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67|回复: 17

盲人摸象说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5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大家都熟悉。就是把局部当成了整体,才闹出了笑话。
  再来说诗歌。古体诗不谈,节奏,韵律,字数,早就有一套固定的模式。
  主要说说“新诗”或“现代诗歌”,其实这两个概念都不准确。姑且这么叫吧。
  “新诗”或“现代诗歌”区区百年,尚在探索阶段,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又与散文有许多共同的特性,很容易混淆。但既然称之为“诗”或“诗歌”,那么就必须具备“诗”或“诗歌”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只能在传统上继承。
  我查了多种工具书,发现对“诗”或“诗歌”的解释或定义,都绕不开“节奏”和“韵律”这两个关键词。分行排列,应是借鉴了外国诗歌的形式,在近代才形成的,中国古代诗歌是不分行的。
  其它的如:语言凝练,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厚等。散文对此也有同样的要求,这是散文与诗歌重合的部分,也是二者容易混淆的地方。
  看看现代摸象人摸到的诗歌吧:
  一,诗必有韵,无韵不是诗。这是诗歌区分其它文体的唯一标志。
  这种说法貌似有理,但太片面,太绝对,经不起推敲。比如曲艺类合辙押韵的段子就不是诗歌。
  二,“新诗”或“现代诗歌”要追求自由,像外国诗歌一样。只要语言凝练,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厚就行。
  这是对外国诗歌的一种误解,许多优秀的外国诗歌,用母语写作或朗诵,是讲究韵律的。由于语境不同,翻译过来就变了味。至于语言,文字,想象,意境,散文也有同样的要求,不易与诗歌区分。
  三,节奏韵律只是诗歌的外在形式,可以忽略。有内韵的文字才是诗歌。
  节奏显示语言的顿挫,声韵反映语言的抑扬。节奏跟诗的感情保持一致,通过音节来表现,类似音乐的节拍。舒缓的节奏,宜表达细腻复杂的情感,音节多,句子长;急促的节奏,宜表达激昂奔放的情感,音节少,句子短。节奏调节句子的气息,气息贯通诗歌的整体内容,在诗歌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压韵,是指韵母部分相同或相近的字,在行尾出现,朗读时会产生一种回音,强化了感情的表达,是一种有助记忆的音响效果。所谓内韵,也许指的是意境,显然是混淆了韵律和意境两个不同的概念。内韵是不存在的,再不要乱用这个词来自欺欺人。
  四,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有哲理的语言就是诗歌。
  前一句太笼统,记得说相声的,总说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后一句比较片面。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承载着哲学理念,诗歌的功能不仅仅是表达哲理。
  五,“新诗”或“现代诗歌”要不断创新,尽量追求文本的陌生化,让读者感到新奇。
  陌生不是创新,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思维或理论上,实现新的突破。而陌生显然不是现有的事物,所以谈不上创新。另外,用熟悉的汉字,书写陌生的文本。只能肢解分割词句的本义,造成逻辑的混乱,使文本晦涩难懂。绝不是广度,深度,密度,高度的体现。这样不但不让人感到新奇,反而会产生厌恶。读者不是傻子,不会为了不知所云的文字浪费时间,都会选择避而远之。
  六,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只要分行就行。
  缺乏对诗歌的基本了解,认为回车键是万能的。显然是被口水诗,垃圾诗之流误导了。
  “新诗”或“现代诗歌”不是大象,目前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我只说说我摸到的诗歌是这样的:
  1,分行排列;
  2,节奏鲜明,意韵和谐;
  3,语言凝练,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厚。
  诗歌与散文的另一个区别是:诗歌由一点切入,自由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夸张。这个点,就是诗眼;散文相反,可从多点切入,最后聚焦于主题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
  你摸到的诗歌是什么样子的呢?欢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 本帖最后由 多梦的江南 于 2014-10-6 12:42 编辑 ]
发表于 2014-10-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与散文的另一个区别是:诗歌由一点切入,自由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夸张。这个点,就是诗眼;散文相反,可从多点切入,最后聚焦于主题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


这个不成立。如果散文是表达的艺术的话,那么诗歌应是表现的艺术,它是由形象化的语言来实现的。如果散文是生活的艺术的话,那么,诗歌应是语言的艺术。散文或者文章必须有主题思想,但诗歌(应该是诗,主要指的是现当代诗)可以没有,比如它可以针对感觉印象。

[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4-10-5 23: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5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1,分行排列;
2,节奏鲜明,意韵和谐;
3,语言凝练,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厚。


这都是表象,仅用表想怎么可以来定义某种事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5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见供参考,也可商榷。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泽飞翔 于 2014-10-5 23:22 发表
诗歌与散文的另一个区别是:诗歌由一点切入,自由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夸张。这个点,就是诗眼;散文相反,可从多点切入,最后聚焦于主题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


这个不成立。如果散文是表达的艺术的话 ...

好像有点明白: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相声也应归类于诗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泽飞翔 于 2014-10-5 23:24 发表
1,分行排列;
2,节奏鲜明,意韵和谐;
3,语言凝练,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厚。


这都是表象,仅用表想怎么可以来定义某种事物呢

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大大的耳朵,宽宽的背。这些都是表象,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大象。
那么朋友觉得诗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泽飞翔 于 2014-10-5 23:29 发表
各见供参考,也可商榷。问好!

诗歌既有外在特性,也有内在特性。但这些特性被弄得越来越模糊。我写此文来抛砖引玉。欢迎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多梦的江南 于 2014-10-6 08:30 发表

好像有点明白: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相声也应归类于诗歌吧。



相声怎么会成为语言的艺术呢?那表演艺术里都有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确定诗歌,这里有个位置的问题,也就是说看待者的立足点问题。举一个例子,就是:一个木轮车怎样看待一辆汽车,或者是一辆汽车怎么看待一个小木轮车的问题。

1)如果从木轮车的角度来看:汽车是什么东西,也不能推,自己跑,简直是妖怪。一点木轮车的民族性都没有,也不符合木轮车的传统,这样的东西把我们的老祖宗都扔一边去了,所以不能要,不能算车,或者说:汽车非车。

2)从汽车的角度来看:那些中国人在干什么?祖宗弄了点好东西就觉得了不起了,用起来没完了。就像是一把镰刀与锄头用了几千年,好像从没有谁觉得有问题。现在他们想干什么?把汽车扔掉,重新推起小木轮车,那中国的大街小巷里会是什么样子!回归传统?还是脑子进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是什么?

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仓库,可能美国人没有这样一个大仓库,我们有,但里边未必都是有用的,美国人没有,但可以自己生产和积累,因为仓库里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这样一个地方不可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拿来为当今所用,还是捍卫古典,填补到里边去的问题。我们知道,仓库是用来储存东西的,想让当今的中国人都搬回去,住在仓库里是不恰当的。我们的户口和我们都在当代,不是在唐或宋朝!是我们在使用传统而不是传统使用我们。

[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4-10-9 16: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木轮车与汽车的比喻问题

古老的农业文明与现代文明有着根本和本质的不同,这表现在粗陋的经验使用,与以科技为材料的科学文明的构筑的极大差异,这种不同也将决定着其各体现出的方式不同,作为文明的延第部分,也意味着诗歌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不认可艺术是进步的,但不能否认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实现艺术,这不是找来旧的修补一下就可能实现的,而是寻找构建的问题,这应依据的是现实而非古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多梦的江南 于 2014-10-6 08:46 发表

诗歌既有外在特性,也有内在特性。但这些特性被弄得越来越模糊。我写此文来抛砖引玉。欢迎探讨!



诗首先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比如当我从(美)哈儿·波兰德(万德轩 译)的那篇《美妙的九月》的散文里读到“你看那秋天的财宝在寂静的午后闪着光芒,”的句子,就很自然地把它从散文里区分了出来,这是诗的语言,亦即其具有着诗歌语言的凝炼与概括力。

[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4-10-15 00: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经常在别人的房间里思考问题,希望没有使你太不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有实践,后有理论。诗创作和诗理论就是这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盲人摸象,或者是瞎人骑瞎马确实是对于一种感性认识的行为方式的形象描述,这是这篇文章闪射出某种异样的光质感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3 1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