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33|回复: 3

[随笔] 神户唐人街和港湾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3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誉为明珠的神户港湾塔和海洋博物馆,是以灯景形式在我们眼前出现的。且是在海湾的另一侧,如隔着一条大江在遥望。美固美矣,但总让人感觉虚幻。据称这美利坚公园,是一百多年前进口货物的港口、堤坝,填海建设的。几十年前仿日本的传统乐器长鼓的外形,修成了这个塔楼,加之后来建了船形馆后,便成了神户观赏灿烂夜景的最佳地点。其实在我眼中这就像一个西式花瓶,根本联系不上塔的形像。只是听说它塔顶展望台上,有缓慢旋转的咖啡厅,是当地人谈情说爱的天堂。若情侣们坐在其中,转到某个角度,恰好听到轮船笛呜,就能喜结良缘。原来拖到这么晚,竟然是刻意要我们欣赏这美妙、浪漫的天堂景观。

对导游的良苦用心,我们一行人并不太领情。这种百余米高的建筑,仅相当三十五、六层的楼房。放在几十年前固然也算十分前卫,现今的世界上,这点高度根本不要想去排名次了。如果白天去参观,或许因它独特的形式结构,大家会兴致勃勃。晚上远看灯景,妻子毫不客气的向我抱怨,不如我们灯会一盏灯。虽然这两者之间并无可比性,但从景观、特别是视觉感应上说,也不能说她这话有什么错。但究毕属文化艺术性的观赏物,和这实打实的地标性艺术建筑自是不可相提并论。大家经过一天走马灯式的连轴转,已经十分疲倦,巴不得早点回驻地去休息。虽为了不辜负领队美意,勉力上天桥去拍照赏景,但有点小抵触,发点牢骚也不过是情绪的渲泄。

其实进入神户已近傍晚,车在街上兜了一圈,到元町站街口的唐人街时,刚逢华灯初上,那攀龙附凤、古色古香的牌楼忽的灯火辉煌,倒有些像是在特地欢迎从故国的来客。看到牌楼正中,从左到右题刻的“长安门”几个楷书大字,和右首那尊笑咪咪的弥勒佛石像,我也不由跟着笑了,有一种找到归属的感觉。特别让心里觉得温馨的是邻近街口,竟是一家齿科诊所,这同行颇具眼力,独据要津,争得先机。自然非泛泛之辈,可惜我不会日语,不然真想去参观一下的。

神户唐人街也是条窄窄的步行街,虽然不及心斋桥宽,但究毕是条真正的街道。这里更像国内近年发掘、整理出来的古镇老街,间杂能看到华侨们搞的中国式仿古建筑。连布局也有相似之处,除了烟酒、

茶庄﹑食材﹑干杂、果品、海鲜、中药﹑器具、古董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百业千行应有的都有外,餐饮业更是火爆的集中!高中低各种档次,各种场面的这样楼,那样馆、或者什么阁,比肩接踵、热闹非凡。从地域风味看,北京﹑上海﹑广东﹑四川、重庆、江苏、福建等,几乎遍及神州各地的餐馆,各展风骚、争奇斗艳。如果将国内大多城市都有的美食一条街与这里做下比较,其覆盖面之广、花样之多、特别是有名气的老店之多,则是很难企及的。感觉这里还是很杂乱,不少店铺前的招牌、广告、菜谱都不规矩,有的更插着挂着五颜六色的旗幡,似国内的民族店。有的小餐馆不但占据了大门外街沿,还把炉灶支到了本不太宽的街边,尤以面点如小笼包子类的居多。当然,这时已经亮灯,应该算是夜市,大家是见多了都能理解,或许白天并不像这样。和国内不同的是在这看似凌乱的环境中,依然秩序井然,清洁并不太闹嘈,更听不到小贩们的吆喝声。这一切和当地生活习惯及民风有关。我甚至想,许是当局有意的纵容,以仿古和保存民俗的方式来展示中华文化中粗俗、落后的一面,其实早都是一些过时的东西了。正如他们保留自己的艺伎文化和茶道一样。

信步闲游在这还原昔日情怀的小街上,我在琢磨日本人的语法特点,或许和他们的性格差不多吧。生硬、简短、直接,刻意的重复,给人一种不善于准确表达的错觉。有两块给我印象最深的价目牌是这样表述:三个三百(日元),六个六百(日元),插在小笼包子盖上。另一则是:烤鸭、一匹、七千八,一个、五百元。我想,前者用一百元一个,岂不更清楚?至于后者,“匹”的概念,肯定和汉语的常用法有异!一匹布、一匹马,这不会有歧义,但说一匹鸭,就肯定要被人笑掉牙。正规说应该是“只”,但在四川,说买“个”鸭子,也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显然这里的“个”绝不是一只鸭的意思,一个小笼包都一百元,一个烤鸭五百,未免不合常理。正好我们还没有吃晚餐,面对满街美食随风飘来的诱人香气,便找了个会说汉语的妇女买几个包子先垫着。顺便请教了这“匹”、“个”的含义,才明白原来“匹”真是“只”的意思,而“个”,则是指一张面皮,包的那一个。她还很细心的解释,来这里的食客,很多都是只买一两个,特别是老华侨,常来品个味、尝个鲜,另外点些菜,把唐人街作为感旧怀乡的归依之处。

后来才知道,这条街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名气很大,不但和横滨、长崎的华人街并列为日本三大华人街,而且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中也很独特。主要在于它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先前是唯一被叫作“南京町”的地方。尽管随着城市变迁有所迁移,其历史沿革却有明确的文字纪录。究毕两国是近邻,双边贸易开发得早,到明朝已有相当规模,那时日本尚值江户时代。从事贸易的华人和船队,大多数是来自南京周围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南京又是中国的首都,所以日本习惯称他们为“南京人”,并把中国货,包括经中国来的东南亚货物统称为“南京物”,当然对他们集中居住的地区,就称为南京町了。也正因为此,唐人街的华裔和中式店铺、堂馆,远比我想象中的多。纵横几条街,交叉路口的小广场,还建有中式亭阁、十二生肖、吉祥物、中华结等。

神户的旅游业,将这炒成了极富盛名的观光景点。每当中国的端午、中秋、冬至、春节来临的时候,都会在街上舞狮子、耍龙灯、玩杂耍等中式节目以庆祝,自然那时南京町里人山人海,特别热闹。值得令人深思的是,神户市已将每年这里举办的"春节祭"指定为地域性无形民俗文化财产。我想或许这又将成墙内开花墙外红的案例,自己一味的崇洋媚外,打压、抛弃民俗传统,多几代人后,怕真要到国外来观民风民俗了!  

搜索
发表于 2015-10-24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游记,值得一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随社会的进步而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5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当中国的端午、中秋、冬至、春节来临的时候,都会在街上舞狮子、耍龙灯、玩杂耍等中式节目以庆祝,自然那时南京町里人山人海,特别热闹。值得令人深思的是,神户市已将每年这里举办的"春节祭"指定为地域性无形民俗文化财产。

不错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 1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