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62|回复: 15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九。 秋思       文/驿路
并不是所有的印记
都会被岁月封存
总有一些什么会遗留下来
在你的河床里淤沉
也总有一些什么
会让你悄然落泪吧
一如那些不经意的片段
以及在秋风中浮荡的我的心
如果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为什么我的思念
却无法储存
在你远离的日子
我的心
已化为一片陌生的森林
向着你的方向
无尽地延伸
(既为,“秋思”就要有秋的气息,照此诗中所营造的意境,得个什么春思、夏思都行得通,第二节仅作应题的诗,在第三节中却带上了假设。第二节中对“收获”印象的贫血,造成第三节中“收获”的空穴来风,和“思念”“无法储存”的语意干涩的地步。诗的整体效果,空洞而无实质感,一味的沉在空泛的感情宣泄中,惟一感觉的就是对“思念”的再解释,这种解释的浮于表面的诗每天都有,却总也无法深入到“思念”的本质之中,用朱光潜的诗理说,没哲理没思想。窃火者倾向诗的思想性与批判性。华藻可以片刻的炫烂,但是绝不是长久的美;煸情可以片刻的感人,但是绝不是持久的共鸣。诗的第一节几乎全括的整首诗的趋向,)
十、《秋思》    文/雨竹
静静的
这就是秋吗
没有秋虫的呢喃(疑问启首,疑在对客观存在的秋的悖论中,秋虫的呢喃。呢喃?那应该是夏吧。“秋风扫落叶”,风应是秋的终极象征。)
仰望苍穷
几颗星星不说话
树景婆婆
似乎在孕酿一场雨
一阵秋风吹过
抽打着池溏里的水
早已没了鱼的踪影
鹅卵石打着寒颤
一阵低沉凄美的萧音
拽回脱缰的野马
我是湖里的水
羡慕天上的云
于是,我闭上了双眼
(第一节且有诗意,接着看第二、三、四节,不尽要问,这诗到底在写些什么?纯粹的对景致的描写,纵使“闭上了双眼”也并未有什么深邃的思考,仅做个思考的“姿态”却无内容,当然,这个内容原本应该在第二、三节中加以深入,但是,恰恰相反一惟的对具体型象的追求,反而,使诗语言流于平庸。流浪的飞龙《叶落之后》也有此不足。之下这首《叶落之后》也犯了同样的毛病,词藻的堆砌感很严重,用词过大,如“轮回”、“真实”、“人生”却无真切的理解和灵气,仅是为了临屏而临屏啊!在美感方面,显然,frankyang写的更胜一筹。这样的比较,使窃火者想起,一次窃火者评“诗歌报”贴的某所谓名诗人的诗,窃火者说他的语境比不上另一位诗人,就遭致某些人的斥责,窃火者并不是对此斥责耿耿于怀,而是想澄清一个观点:没有比较又哪能见优劣呢?有一点良知的懂得欣赏的人都不会凭借个人感情与社会关系去评价一件精神产品。诗坛普遍存在的相互攻击、相互吹捧、拉党结派已经沦落为与卑鄙的虚伪的政治游戏无异了。)
《叶落之后》     文/雨竹
几度飘零
几度轮回
你不后悔
你说 这是真实的
人生 你说
飘落也是一种
获取 于是
你张开了翅膀
毫不犹豫地扑向风
十一、叶落之后        文/frankyang
与西风无关
与客居的太阳无关
请停止随意的猜测
我的灿烂只为你披的一件外衣
终于无法抱紧你冷却的美丽
如无法报紧 一棵露滴
每一个黎明来临
我总湿润着脸庞晾水气
底色变得单一 于是我残了
轻叩一声我们约定的土地
(感情淡定而语言朴素,有层次感。对“叶”的想象和理,紧扣题旨。“轻叩一声我们约定的土地”给人以生的感动。)
十二、《叶落之后》   文/流浪的飞龙
雁南飞
一声嗥叫
太阳没了温度
北风扯落一地的叶
掉在手心
注视那片叶子
丝丝的纹络仿如地上的路
弯弯曲曲
遍地的青黄记载了多少个故事
远去的苍桑
《秋思》     文/流浪的飞龙
忽闻窗外簌簌声
秋风秋雨两茫茫
桐叶随风飘落去
寄风传情吻依人
(首先,可以肯定,这不是七律。戏作。从两首诗中[透过诗符号,看另一面]体验不到一点情感[作为诗人,诗人情怀],戏作,戏玩,无聊,而已。)

十三、叶落之后      文:王雨烟
明知
叶落之后
身后的秋
会落成
滂沱的大雨
明知
叶落之后
西天的云
会画上
无言的一句(此两节的节奏感全都应了一个“明知”,从明知中渗出淡淡的无所谓的伤感。)
你却依然
无视地离去
任失落的秋叶
撕扯为
满天飞絮(明知的太多,但是,终将离开的心是执著的,一贯第一节的情绪。)
也许
我只能化身为鱼
困游在狭窄的
岁月的沟渠
面临水的包围
我默默无语(仍是“伤感”,但是,最后一节收得不好,托泥带水,又写鱼又写水又写岁月又写感觉,纷繁势必分散中心。此诗的整体效果对情绪的营造比较到位,因为,读之也有共鸣之感,只为一种情绪,对语言的把握恰当,但是,从诗体的风格来看,好像受了席慕蓉诗的影响,整首诗透着浓重的模仿性,如果,深读过席诗的读者,便会从诗中找到一些席诗的风格。说到了席慕蓉就来说说她吧。窃火者对她的诗不欣赏,语言的伤感从来就没有读出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很浮的感觉,就像浮在水面的一层尘土而已,仅是尘土。)
十四、 叶落之后      文/雨漫涛啸
我不过一棵树
荒原上的一棵老树
叶子,随秋风散去(景写)
鸟巢已空,鸣虫沉寂
我的身影
便是我的伴侣(景写。拟化)
这片荒原
本不该独我一躯
臭水,不是我的甘露
我也不要白色垃圾的装饰(抒怀。此节系全诗的主旨。)
今天 ,诗人们以我为题
诉说各自的哀愁与孤寂
而我,仍在秋风中肃立
我的心思,谁懂?(感叹。画蛇添足之嫌。)
十五、叶落之后     文/曙东方
借过台风的余波
抖落身上的枯黄
迎接冬的严寒
轻装行囊
枝头光光
送你一片遐想
来年的春色
绿的树幔  无比荡漾
与时同步
识务俊杰在他乡
枯枝的假象
无知的惆怅
借过叶落的飘扬
奋力舒张
疲惫时静静地躺在白雪下
体验安详
春生秋落的循环
乐在其中  天下同分享
该生则生  该落就落
日有所思  夜之梦想
落叶哟落叶
化腐朽为生的神奇
营养根须
迎接春的太阳
(冷!窃火者不认同将自我隔绝在当事之外的诗。虽然,有些怀情,却也显的怯懦不堪,一副丧失时代责任感的样子,一副诗人无用论的态度去写诗。问:“诗人有用吗?”矛盾!这种不思自省的态度,思想苍白也只有去拾牙慧,把所谓的个人体验、思想,返祖。佛的空幻与龚自珍的“更护花”。窃火者常常感叹,现代人尽失了一种淡定与自省的姿态,复古的却不能得其古闲之气,心灵浮躁而情感淡漠,对人对事已然一个“局外人”。把脚步放慢些真实的听听心声,把心变得真炽火热些感受下别人痛苦,这是诗人的责任,也是诗人应具备的。虽然,窃火者从来不自称为“诗人”,对“诗人”一词也没有什么好感,但是,“说”对于一个词一个代号的喜好并无关乎,只要真实就行,诗也一样。)

发表于 2005-9-16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这个贴子最后由鱼飞蝶舞在 2005/09/16 02:03pm 第 3 次编辑]

一个字:狠!
哈,笑。
窃火者,我看过你的诗,也看过你的诗评,觉得你是个认真的人,也有些特立独行吧,只是看问题有些偏颇,喜欢过多地从反面看,也不是不好,只是先肯定然后再否定、多些宽容会更好。
欢迎砍我的参赛诗。
发表于 2005-9-17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评得尖锐深刻到位,学习一部分精髓。。。呵呵。。
发表于 2005-9-17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评得尖锐,深刻。好评。
发表于 2005-9-17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直言心声,给诗作者以深刻的思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作品还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我想一个追求进步的诗作者应该能坦然接受任何公正的批评。。
问好窃火者。辛苦了:)
发表于 2005-9-17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又很又猛又坦率,望大家都要虚心接受反复思考。
发表于 2005-9-17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我们的诗评就是要做到这样子,很好,问好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还是先肯定成绩、再提出不足为好,人是需要鼓励的。
全盘否定后,人的信心从何而来呢?又有谁会再参加我们的诗赛呢?
发表于 2005-9-1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蝶舞姐姐说得有道理。。
我基本也是在鼓励的基础上提出意见。。
只是各人风格不同。。不求统一。。呵。。
发表于 2005-9-17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评的到位,一语中的,接受。
我仅表达一下自己的一些不痛不痒的浅见
供交流。

一直不敢以诗人妄称
一直不敢说自己写出的东西是诗
一直简单的写,简单的抒情,不为任何的名利所牵绊,非常纯粹的不去触及带有政治的字眼。那些关乎社稷民生、饱含历史凝重的主题,也是我刻意避免的。而那份历史的凝重与抨击现实的责任,也是渺小平凡如我之辈所不能承载的沉重。
我只是随心去写,人生或浓或淡的悲喜,或深或浅的忧欢,简单于此。
我看轻带有华丽的辞藻堆砌的东西,以及空洞无物的泛泛抒情。同时我更鄙弃那些通玄的文字,隐晦难名的语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让人不知所云的东西,亦是我深恶痛绝的。
现代诗源于传统,却又正在背弃传统。从白话诗兴起至今,我看我们的诗人除了一份浮躁之外,也就只剩下麻木不仁了。难道我们真的以为凭我们的诗歌可以铲除这个社会的弊端,改变和拯救这个世界吗。这好象有点痴人说梦。
我们的东西若真有如此的效果的话,到是可以拿到伊拉克、阿富汗、南斯拉夫一用,获得一些国际声誉,或可与本拉登一较高下。解决台海危机、中日钓鱼岛争端如何。
现在的诗坛流派分呈,旗竿那是竖起来了,可是就象猴子的尾巴一样,无论怎样的变化,都在外面露着,大家互瞧着不顺眼,于是乎你拉我一下,我扯你一下,弄得诗坛骂声一片,倒是忙的不亦乐乎。这样做的结果是读者的远离,只留下诗人独自寂寞。
诗曾让我们远离声色犬马,远离世俗的喧嚣,可是在现代的诗歌中,你再也找不到那种‘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淡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意境,似乎一切只为一己之利,只计较个人的得失。
现在的诗人有哪一位能豪放如苏、辛,婉约如温、柳。叫你一声诗人,你就晕头转向了,摸一下你的脑门吧,找一块豆腐吧。[现学现用]
仅交流
发表于 2005-9-1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评的到位,一语中的,接受。
我仅表达一下自己的一些不痛不痒的浅见
供交流。

一直不敢以诗人妄称
一直不敢说自己写出的东西是诗
一直简单的写,简单的抒情,不为任何的名利所牵绊,非常纯粹的不去触及带有政治的字眼。那些关乎社稷民生、饱含历史凝重的主题,也是我刻意避免的。而那份历史的凝重与抨击现实的责任,也是渺小平凡如我之辈所不能承载的沉重。
我只是随心去写,人生或浓或淡的悲喜,或深或浅的忧欢,简单于此。
我看轻带有华丽的辞藻堆砌的东西,以及空洞无物的泛泛抒情。同时我更鄙弃那些通玄的文字,隐晦难名的语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让人不知所云的东西,亦是我深恶痛绝的。
现代诗源于传统,却又正在背弃传统。从白话诗兴起至今,我看我们的诗人除了一份浮躁之外,也就只剩下麻木不仁了。难道我们真的以为凭我们的诗歌可以铲除这个社会的弊端,改变和拯救这个世界吗。这好象有点痴人说梦。
我们的东西若真有如此的效果的话,到是可以拿到伊拉克、阿富汗、南斯拉夫一用,获得一些国际声誉,或可与本拉登一较高下。解决台海危机、中日钓鱼岛争端如何。
现在的诗坛流派分呈,旗竿那是竖起来了,可是就象猴子的尾巴一样,无论怎样的变化,都在外面露着,大家互瞧着不顺眼,于是乎你拉我一下,我扯你一下,弄得诗坛骂声一片,倒是忙的不亦乐乎。这样做的结果是读者的远离,只留下诗人独自寂寞。
诗曾让我们远离声色犬马,远离世俗的喧嚣,可是在现代的诗歌中,你再也找不到那种‘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淡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意境,似乎一切只为一己之利,只计较个人的得失。
现在的诗人有哪一位能豪放如苏、辛,婉约如温、柳。叫你一声诗人,你就晕头转向了,摸一下你的脑门吧,找一块豆腐吧。[现学现用]
仅交流
  

   俺赞同驿路的一些说法

总的来说楼主点评得到位,深刻,这里的确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喜欢,有空就来逛逛.

发表于 2005-9-1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窃火者 ,你这么不留情面的批竹子,就不怕竹子拍你一砖呀
呵呵。看了你的评语,心里往外想说的是,谢谢,喜欢你的直言,谢谢关心。你说出了竹子的败笔之处,如同你点评的用语,不知道怎么说你才能明白,总之竹子的水平太低,还得充足够的电才是。辛苦你了,竹子上茶并握手:)
发表于 2005-9-19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好!评的好!
发表于 2005-9-19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很难看到这么深刻而尖锐的诗评了。盗火者的正义感、责任感以及对诗歌创作者的白衣天使般的医诊,对当今诗歌界所存在的不光彩的一面“诗坛普遍存在的相互攻击、相互吹捧、拉党结派已经沦落为与卑鄙的虚伪的政治游戏无异了。)”所作的批判,
以及对评论者“有一点良知的懂得欣赏的人都不会凭借个人感情与社会关系去评价一件精神产品”的最起码的要求,值得诗人、诗歌评论引起深思。对诗歌的评论,应该屏弃一切附加的因素,针对作品本身,客观求实。这样不仅对诗歌创作本身是一个促进,更重要的是对作者在创作的提高上,起到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我赞赏盗火者的正义和良知!
我钦佩盗火者的勇气和你手中这把锃亮的解剖手术刀!
很希望得到你直接的帮助,但不知是否有这样的幸运。
发表于 2005-9-19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81期临屏诗《秋思》《叶落之后》2005/9/16临屏评

我建议把这个评论加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3 0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