09/18 05:39pm 发表的内容:
九。 秋思       文/驿路
并不是所有的印记
都会被岁月封存
总有一些什么会遗留下来
...
我们以什么标准来评介一首诗的优劣,我想这是很难的,现在的诗坛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这个乱,可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乱。
为什么现在的诗少有读者,究其竟是我们的东西离读者很远,不顾及读者的感受,一心一意的去创新,一心一意的想去独擗蹊径,语不惊人死不休。
派别的背后是相互的吹捧,相互的排斥,我们的名诗人有几个是读者捧起来的,倒是席慕容、汪国真是一个例外。
问候曙东方
 楼主| 发表于 2005-9-19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下面引用由雨竹2005/09/18 02:41pm 发表的内容:
东方辛苦
竹感动中
问好
祝中秋快乐!
...
雨竹好
对你的临屏诗,我已经发出感触贴了,不见你的反应呢
有时间,交换一下看法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9-21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讨论指点

下面引用由驿路2005/09/18 09:58pm 发表的内容:
我们以什么标准来评介一首诗的优劣,我想这是很难的,现在的诗坛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这个乱,可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乱。
为什么现在的诗少有读者,究其竟是我们 ...
提倡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这一点
适合各行各业
谢过驿路参与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3 0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