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93|回复: 5

论《野草》的立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野草》的立意

  内容提要:
  研究《野草》的最大意义在于其文本折射出的深刻的思想性,构成鲁迅独立、自由、主我的伟大人格机制在此得到鲜明的表现。在鲁迅苦心经营的意象世界,唤发出内在张力的原始的美。本文从《野草》的立意着手,探讨形成鲁迅苦闷、彷徨、叛逆意识的原因,以及这种矛盾思想在文中的具体表现。下面,从四个方面论述《野草》的立意,一:原我: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分析形成其独立抗争的精神的思想文化渊源,及影响其人格构成的因素;二:希望与绝望的纠缠之结:在社会人生的背景下,观察其矛盾的心理意识;三:苦闷的象征:从作品的艺术构思出发,研究其复杂的内心感受;四:国民性批判:从国民性的层面,来看其启蒙意识。
  关键词:象征 希望 绝望 生命意志

  《野草》是鲁迅1924年至1926年在北京所作的一组散文诗,发表于期刊《语丝》上的,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包括为汇集而增写的《题辞》,共有二十四篇。
  写作《野草》时,正是鲁处于精神极度矛盾、苦闷、彷徨的时期。"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以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①在思想内容上主要以内省、自审为主,也有针贬社会现实之弊之作。表现在文风上是极端晦涩的,揭示了作者内在的种种对立和紧张,以下,就对此加以详细的论述。
  原 我
  读鲁迅的作品,更多的时候是激起我们的思索,这里面埋藏着太多的痛苦思想,逼着人们直面社会现实。《野草》这朵"废驰在地狱边沿的惨白的小花",② 可以说是鲁迅精神最赤裸的表现,也是鲁迅生命哲学的最直接的体现。鲁迅以一种对传统与现实的不妥协的怀疑与批判态度,毫不留情地剖析自我。这是彻底的反思批判精神。我们需要回到自己的本身,需要一个站立着的自我,这是独立特行的鲁迅存在的意义。
  鲁迅身处一个已完全形成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极端破碎的社会状态,同胸怀天下的爱国志士一样,焦虑紧张地探究救国救民的真理。但从旧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只能看到两个字"吃人",这个结果使他如此悲怆,他把目光移到了西方,在拜伦、尼采的世界里,他发现了所渴求的东西:"立人",只有人的独立才能带来国的独立。他这样评价拜伦:
  "吾今为案其为作思维,索诗人一生之内闷,则所遇常抗,所向必动,贵力而尚强,尊己而好战,其战复不如野兽,为独立自由人道也,此己略言之前分矣。故其平生,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瞻前顾后,素所不知,精神郁勃,莫可制抑,力战而毙,亦必自救其精神,不可厥敌,战则不止。"③
  这种自由主我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鲁迅,朝着"立意在反抗,指规在动作"的方向,鲁迅继续探索。尼采的强力意志长驱直入鲁迅的世界,但鲁迅对尼采是有取舍的,他摒弃了尼采的贵族倾向和超人思想。怀着对与苦难深重的中国同样苦难深重的民众的深切同情,他的思想植根于他所来自的民间,以他深刻的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审视自己。他是从黑暗中走来的黑暗的背叛者,他是从传统走来的传统的掘墓人;他是不和谐时代里一个不和谐的音符。用一种巨大的勇气反省自己的阴暗一面,反复咀嚼着身受的痛苦,这是一个启蒙的先觉者的痛苦,他已是痛苦本身。作者这样写出自己的《墓碣文》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4)
  从这墓碣的刻辞,体味作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虚无的力的紧张。作者把自己看作墓碣,表现出作者严重失望的情绪,并和着矛盾甚至裂变的思想支撑着作者破碎但不慌张的精神世界。无情地剖析,严酷地拷问,是为了与此决绝,为希望的到来。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又何由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⑤
  作者竭力营造的恐怖阴森的氛围.生发出震憾性的效果挟持着自己的梦疾走,不敢反顾。这个精神世界实在太过压抑,终有反抗的动作发生。"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同进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由鲁迅身历的种种精神磨难,以清醒的痛苦的意识严厉审问那筑就了他的生命基础的精神结构,并由此上升为他所独有的生命哲学,尽管这个生命是如此沉重,但由此释放的意义点亮了历史的一面,循此规迹,我们可以向着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做纵深的研究。不管是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还是西方尼采的哲学,都对鲁迅的人格构成加以全方位的影响,这从鲁迅怀疑、虚无的生命意志就可看出。坟墓,本是一个生命的终点,墓碣文,又是一个话语的句号,而鲁迅却由坟墓做生命的逆走,连带而来的悲凉袭击使他对自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死亡命题的追根探底,并向着拯救的方向挣扎,这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一意孤行,这是先觉者用痛苦代价换来的觉醒,支撑怀抱希望的人们向前奔进。
  还有一点就是鲁迅的斗争意识,启蒙觉醒必然会面对愚味的反动,也就必然有斗争,在对愚味的反动的斗争上,鲁迅向来是彻底的,不妥协的。然而鲁迅面对的敌对势力太过狡猾太过强大,使他的抗争重重抹上一笔悲壮色彩。
  "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终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
  但他举起了投枪"⑥
  在这里,鲁迅用他透彻入里的目光直穿"无物之物"心窝,"他的任务,是在有些警觉之后,喊出一种新声;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7)鲁迅有着深厚的旧学功底,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极为深刻的洞察,对传统中存在的弊端痼疾阻碍中国发展的状况痛心疾首,从而确立了强烈的反传统倾向。这样的战士是一个孤军奋战的战士,"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8)无物之物无所不在,这样的战士只有他自己一个;无物之物无所不能,这样的战士只有最原始的武器;无物之物无穷无尽,这样的战士疲于应付。"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衰老,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9)认识到自己的局限,铺就了鲁迅后期的左倾,对团结战斗的重视。
  希望与绝望的纠缠之结
  《野草》是写作于五四运动结束后鲁迅的彷徨时期,这个时期还有一部小说集《彷徨》表达了与《野草》同样的苦闷情绪。"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⑩此时,国内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新青年》团体也己散掉,与周作人的失和导致他着力营造的家的理想的破灭,这一切都使他陷入幻灭分裂的境地。破碎的精神家园最终使绝望的意识产生,给他的希望笼上阴影,整部《野草》也贯穿了灰色的基调,热血渐渐冷却,呐喊声息,彷徨无地,这是鲁迅一生中最消沉的时期。
  "联系鲁迅当时的思想状况看:由于黑暗势力的浓重和孤军作战,他对乐观的情绪是有所保留的,他还在寻找新的革命道路和新的战友,还看不到明朗的革命前景。《野草》里许多篇章都有这种理想与现实、乐观与悲观、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情绪的流露,这也是我们理解《野草》的关键。"⑾
  正是这种种背景己使鲁迅不可有个和谐的人格构成,甚至挤压变形了,并给他施加内在的紧张,不可遏止,促使他反思。
  "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12)
  追踪鲁迅的历史,就不能忽视幻灯片事件的影响力。由此鲁迅确立了文学救国的方向,希望用文学和思想的启蒙来惊醒铁屋子里的国民,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兴起,让鲁迅的热情之火熊熊燃烧,,更让他看到希望。付诸行动的是他用冷峻的批叛思维无情地揭露历史与传统的反动,其言辞之激烈,立意之深刻尤为卓绝,有力地和同仁一起把新文化运动推向胜利。然而风云散尽,余波无声,寂寞的冷夜鲁迅坠入绝望。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13)
  希望与绝望,本是相反的概念,但在鲁迅的世界,希望的结果却是绝望,并在绝望中希望,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充满了荒诞、虚无,甚至以为希望也是没奈何的、自欺的,因为这希望里面装载了太多的失望,鲁迅几乎要认同这种虚无荒诞。
  "你还想我的赠品。 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己,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无,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14)
  《影的告别》最能表现鲁迅的这种矛盾心理,影是存在的,是因为有光明的存在,但影是黑色的,又向黑暗靠拢。影一种虚无,你摸不到它的实体,影也是一实有,它确确实实存在。影的形象实际上是鲁迅的自我,象征着鲁迅在光明与黑暗,实有与虚无之间的徘徊,说明了鲁迅并不完全属于某一方,而是处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由此决定了影的悲剧命运,影是痛苦的、孤独的、分裂的,影只属于影,是独立的,有着完全属于自己的人格。影是不能自由的,是沉闷气氛的一丝喘息。
  希望与绝望的纠缠在文风上表现出晦涩昏暗,尤见惨烈,而它们彼此的争夺陷鲁迅于矛盾的漩涡,对立而冲突着,但只要有一丝曙光在,鲁迅就不会停止向它的迈进。渐渐地鲁迅走出这个阴影,并渐趋明朗,战斗性也日益增强,从其后期杂文就可见一斑。这是光明对黑暗的最终胜利,表明了对黑暗与虚无的超越,这是因为他敢于直面存在的虚妄,并从被动的承受绝望,变成了主动地承担绝望,《影的告别》寓意在此。

  苦闷的象征
  《野草》是鲁迅最富现代性的一部作品,突出表现在象征性上。最初使象征主义独立起来的是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波德莱尔,他喜欢用奇诡、不自然的象征表达病态 、反常、悲观、绝望的情绪,其作品《恶之花》就是一个象征,恶是对传统与现实的反动与破坏,恶之花,是从恶中发掘美。审丑是现代性的一个主要构成,与和谐静态的审美相反,它追求的是对立、动态、冲突,审丑是别一种美。
  《秋夜》首先展现出这一象征的花园,园中的一切都有象征的意味。首先,枣树是饱经风霜,对现实有着清醒认识的坚韧的战士形象,它"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⒂以一种沉默的姿势和不妥协的姿态向黑暗势力奋起抗争,表达了凌厉、冷静、无畏的战斗精神;其次,夜空、月亮、恶鸟则是反动势力的象征,它们因枣树的存在而不安,甚至避开枣树,它们在正义面前显得心虚,由此更加肯定了它们的反动性;再次,小粉红花和瘦的诗人是有着美好善良愿望却又软弱无力的弱者的象征。从这些形象,我们意识到只有枣树才能实现对黑暗的否定,处在肃杀冷暗的秋夜里,必须具有强力意志才能结束这秋夜的时代。
  《过客》用一种诗剧的形式完成了一种象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的过客形象,实际上是鲁迅的自喻,是他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百折不挠毅然前行的生命与思想的求索者的象征。
  一:过客从哪里来。初看过客所走的路似乎是无意义的路,当老翁问他从哪里来,过客说:"我不知道。从我还记得的时候,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个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⒃从表面上看,过客象是在为走路而走路,但从他西指的方向,过客应该来自东方,他厌恶这东方,因为"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⒄对东方绝望的过客只能反过来西向,向西方求索真理,这是来自东方的过客所能找到的出路,是希望的存在,另外,这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这里面隐藏着生命哲学。过客听到前面的声音的招唤,这个声音同样招唤着那个破碎时代的进步人士不遗余力地探索救国立人的道路,过客有着难以抑制的焦虑与凄惶,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是过客前行的内在驱动力。
  二:过客要走的路。过客遇到两个人:一个是老翁,象征着过去悲观和绝望,一个是十岁的女孩,象征着将来乐观和希望。面对前面的路,老翁的答案是坟,女孩的答案是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过客清楚地知道,前面既有坟的存在,也有野百合的存在,然而面对坟后面是什么的问题却没有答案,但过客不可能停留于安于现状的麻木的老翁与天真幼稚的女孩的所在,他选择了继续前行,"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⒅过客的所为决非那些因循守旧老于世故的人们所能理解,这已不是简单宿命,而是已上升为一种自觉,因为"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⒆显然,鲁迅从来就不是心平气和的旁观者,他是全心地参于全力地执行的人。这样的一种决绝态度,这样的一种坚韧意志,这样的一种义无反顾的举动,他把自己连根拔起,他有意识地成为一种牺牲,鲁迅的人生之路,本是一个苦闷的象征,他受难,他殉难,但他是独立的,他只属于他自己,他的人性人格意义更大于他的文本。
  整部《野草》,就是鲁迅以一种隐晦曲折的笔调,选择一些奇特的意象,然后匠心独运,形成了他极富个性的象征色彩。通过象征这一艺术手段,很好地表达了复杂矛盾的内心感受。由此形成幽深的艺术境界。在其中有多篇写的是梦境,初看似乎是远离现实的,经过深入的研究之后,就会发现这是对现实的浓缩与升华,并实现了对现实的整体超越。
  国民性批判
  国民性批判是鲁迅创作的一个重要命题,《野草》亦有诸多篇幅表现于此,暴露和批判了卑性、惰性、保守、巧滑等国民性弱点。他对国民劣恨性做了深刻剖析,对这些窒息麻痹人民觉醒阻碍社会进步的封建流毒深恶痛绝。
  《复仇》首先表达了对无聊的看客的憎恶。鲁迅设定了两个人,"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20)"看客们从四面奔来,有鲁迅留学日本时期幻灯片里"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的看客;(21)有《阿Q正传》里许多张着嘴的看客;有《药》里"颈项都伸得很长,作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看客;(22)有《示众》里层层叠叠拥挤着的看客; 同《复仇》里的看客一样,"拼命伸长颈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23)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于是,无聊的看客感到了无聊,终于慢慢走散,他们俩则"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于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24)鲁迅推到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残酷的景观,我们从中分明可以嗅到令人窒息的腐尸的味道。实际上,这个景观里面正在实施杀戮,这是看客"无血的大戮",这是鲁迅对看客的复仇。"杀了无泪的人。一定连血也不见。爱人不觉他被杀之残,仇人也终于得不到杀他之乐,这是他的报恩与复仇。"(25)《复仇》整篇洋溢着原始的激情,鲁迅的惨烈文风在此几乎达到了极致。
  《复仇其二》表达的主题是先觉者对庸众的复仇,它取材于《新约全书》。庸众钉杀了神之子,神之子是为拯救他们使他们觉醒而来的,神之子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悲哀与痛苦,他甚至有着殉难的快感,因为他以自己的殉难完成了对庸众的复仇。
  鲁迅对无聊的看客开的药方是:"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悲壮到;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对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26)
  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则对冥顽不化的奴性施以辛辣的讽刺,"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27)遇到了聪明人,聪明人顺水推舟施舍给他廉价的同情,遇到了傻子,傻子实施的是有实际意义的破墙开窗的举动。结果却是假同情的聪明人博得了赞扬,真同情的傻子被赶走,被同情的奴才心满意足地继续做着奴才。在角色的定位上,聪明人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傻子站在参于者的位置上,然而旧中国多的是聪明人与奴才,少的是傻子,这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所以鲁迅说,"聪明人决不能支撑这世界,尤其是中国的聪明人"。
  鲁迅是以启蒙意识写这些作品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思是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28)面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被扭曲与被虐杀的弱者的不幸,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并非没有顾虑:"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毁坏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到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29)但鲁迅没有停留在犹疑中,他终于起来呐喊了,由此形成他创作的高峰。
  小 结
  以上,主要是从鲁迅的人格构成、社会人生、象征艺术、国民性批判四个方面来论述他的主题思想。由于鲁迅思想的复杂性,使得对他的研究很难全面彻底,但他对社会与自我的反思批评及启蒙意识,始终构成了他整个立意的核心部分。因为鲁迅的作品体现着那个对立矛盾冲突的时代精神《野草》更把这种对立矛盾冲突推向极致:同时暴露出社会与自我的黑暗,从中我们看到焦虑、紧张、分裂、压抑是如何地折磨着他,希望与绝望在对抗中两败俱伤,虚妄与实有在惨酷地争夺对生命意志的占有。这里有影的挣扎,梦的痉挛,就这样,鲁迅面无表情地玩味着自己活生生但是血淋淋的痛苦的精神世界,即使这样,鲁迅也忘记不掉向着沉醉入睡的国民呐喊,因为实在不能这样下去了。这一切,都使《野草》奏出撼人心魄的颤音,这是野性,血性的呼唤,这是长久被屈压着的力的突然爆发,我们有理由就此看到希望,因为他不妥协于这种屈压,而民族的觉醒也就此展开。我们在此欣赏着《野草》力的原始的美,感受独立自由的精神的全面奔驰,我们甚至难以捕捉到鲁迅的艺术思路,然而我们在鲁迅设置的多方位的力的暗流的冲撞中:我们与鲁迅感同身受,这是鲁迅艺术的胜利,更是他的生命哲学的完成:鲁迅要的是独立自主,我们要的也是,研究鲁迅,研究《野草》的最大意义就在这里。
  2002年写于广东东莞。
发表于 2014-10-2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和解读的较为全面、独到和细致,与同类文章相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8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独特的见解。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新泽飞翔 的帖子

独到还谈不上,这是当年的学士论文,论证性并不强,但感受是真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多梦的江南 的帖子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