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10|回复: 2

[随笔] 三尺讲台游金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尺讲台游金陵
  13学前1班 倪雅芸

  机缘巧合之下,大三的下学期选到了我校文院老师李槟的“旅游文学”课。这和我本来的专业没有什么交集,也是抱着随便听听的心态选择了这门课,但这位笔名“槟郎”的中年教师,用他生动丰富的课堂吸引了我,他在小小的三寸讲台上带我们走遍了金陵大大小小的名胜景点。
  外貌平平无奇,穿着简单朴素,语气和蔼可亲,这就是槟郎给我的初印象。我以为他只是个文绉绉爱酸文字的老头,却没想到他有着和外表与众不同的丰富内心。他是个诗人,一位沉浸在诗文字里行间的多情者。他多产,不论是叙事诗、抒情诗、怀古诗还是讽喻诗都信手拈来。他爱分享,上课时偶尔举例,深情诵读自己的诗歌,或者请同学上台朗读。他把诗歌当成宝贝,却从不吝啬私藏,还谦虚地说是为了“抛砖引玉”。他的诗歌全都被好好整理在文档里,近三十年的创作,近两千首,数不清的页码,都是情感的结晶,不可能每一首诗都是经典,却是每一首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槟郎老师知识相当渊博,他给我们讲课,从不拘泥于书本上面刻意找到的东西,还给我们讲授了很多他自己的人生经验,或是见闻或是感悟,都很好的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他曾经远赴去韩国大田的大学做外教,给外国学生教中文;也曾经穿过狱警的制服,每天出入架着电网的高墙;更加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还出家过;然而现在又是一名规规矩矩按着课表时间上课的大学老师。我想,也许就是这么丰富的人生经历,促使他享受人生,把生活看成创作灵感的源泉,与自然合为一体,感怀历史,追逐历史,用笔笔画画描绘出眼中的世界,潇洒淡然,却又是不断在渴求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并肩品味人生,用文字撞击出情感的色彩。槟郎的境界高于一般人,也正是如此而寂寞吧。
  生于姑苏小镇的我,因为求学而来到200多公里外的金陵。这一来,至今也有三年了,金陵不算大,本来就喜欢到处兜兜转转的我,利用课余闲暇时间,慕名也算去过不少金陵名胜旅游景点。最近的就是学校附近的江宁方山,那时是大一的秋游,青涩的大学生们背上背包,停不下来的聊天,走走停停的脚步,天气微凉,隐约记得少女们调侃的对话,方山微黄的草树背景却是模糊了。“旅游文学”全校公选课讲解南京名胜与旅游文学理论,第二个讲的名胜便是这个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方山,跟着槟郎的脚步,重新走了一遍方山。
  可能对我而言,方山和任何一座山一样,只是一座山,但对于槟郎,方山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他像爱美人一般爱着这座山,每一草每一木都是心爱的宝贝。《方山仙子》中他是爱慕着方山仙子的郎君;《初冬的方山》中他对方山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多情,《诗人槟郎之墓》更是想着以后化灰撒江后也在此山有一个衣冠冢,与她关系非同一般;还有《方山洞玄观遗址怀古》《洞玄观的菊花》《方山道姑》等,特别献给方山的古道观洞玄观,也献给一千多年前的他自己的前生,一个小道士;还有《方山西栎坪》《楼顶望方山》《方山的月亮》《躺在方山上》等等。赏析完槟郎眼中的方山,我总是在校园行进的路上望着她,苏州园林假山怪石著名,但始终是小家碧玉的美,不如方山的自然气派。我不止一次举起手机拍下她的倩影,清晨的她清新活泼,晚霞中的她妩媚撩人,阴雨连绵中的她忧郁惹人怜惜,阳光明媚中的她热情奔放,如此百变的方山女郎,曾经无知的我居然错过了你这么多的美。独自一人求学在外,总是感叹孤独寂寞无人相伴,却忘记了默默无闻的她一座美丽而又如此亲近的山,不曾缺席过我大学生活的任何一个日子,我竟也成了一个负心之人。
  除了方山,栖霞山的景色也令我难以忘却。对于栖霞寺,早有耳闻,却只知道规模挺大,在抗战时期,也庇护了不少无辜的民众。以赏枫为由,班级组织了第二次的秋游,大家一起坐包车的大巴来到栖霞山脚。那日阳光明媚却没有那么热烈,懒洋洋地洒在身上舒服极了。在门口领取了三支香,慢慢地走进栖霞寺,里面游客香客络绎不绝,不知是不是气氛所致,原本聒噪活泼的女孩子们都变得文静稳重不少,互相轻轻地在耳边说着什么。虔诚地上完香,也扔完了祈福的硬币,大家在门口拍完集体照后就解散各自活动。我与好友在参观完佛像古迹后开始登山之行。斑驳的石阶向上延伸,阳光在四周茂密的树木遮挡下若隐若现。枫叶的红色欲滴,美景之下脚步也不显沉重了。上了旅游文学的栖霞山景点,我又知道了栖霞对于槟郎也是个特别之地。
  《栖霞问佛》《大学时的一次出家》《重游栖霞寺》《住步桃花扇亭》是槟郎关于栖霞山的四首诗,时间跨度却长达二十五年。多愁善感的槟郎被人世的苦难所灼伤,想要逃离滚滚红尘,然而寺门深似海,他只能在门口徘徊。他把想要超脱俗世却又不能够的苦痛书写成文字。古老的寺院里多愁善感的大学生踱步兜转;登栖霞山顶,远眺发生过韩世忠梁红玉民族抗战的黄天荡;住步桃花扇亭,又想起本家李香君,反思十朝古都的兴亡;路人陶醉于栖霞红叶,槟郎却沉醉在二十五年来的伤怀中。槟郎讲述了关于栖霞寺的历史,也给我们看了栖霞佛光的新闻报道,视频图片与文学相结合,让我再次有了想要重游栖霞山寺的冲动。
  用普通游客身份去过夫子庙、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莫愁湖等许多大大小小的金陵胜地,很有幸,槟郎的这门课又带着我重新游览了一遍。课上不仅有槟郎老师自己旅游的照片,还有许多花精力寻找来的旅游宣传片和景点纪录片,更是有他为与景点有关的山水,花草树木、名人遗迹而创作的诗歌。他的旅游诗文字里行间,诉说着这个诗人以布衣笑傲权贵,放浪山水,隐逸脱俗的丰富的内心情感。他外表平凡,却在诗歌中尽显不平凡。槟郎总是这样,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彩,让人不由的佩服,这才是真的在体验感受生活的人。我们这些每天沉迷在电子产品里的年轻人,在槟郎面前是这么的无趣,像井底之蛙一般,眼里没有色彩,过着平凡无味的一天又一天。
  桃叶渡的王献之与桃叶的传奇、燕子矶上的陶校长的劝戒碑、牛首山的弘觉寺塔、祖堂山的牛头禅法融祖师、将军山的抗金故垒和池林栈道、雨花台的杨邦乂和方孝孺墓、狮子山阅江楼、老山狮子岭兜率寺和七佛寺景区的状元张孝祥墓等等,很遗憾暂时还没有时间去参观欣赏,但是在槟郎老师的旅游文学课课上,都可做美好的期待,他写了许多相关这些景点的诗歌,如《执手桃叶渡》《端午的燕子矶》《南京牛首山记游》《祖堂山怀念法融》《将军山怀念岳飞》《木末亭怀古》《登狮子山阅江楼》《老山怀念张孝祥》《访狮子岭兜率寺》等。旅游文学让我重新爱上金陵这座城,如果有人来这里旅游,我会推荐他在小雨中欣赏金陵,并预先读读槟郎关于南京的旅游诗文。这是充满历史回忆的一座城,历经繁华、历经劫难,博大,伤感,魅力无穷。
  槟郎的课堂教学幽默风趣,他的诗歌散文通俗易懂却有韵味。这个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生活方式的中年男子,以教书谋生,热爱诗歌创作而痴心不改,却只是发到网络上与网友和同学共享,远离文艺场上的名利和是非,用文字的力量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开辟一片小小天地,倒也是足以自得其乐。追名逐利的人们啊,是会嘲讽轻视,还是会轻叹羡慕呢?至少我还是十分崇敬能够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贯彻到底的人,不因任何的外界干扰而屈服于世俗。
  他的笔下也有记录与学生的情谊,将学生放置于不会流逝的文字中。也难怪那么多学生一直记得这个叫“槟郎”的老师,因为他把学生放在心里,放在眼里。虽然周围有些人也说他的诗并不像诗,有点酱油有点无语,但我认为不像诗的诗是什么?可能是个性太强,可能是太随意地不拘一格,可能是对旧观念的突破与创新。再说写诗的初衷和诗中的情感胜于一切,形式真的不是太重要,感人的分行文字就是不被当做诗又有什么关系。“真”是无敌的制胜法宝,可以感动他人,可以收服人心,可以改变偏见。
  不知不觉地,“旅游文学”这门课已经要结束了,满怀不舍却不得不说再见。槟郎老师以真性情混迹于世,用热爱生活的眼光观察世界,笔耕一生,受益的是他自己,更是广大网络读者和他的学生。
  2016-4-28
发表于 2016-4-30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这位笔名“槟郎”的中年教师,用他生动丰富的课堂吸引了我,他在小小的三寸讲台上带我们走遍了金陵大大小小的名胜景点。
  外貌平平无奇,穿着简单朴素,语气和蔼可亲,这就是槟郎给我的初印象。我以为他只是个文绉绉爱酸文字的老头



槟榔老师倒底是中年人或是老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0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笔下也有记录与学生的情谊,将学生放置于不会流逝的文字中。也难怪那么多学生一直记得这个叫“槟郎”的老师,因为他把学生放在心里,放在眼里。虽然周围有些人也说他的诗并不像诗,有点酱油有点无语,但我认为不像诗的诗是什么?可能是个性太强,可能是太随意地不拘一格,可能是对旧观念的突破与创新。再说写诗的初衷和诗中的情感胜于一切,形式真的不是太重要,感人的分行文字就是不被当做诗又有什么关系。“真”是无敌的制胜法宝,可以感动他人,可以收服人心,可以改变偏见。


这一段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4 04: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