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11|回复: 5

为什么不能坚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不能坚持



国人爱凑热闹是人所共知的。在很多时候表现为没有主见与个人的坚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文学上即如此。比如“兴”自由诗了,有人就试图把古典诗歌改装一下,比如将韵律放松一些,认为这样外国有的中国也有了,民族的顺理成章也就可以进入现代诗的地界了,亦即或者可以冠冕堂皇地登堂入室了。

中国人保守吗?从这点上来看又不像是,但你说中国人不保守,为什么新事物出现,他们总爱拿旧事物与之相比,似乎旧得总比新的好。但当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新的事物开始兴盛发达了,他们又开始迫不及待地向前凑,跟形势赶潮流,似乎是吧。既然无能改变,有些人自然想要在新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博取点名声。这颇类似于老瓶装新酒,人没变,但肚子里似乎不能缺少点新玩意,或者“新潮”的东西,这看上去就像是与时代和拍了。但总感觉像是缺少点什么?在做的并不是自己真心要做的,如果是为了猎取利益,一个与自我脱节;一个“伪”新人,其缺乏行为的真实性与内在驱动力,没有底气恐怕是不容置疑的。

以古典文学为例,有人耐不住寂寞,有人处于对现代诗还概念形式模糊的过程中,用生产古典诗歌的写作“机器”,开始生产起了“现代诗”,有人为了提升这种“产品”的现实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借“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对其进行现实的认证。

我对此深感疑虑的。如果是生产古典诗歌的“机器”,你生产出来的“现代诗”会合格吗?本来是古典的东西,比如古董你用现在的东西改装一下,会不会将其毁掉,不古不今,不伦不类似乎就难以与现实价值沾边了。既然你热爱古典文学,为什么不能坚持?既然你能从中发现许多优良的东西,你为什么不能着力于将其发扬光大?需要说明的是,某种时代的产物,只能是属于它的时代,改装或者拼凑可能会毁掉它。还比如有些东西如果你按古法生产,其至今依然可获不菲的价值,这或许与其某种“唯一性”有关吧?这应该才是“世界的”吧。

“伪”不能“伪”到底,上世纪末,一些曾以领导诗界潮流而获人生“暴利”的人士,开始认为当代中国诗歌离开了古典传统就没有出路,准备打道回府也就是意料之内的事了。对一些人而言,风头出了,名声有了,至于诗歌怎么样,他们也就爱莫能助了,诗歌对其而言似乎不过就是使用过的道具或者脸谱罢了,可留也可丢。也有人把这称为“回归传统”,我想这种回归的另一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只在于诗的回归,而是人,对于那种旧有的习惯自我的回归吧!

对于现代诗的写作而言,不存在回归传统的问题,我曾提出过“诗歌”立足点的问题,现代诗人对于古典文学经验的使用,是基于当代立场的借鉴与使用,这种借鉴与使用是为了诗歌艺术的发展寻求新的更好的方式,其方向是为了向前,而不是回到古代,倒退就是倒退是难能与发展相连接的。试想一下,一个现代人回到古代去你能干什么?发展古代文化,还是发展古代经济?如果说精神的回归是一种价值回归,那么是不是与之相匹配的物质世界也应该回归到古代?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其目的是发展了还是不发展岂不是一目了然吗!

准确地说“封闭”与反封闭的“自由”是相对甚至是方向完全相反的概念,这里根本的不同在于人的“观念”,这表现为两种观念或者世界观整体的不同,如果不能摆脱跳出陈旧的心理与思维模式及其圈套,你就难以真正到达现代或者当代。这如同把发动机装在小木轮车或者将小木轮装在汽车上招摇过市一样地滑稽可笑,说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难道不会是在丢人现眼?

一个诗人能真正在当今世界文坛显示其分量,站稳脚跟靠的是其作品与实力,而不是靠显摆其祖上的资财。现代主义文化对于我们而言,是跨时代而来的东西,我们没有根基或者说是根基浅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时代的不发展,我们被迫地跳过了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之间的这一历史断层,这方面我们的经验心理都需要逐渐地落实,这种前提下我们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向别人学习。况高手即有相互学习参照、交流的空间与需要,更不要说是一般人了,故学习别人不丢人,也不能因为跟师傅学了几天,就觉得在世界面前自己没面子,就想把“师傅”一脚踢开。另一方面说,学习别人是一件能让对方真正感到威胁的事,或许也是一种能引起对方重视的方法。以当今中国而言,所谓的高手也并非没有,在世界面前似乎就更不用说了,一些三脚猫的东西在中国也许能行但在世界面前,想自欺欺人地糊弄出个脸面来似乎是不可能的,或者很难。



2014.12.09

-----------------------------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钻牛角尖里去了,谁能拉我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古典文学为例,有人耐不住寂寞,有人处于对现代诗还概念形式模糊的过程中,用生产古典诗歌的写作“机器”,开始生产起了“现代诗”,有人为了提升这种“产品”的现实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借“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对其进行现实的认证。

进耒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秦朝介龙 的帖子

客气了。问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台湾诗人的句子夸你一下:
何其臭的袜子
何其臭的脚
这是流浪人的袜子
这是流浪人的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新泽飞翔说的够明确了。可是,你们偏偏还是搞不清凉。
新文是这样讲的:
【......仅从语言的语音出发,而无法正确地对语言的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取舍做出判断,也没有弄清语音仅仅是语义的一个载体,一个可替换的载体。同时又面对了语言这种命名的约定俗成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9 08: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