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玫瑰之冢

《无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0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来读,由个人的情感与大众引起共鸣,一直是码字的人要解决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0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4-9-10 14:52 发表
也许是一种懒惰,现在的我真得不想去过多强调“技巧”。如果技巧是言说方式及遣词造句的手段的话。那么,我在想,如果没那么多“花招”,会怎么样?文字所呈现的更接近自我想传达的,而至于“阅读的迷宫”,已经让我 ...



还说 “不想去过多强调“技巧”的“花招”  这一首就是很典型以意造境   意境  意境   很多人都习惯以境造意  用过多的叙述、形容,渲染一个景色(境)  然后在这个景色里着意   这样的造法  意  漂浮在上  根基不稳  切易倒

以意造境   就如老大说的那样   ”从深处写来“  用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句子  堆积起来一个  意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句子都在为一个  意  服务)然后以堆积起来  意  出境   这样的文字特点大多都很朴实   耐读

这首写的不错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你的诗来看,写诗是对自我和外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靠内心的境界支撑起来的,境界的强大或深入,必然淡化和削弱技巧的存在,这是一种化入或者说是超出吧。读你的诗感受很深,感觉生活是诗意的,而这种诗意又高于生活。其间的气息,很迷人,耐人寻味。这也是我想去追求的,可惜我达不到。

拜读,再来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苏紫烟 于 2014-9-10 14:21 发表

雾姐解得真好,比我看得更深远,向你学习。

不是看得深远,应该是诗歌语言的多元效应,使我俩领悟的信息不同、进入的视角不同。也欣赏紫烟的解析。互相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落幕 的帖子

有没有共鸣,这不是诗歌写作者在创作时要考虑的事情。起码我不是。
你所言的共鸣,我理解为”诗歌同感“。其实这是个老生常谈的事情,但多数时候,这样的同感是建立在完成后的作品与读者之间,而非创作者在创作开始就去思考。诗歌是一种不需要平衡术的文体,这就是我的看法。

[ 本帖最后由 玫瑰之冢 于 2014-9-12 15: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潇山 的帖子

唉。。。其实我也没有要刻意强调什么,只是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是不要技巧,而是在写作时少考虑些技巧。至于文本的最终呈现的是什么,就交给读者与作品之间去完成吧。
之于此诗,如果你读着感觉不错,那么说明它们中有你”认同“的部分,这就已然挺好了,不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李李李 的帖子

呵呵。。。好吧,有颗玻璃心,长着大胡子的林黛玉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淘溪 的帖子

你过谦了。其实诗歌都是诗人对世界及自我的认知。
而真诚者,在文本中可以看到一个真诚的影子,虚伪者看到的自然是虚伪的面具。文字有很强的伪装性,但同时它又最不会骗人。
诗人不等同于写诗的人。同时,诗人也未必就是”好人“。但诗人一定是一个敢于真诚面对自我内心之恶及世间之恶的人。这是必须的。

还是很开心你能喜欢读这些字,空了就多交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低处的迷雾 的帖子

诗歌语言的歧义性更多体现在读者与作品之间交流的不对等。在不同的受教背景及生存背景下,对同一首作品的认知可能是迥异的甚至相反的。
那么,如果不同的读者群体在一首作品中,都找到了他自我认同的”好“。在我看来,那就是一首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9-10 14:45 发表
在很深处写,与灵魂和意识构建图案,然后从深处焕发出来,这个写的好。

是的,内在的挖掘,深处的描写。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自在,自在不为人。与君共勉。
我也喜欢紫烟这句

诗歌的灵魂在于思考,在于探索。。。写好一首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难!
问候玫瑰之冢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蒸腾的喧嚣与亡灵
多“伤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4-9-11 17:31 发表

不是看得深远,应该是诗歌语言的多元效应,使我俩领悟的信息不同、进入的视角不同。也欣赏紫烟的解析。互相学习。


"诗歌语言的多元效应",每个人找对自己的那个表达方式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穷人~ 的帖子

谢谢穷人版主来读,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白樱 的帖子

问好白樱版主。是的,她说的很好,你说的也很好。写一首好诗的确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