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69|回复: 1

时代需要立意高远的文艺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代需要立意高远的文艺评论

李长空

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比翼齐飞、并驾齐驱,才能飞得更高、驶得更远。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作为文艺创作的诤友与伯乐,文艺评论不可或缺。那么,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艺评论呢?在《红楼梦》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大文学家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对学习写诗的香菱们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曹翁说的是诗歌创作,但对于文艺评论写作也未尝没有借鉴意义。好的文艺评论,也应该要有高远的立意,或者叫做立魂。读一篇文艺评论,先看立意,作品格调的高下立判。立意高,作品格调就高;立意低,作品就庸俗甚至卑下。立意的高下之分,对应着作者人格的高下之分,文如其人是也。文艺评论怎样才能做到立意高远呢?我认为必须做到“正能量、客观公正、自由精神、通俗易懂、人文关怀”。
一、时代需要正能量的文艺评论
首先,文艺评论写作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是非观、价值观、审美观,要用自己正确的观点和精当的语言,结合文艺作品去做正确的评述引导,以便在读者的心灵中激起震荡和共鸣。
其次,文艺评论要有责任和担当。《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指出:“文艺评论存在‘缺席’、‘缺位’现象,对优秀作品推介不够,对不良现象批评乏力,文艺评论辨善恶、鉴美丑、促繁荣的作用有待强化。”文艺评论要继承中国传统文艺评论优秀遗产,弘扬创新中华文艺美学精神,运用批评与辨析的力量壮大主流声音,让“中国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文艺作品的灵魂,从而端正创作方向、引导文艺创作、推介优秀作品、提高审美品位和引领多样化的文艺风尚,鼓励文艺家们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美德、美学、美品相结合,开创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文艺评论要有节操,决不媚俗、也不盲目追求时尚,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敢于同一切腐朽的、没落的、肮脏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如今物质丰富了,绝大多数文艺创作都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名利的需求就大潮泛起。对于许多作者来说,创作为出名,评奖为谋利,已成为其出发点和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不是凭作品本身说话,把功夫用在创作及其作品打磨上,而是行不正之风,把功夫用在请人为其作品写评上,以至于出现了“友情评论家”、“红包评论家”和“赶场评论家”。那些被请者,因为“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只得想尽办法从各个方面去论证那些作品的不同凡响之处,好像每一部作品都主题深刻、人物形象、语言传神,写出了时代的深广,写尽了岁月的沧桑,都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巨大的震撼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几乎完美瑕疵,都是划时代的杰作,极尽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之能事。于是,写手越来越多,文艺家越来越少;作品越来越多,精品越来越少;获奖者越来越多,流传的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能与之相切割,不能让文艺评论回归本质,文坛的风气就不可能得到净化,最终势必造成“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评论局面,以至于人们“哀大莫过于心死”。
最后,文艺评论要有忧患意识,敢于针砭时弊,通过发挥批判功能和战斗精神,强化文艺评论的引导力、公信力和战斗力,为文艺立德、立心、立魂,唱响时代主旋律,凝聚时代正能量。
二、时代需要客观公正的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要有学术品格,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敢于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能违心附和、草率结论,硬生生地借评论之名,行抬轿子、吹喇叭之实。
由于人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发生不同意见的争论争鸣是正常的。只有各抒己见、深入对话、相互碰撞,才能激发出思想和艺术的火花;只有创造性地把握评论对象,并在说真话、道真情的评论中达到灵感迸发、思想裂变,才能真正实现评论的目的和价值。
三、时代需要自由精神的文艺评论
陈寅恪1953年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中写到:“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扬。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学术良知和信念。
在当前,圈子化、功利化、官场化的各类评论及其研讨会盛行,假话、好话、吹捧话成风。我曾应邀参加过一个作品研讨会,听着与会专家学者对主创人员过分的褒奖,总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轮到我发言时便谈了一些作品的问题和不足。主办方工作人员铁青着脸,一言不发;主创人员抢过话头对我进行猛烈反击,将研讨会所披的“皇帝的新装”戳破了,露出了“不能研讨,只准捧场”的真相。类似的事件我还遇到过几次。这类幌子评论会或研讨会,正是束缚自由思想的桎梏和侵蚀学术自主的利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其质变的深刻反思。
四、时代需要通俗易懂的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要杜绝学究化、小众化、边缘化和人云亦云的倾向,既不媚俗,也不媚雅,以求真向善的思想境界、健康说理的评论个性、细读文本的真诚作风和通俗易懂的评析方式,来增强其说服力和独见性,提高精品意识,扩大读者数量,给读者有益启迪,扭转评论颓势。
文艺评论是用来与广大读者交流看法的,“读得懂”是交流的前提。读者花时间读你的评论,你却坐而论道,不去接地气,存心让人读不懂,云遮雾罩,故作高深,或者人云亦云,如同嚼蜡,这样的作者太不尊重读者,缺乏艺德。君不见近年来的学院派文艺评论,多的是浆糊理论,少的是细读文本,让读者看了半天,才发现里面除了摘引的古今中外的他人的文艺理论外,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和发现,甚至有整篇文章似曾相识之感,从而大倒胃口,此后看到这类文艺评论就有速逃的感觉。前不久,笔者曾经为一首200余行的长诗写过7000余字的专评,某教授在审稿意见中认为“单首诗歌(长诗)作为一篇文章来写,明显单薄。建议应该作为综述性评论,把诗人的整个创作全面评价”,后来经过与主编沟通,确定单篇评论和创作综述是两篇不同内容倾向的评论文章,且各有其评论优势。当文艺评论在我们的笔下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理论综述的时候,我们这些文艺评论写作者,就不是在繁荣文艺评论,而是在加速它的小众化和边缘化,以及向八股评论僵化模式迈进。
五、时代需要人文关怀的文艺评论
长期以来,广大文艺评论写作者遵循“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现实的纷繁浮躁,使得评论界庸俗之风沉渣泛起。不少文艺评论写作者只为“友情”而评,为“红包”而评,为“名家”而评,很少去倾听社会底层的文化诉求,去关注文艺新人的理想、追求和奋斗。
虽然我们经常说“不重名家,不薄新人”,但真正做到的却为之甚少。如果我们的文艺评论能够适当地向社会底层和文艺新人倾斜,让文艺评论对他们而言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我们的文艺创作才会真正地、长久地繁荣起来。

【作者简介】李长空(1971- ),本名李家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创作、评论和研究。著作出版有《李长空诗论选》等十余种诗文集,文艺评论散见《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文学报》《写作(上半月刊、上旬刊)》《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科版)》《中华诗词》《上海诗人》《诗歌月刊》《中外诗歌研究》《诗学(丛刊)》《雅园诗论选》《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中国打工诗歌精选》等报刊书籍,有诗歌批评收入新课标语文教材及高中语文试卷。

发表于 2017-1-13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评论家很难做,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实践,诗歌评论是一句空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08: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