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24|回复: 8

[散文] 涟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或许是自小生长于水边的缘故,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闲来无事,总喜欢往有水的地方漫行。大到江河,湖泊,小至一渠流水,一洼野水,都能引发我的无限兴味。走累了,就依在水边坐下,细细地观看水上的涟漪,似乎在那些排排涌来,或道道远去的涟漪间,有着一个生命深处的神秘约定。
  可以这么说,涟漪是水的“神”,有了那些整齐而变幻、千姿百态的涟漪,水才生动起来,可爱起来。起初吸引我的,是开阔的水面的的涟漪,这“开阔的水面”,可以是一片铺陈的湖泊,也可以是一条河的大湾,当我迎着水风,向它们走去时,有着一种身心俱畅的沐浴的愉悦。此时,占据视线的,是水青色的天空下,一片片跳跃的涟漪,愈往远处,愈是密集,仿佛无数的小青鱼排着体操的队列自由嬉戏。然而,一次次的与涟漪相伴后,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疑惑,就是这涟漪的世界,在平坦的水上并非无所不在,遥遥望去,密集的涟漪阵间,还不时穿插平静如镜的水面,涟漪的队列行进到这里时,便神秘地消失了,然后,又在前方的某个距离生了出来,直至再度神秘地消失……是一种什么样神秘的力量,在控制着这一片水的世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那段时间,这个疑惑一直盘旋心头。一次,乡野骑车闲诳,偶然经过一片约300平方米的水塘,又见到了涟漪群与平滑的水面相互穿插的现象,只是规模缩小了许多。如此之近的观察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便下车沿着水塘的边缘行走起来,这一走,之前的疑惑竟化解了开来。随着水塘的绕行,本来视线中的一群荡漾的涟漪,渐渐地转化成了平滑的水面;而原本平滑的水面处,却渐渐地生出一群愈来愈清晰的涟漪——随着绕行的继续,它们不觉又幻化了回来……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涟漪与我投去的视线垂直着,向着远方排去的时候,是它的塑形最清晰的时候;而当我转到侧面,投去的视线与排进的涟漪平行时,涟漪群便消失了,成了平滑的水面——一切都是视线的错觉造成的。其实,你若仔细观察一下平滑处的水面,还是隐隐能见到一些涟漪移动的痕迹的。
  俗话说,风生水起,涟漪的生成及走向,显然是随着风的。既然这铺陈的水面上,分布着走向不同的涟漪群,那么,它们上空的风,也应该是多向且交织的,这就破坏了我原先一直以为的在平坦的水面上,风是向着一个方向平推的印象。靠近岸缘的风,凭经验我大概还能理出点头绪,比如,风向着水面吹去的时候,要先行掠过那些错落的苇丛,由于苇丛的不规则分布,高低疏密的不同,掠过苇丛来到水面的风,肯定有了方位的偏差,速度的不一,并会产生一些看不见的游移的风涡。如果考虑到岸缘还常常排列着一些多姿的柳树,高大的水杉,那么,从树梢瀑布般倾泻而下的风,从树隙湍急着拥挤而过的风,都会使来到水面的风更加复杂,变幻莫测。至于风们如何相互激荡着,赶往水面的更远处,我的想象力就不够用了,只是看到阔大的水面上分布了如此多向的涟漪群,呈示着大自然无穷无尽的魅力。
  欣赏涟漪时,以5、6级的风为宜,那一排排清晰的涟漪,鱼鳞般铺陈向烟水的深处,有如南宋马远的画境。而涟漪上的无数朵白色的小浪花,瞬息绽放,熄灭,复绽放……似乎在趋向一种永恒,直令人参悟着一种宇宙的禅机。这样的时候,你总是情不自禁地向水边走去,愈近愈好,你甚至想顽童般立于水中,弄明白这涟漪的世界究竟是如何起始的。
  近岸的地方,由于岸堤,或芦苇等植物阻碍的缘故,风弱小了许多,因此,水面尚未有涟漪形成,只是微微地颤动。待移向水面的开阔处,风渐渐大了起来,涟漪亦渐渐从水的颤动中生长、成形起来,排成一行行似乎计算好间距的队列,向着远方昂然越进。同时,由于水面复杂的风的影响,有些涟漪群从主体的方向游离了出来,在视线的错觉中,或消失于一片波滑如镜,或消失于一片粼粼波光。
  风对涟漪的方位、形态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并非惟一的。实际上,水中的穿插的芦苇,游移的水草团,横亘的洲渚,都会使涟漪的世界变得更加复杂。比如,一簇向前推进的涟漪集团,突然遇到洲渚的阻拦,便会形成反弹——这反弹回来的涟漪,简直复杂的无法描述,因为洲渚的边缘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这就反弹出了无数各种方位的涟漪,甚至洲渚边的一块石头,一片浮木,都会反弹出属于自己的电波一般的涟漪群。反弹回来的涟漪,自然比之前推进的涟漪缩小了许多,然而,神奇的是,这些缩小了的涟漪,并不会被之前的大的涟漪消灭,而是在其上轻盈掠过,并相互织成一种八卦一般的涟漪网络。
  大海的一排排扑向海滩的巨浪,曾误导了我,以为水塘、河流、湖泊中的涟漪,也是这般向前排进的。是一次对于一处水渠中的涟漪的观察,纠正了我的这一错误。当时,水渠正处于深秋的休憩之中,清冽的水面刮着超过6级的风,但由于水渠的狭长,并未形成更大的涟漪,只是看到一簇簇微小的涟漪,若扑向战场的战马群,不断地疾奔而去。我正为这涟漪的速度感叹时,却发现水面上几片漂浮的水苔,落叶,并未随疾奔的涟漪前进,而只是原地颤动着——原来涟漪的每一队列都几乎是在原地上下起伏,并将这起伏的动能传递给下一队列,且不断地连续传递,造成一队队涟漪疾奔而远的错觉。
  欣赏涟漪时,最好是一人独处,此时,你不仅能体味到那“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古典况味,更能感受着一种生命与自然的节律相汇相溶时的疏朗,空旷,惬意。生命,本来自于水,自然,总会激起一些属于自己的涟漪。人过中年,有时不免遐想起那属于自己的涟漪的形态,去向,然而,也仅是遐想一会儿而已。生命太复杂了,不如归于简单,天地间曾经有一丝涟漪掠过也就够了。
发表于 2014-8-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的涟漪,丰富的想象。
细腻的描绘,洒脱的感思。
这个推一把。
后边的同学也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细致入微,形成了自己的涟漪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叙述相对繁复了些,可提炼一下。问好晓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观察的细致入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朋友们!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亮亮,这份细致入微的描绘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盆栽菩提 于 2014-8-3 18:46 发表
可以亮亮,这份细致入微的描绘值得一读。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菩提  ke 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9 07: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