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44|回复: 21

《最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0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帷幕落下的时候,其实落日也
走进一座旧时钟,没有人能辨出俗雅之别
没有人能说出挽留的意义。
是谁噙着眼泪,轻声唱:
和梦里的不一样,和眼前的不一样。
周而复始的
时光。
一日三餐,风雪载途。
你咏叹的色彩除了恻隐之心
除了笔和灯盏,我还看见
一枝梨花从深青的树枝间伸了出来
有人淡如菊,有花开满树

[ 本帖最后由 笑童 于 2014-7-12 11:02 编辑 ]
发表于 2014-7-1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叙。这样更需要理性的思维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4-7-10 19:36 发表
全叙。这样更需要理性的思维能力。

其实原来有个小尾巴,我觉得是画蛇添足,果断斩去了“幕幕觉得如何?
原文 :
当帷幕落下的时候,其实落日也
走进一座旧时钟,没有人能辨出俗雅之别
没有人能说出挽留的意义。
是谁噙着眼泪,轻声唱:
和梦里的不一样,和眼前的不一样。
周而复始的
时光。
一日三餐,风雪载途。
你咏叹的色彩除了恻隐之心
除了笔和灯盏,我还看见
一枝梨花从深青的树枝间伸了出来
所以,最后你看
有人淡如菊,有花开满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好些,断去后面在空间上可能更好些。留下的话我感觉诗歌更完整些,因为这个部分可以说是全诗提升的部分,去掉可惜。我觉得保留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建议保留,但“所以,最后你看”这句,再斟酌一下,使得在诗意转换上更顺畅无痕却更有力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上。“所以,最后你看”,这句直接删了,那个结尾就真的充满意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4-7-11 09:41 发表
我觉得这个好些,断去后面在空间上可能更好些。留下的话我感觉诗歌更完整些,因为这个部分可以说是全诗提升的部分,去掉可惜。我觉得保留好些

其实刚开始就很纠结,既想留出空间又想完整一些,幕幕说保留,就添上吧,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4-7-11 09:51 发表
也建议保留,但“所以,最后你看”这句,再斟酌一下,使得在诗意转换上更顺畅无痕却更有力一些。

建议吸取,我在想想换个说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4-7-11 11:20 发表
同上。“所以,最后你看”,这句直接删了,那个结尾就真的充满意味了。

直接删了阅读时会不会有小的断裂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问我,我一点也不觉得。
或者,你所谓的“断裂感”恰是我认为诗歌写作需要的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4-7-11 12:45 发表
如果你问我,我一点也不觉得。
或者,你所谓的“断裂感”恰是我认为诗歌写作需要的部分。

附议。有些断裂更让人惊喜
是不是可以考虑去调整前面的气息,而保留后面的断裂

除了笔和灯盏,我还看见
一枝梨花从枝叶间伸出来
或人淡如菊,或花开满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4-7-11 12:45 发表
如果你问我,我一点也不觉得。
或者,你所谓的“断裂感”恰是我认为诗歌写作需要的部分。



好吧,我会试着让自己接受以前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或许这样一来,真的会打开一条路吧,仅仅对于现在无路可走时的我来说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

当帷幕落下的时候,其实落日也
走进一座旧时钟,没有人能辨出俗雅之别
没有人能说出挽留的意义。
是谁噙着眼泪,轻声唱:
和梦里的不一样,和眼前的不一样。
周而复始的
时光。
一日三餐,风雪载途。
你咏叹的色彩除了恻隐之心
除了笔和灯盏,我还看见
一枝梨花从深青的树枝间伸了出来
等,散场后 ---------------------------这句补充有点落套,可再修修或是直接去掉?。
有人淡如菊,有花开满树

---------------------------------------------------
----------------------------------------------------

《最后》

帷幕落下的时候,落日也
走进一座旧时钟,没有人能辨出俗雅之别
没有人能说出挽留的意义。
是谁噙着眼泪,轻声唱:
和梦里的不一样,和眼前的不一样。
周而复始的
时光。

一日三餐,风雪载途。
你咏叹的色彩除了恻隐之心
除了笔和灯盏,我还看见
一枝梨花从深青的树枝间伸了出来
有人淡如菊,有花开满树
------------------------
我要写,就写成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乱弹,笑童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4-7-11 12:45 发表
如果你问我,我一点也不觉得。
或者,你所谓的“断裂感”恰是我认为诗歌写作需要的部分。


赞同。断裂的部分恰给读者留下了再参与、再思考、再创作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2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