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67|回复: 12

2年写作的一些小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9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20岁那年,我是一个普通青年
   后来,我是一名文艺青年
   最后我又成了二逼青年

不管怎么说,分享的意义大于个人写作的意义

PS:前面123放在最后看~


4
  其实我受过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的定义是: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极端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以图描绘和反映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现象。
  其实定义的核心是反差,反差的效果做出来越大,魔幻的效果也就越大

  《章鱼5》-----节选自章鱼


那是一个绝望的夜晚,蝴蝶从左耳穿到右耳飞出去
暴风雨里的黑色中挣扎着飞翔,而我躲在树荫下
和另一只来避雨的人鱼交谈,她恳求我将影子
交给所依靠的大树,告诉我每一棵树是一座墓碑
她愿意用鲛珠换取,甚至允许将鲛珠咬碎
我最终没有选择相信,仅仅是一个拥抱
被她愤怒的推开了。


9:48 2013-2-20

  5
  关于分行,中国古代哲学里有两句话特别感动我,一句是“大音希声”,翻译成英文就是The greatest song can be heard only in silence,即最宏伟的声音只能在寂静中被感悟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听雪的原因;还有一句是“形断意不断”,形断掉了,其实意才刚开始。就如弹古琴的人,琴声后面那些五花八门、让人无限想象的斑斓颜色才是真正意义的开始,所以我们希望回到传统、追寻消失的根脉,是因为传统有着“大音希声”和“形断意不断”的魅力。
   其实分行是博大精深的学问,有时候一个分行能读出非常精妙的意味,但那种感受却又是说不出的感受.

  6
  中国诗经里的情感是非常强烈的,节奏感也是非常强烈的,音律也是非常强烈的,它的重复是非常有特色的,其实我发现重复的部分使得潜意识转化为主意识,重复又有一个作用是不断强调,使得情感最大化。
  再加上汉字的发音有旋律之美,我觉得美极了

  《镜子,镜子》
镜子,镜子,流泪的镜子
三月,镜面里桃花开了
春雨拂面,镜子
在湖面躺着,镜面的波浪
随着春风摇曳,镜子,镜子
每一滴雨水在镜面涟开,偶尔
有一尾飞翔的鱼
重新打碎湖面,碎成无数面镜子
碎成无数朵散落的桃花。

镜子,镜子,流泪的镜子
月亮碎了,碎成无数坠落的星辰。

9:01 2014-3-25

  7
  偶尔,我想到梵高的《向日葵》,画面上的向日葵是狰狞的,像一幅扭曲的自画像,但其中展露的精神世界是宏伟的。
  提到精神世界,其概念源自于拉丁文spirits,原意指轻微的风动,轻薄的气流。
  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向日葵》这幅作品里,其本质上揭露的是人的精神性
  归根到底,创作的过程是由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

  我认为未来的诗歌方向应该是精神世界。


  《独舞》


我的双手合十,张开
飞翔在天空,再紧紧闭合,小心翼翼的打开
十根手指
它从翅膀变成了花朵
只有在深夜
一个人
才会独自欣赏墙上的剪影

我的双手合十,留一个空心
它从花朵变成了比目鱼
胳膊顺着掌心游啊游
从下
往上


23:20 2014-5-25

  8

  早期美国通俗小说的第三道风景线为哥特式小说(gothicfiction),其模式特征是,故事常常发生在遥远的年代和荒僻的地方,人物被囚禁在狭窄的空间和鬼魂出没的建筑内,悬疑和爱情交织在一起

  读者对作品人物的这种“恐惧”感受既是“迫在眉睫”,又是“身置其中”。然而实际上,这种“恐惧”是由虚拟的“非常世界”带来的,不但不会有实际危害,反倒能让读者产生若即若离的特殊快感。“一个恐怖的场景,描写得越是荒唐、离奇、不可思议,我们就越能获得乐趣;而描写过于接近普通生活,哪怕是带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冒险经历,我们也由于缺乏出格的痛楚而不能留下记忆或思考”

  附作品:
  《布娃娃》

布娃娃的眼睛不动了。我抱着它摇摇晃晃
摇着摇着它的头落下来。

将头颅装在脖颈上,用绣花针重新缝补好
我抱着她摇摇晃晃,摇着摇着它的头又落下来

布娃娃的眼睛不动了,我抱着它的头摇摇晃晃
摇着摇着弹簧棉花也落下来了

我抱着自己的后颅蜷在膝盖下,怀里的布娃娃嘴里
的喇嘛也被压的发不出声音来
12:53 2012-12-30


   《小屋》
小屋很久没人了,灰尘一点点
从空气中凋落,铺满。她睡在床沿
被黑暗包围着,直到黎明来时
才逐渐透明,稀薄,那时候
有一扇门突然开启,吱呀吱呀
陌生女主人睡在她的床上,她漂浮
不定,待女主人睡着时,化为一张
美丽而苍白的脸,而这里不再阴暗,潮湿
她默默注视着,慢慢地,化为一缕轻烟

其实,每至深夜,还能听见她的歌声
轻飘飘的,她,无家可归

19:56 2013-11-24 

  哥特式文学,对于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以及唯美主义,有着一种天生的近乎偏执的极致追求

  附作品:
  《红》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书信,撕开边角的羽毛,将信纸抹上一滴清水
显现她的轮廓,睫毛以及神秘莫测的微笑,咬破指尖,将一滴血液滴入
唇间,一缕黑烟缓慢的升起。低头亲吻眼角,脸庞。他听见头骨咯吱
的深陷下去,黑色的小蝴蝶烙在左脸,而现在这张照片放进火盆里,巨大
的黑气弥漫,女妖闭着眼睛漂浮到半空,四周是断续续的“啊啊啊”声,

“亲爱的,你将复活”

黑灯落下来的灰光柔和而阴侧,女妖的背后是镜面,她张开“O”型的嘴唇
,眼睛。像即将宣布告别。下半身融于燃烧的黑焰上,伸出手和温暖的手掌
紧握,逐渐弥散。整个身体融于虚无的空气,

“亲爱的,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女妖的声响在屋内反复回荡着

敞开的一扇门,父母的眼神憔悴而复杂,光亮强烈的让他瑟在角落发颤
不愿睁开眼睛。他们化作两只家猫守在屋内。而始终游离于窗外的
黑色而小蝴蝶猛然扑入镜面。

“不,。。。”他猛然看见镜子流泪,流血。屋内回荡着女妖低低的
呻吟声,


9:48 2013-3-17 (PS:追求的艺术效果:阴森恐怖、神秘、悬念、戏剧化、刺激、给人快感。)

  9
  意境有时候表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诗经里大量的表现的是微妙的心理感受,  

  附诗:
  《春水》

隔着一江春水,我们便彼此对望
每当夜晚,湖面总有共同的明月
从我这儿的声音,从你那儿的回音
我在岸边走着,影子跟着我走着
而你的脚步很轻,你总是看见月亮
的影子不远不近,跟着你
今夜,我们没有说过一句话,直到
消失不见。


18:05 2014-1-5

  10
  某人在公开场合说:你的诗歌有固定的元素,比如月亮,镜子,水面等等,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熟悉这些固定的元素,因为熟悉我就会知道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会更好的表达,相反,如果不熟悉,那么表达的肯定就比较生硬。

  11
  什么是真正的意象派,这得从意象派的创作思维模式说起,它的源头是中国古典诗歌,而古典诗歌是诗画结合着的,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是纯粹的形象思维,也就是说意象所展现的是单纯,而内蕴丰富
  那些密集的意象群的诗歌,其实并没有抓到意象派诗歌的精粹。给人以“扑面而来”的全是意象的感觉。

  附诗: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呈现;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
                  ——在地铁站台(作者:庞德)


《猫的葬礼》
秋雨从南方吹来,往北
便是北国的埋骨地,我始终
无法忘却她的遗容,每每此时
秋风是安静地,我尚且多情
折断盆中八月春,向着北方以北
掩埋,举行小小的葬礼
我的手里攒着一堆沙子,自半空
一粒粒落下

2013 09 26 16:50:18



1
  谭盾说:所有东西都有生命,水可以跟鸟对话,石头可以跟风交谈,一切的一切都有神灵。
  关于诗歌,它属于艺术,当你喜欢艺术时,这个国家就会充满了关爱、人情、人性,会对所有的山水、天空、大地都充满了感情。
   我觉得写作是很神圣的事情,因为它属于艺术,一个人看待艺术的态度可以反映一个人对作品的态度,对我来说,态度是决定作品层次的唯一评判标准,经常有人说:什么是好作品,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其实我想问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作品付出了什么。有人付出了敬畏,有人付出了情绪,还有人付出自信等等,     
      对待艺术,我觉得“诚意”是对艺术最高的信仰。因为“诚意”会让作品本质上变得更加纯粹,让艺术不再成为思想的工具。(犹如梵高是艺术最纯粹的象征)

  2
  有很长时间我一直在观察整个诗坛,混的地方挺多的,总体来说很是感慨,我发现近几年诗坛的语言一直在有所变化,那种变化是很轻微的。
  诗歌语言一直随着时间有所变化,绝不是一个人在变,而是所有人一起变,这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趋势,任何人无法改变、
  注意,我会用“淘汰”这个词语,很多人写的诗歌语言其实是已经淘汰,如果你再把时间往前推三十年,那么这些人的诗歌语言可能会沦为老土,我所说的绝不是危言耸听,比如二十年前某著名诗人的诗歌语言彻彻底底的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土的掉渣的语言。
  那时候我在假设,如果我的作品放在三十年后,是否成为一种老土呢?会不会被时间无情的刷掉呢?这是一个有待验证的命题,幸运的是我还年轻,我还有2个三十年够我去观察。
  严格的来说,我所看重的是作品的生命力,是三十年,还是五十年,还是一百年,还是永远流传下去、

  3
  其实我想推荐一名诗人,这名诗人一生只有一首诗歌,也许他的小说太过光芒万丈掩盖了在诗歌上的才华,他的名字叫做洛夫克拉夫特。  
  我之所以提起他是因为他的诗歌也是世界级的,诗坛却没有他的一份位置,没有任何人提起他,我觉得这组作品足以让那些所谓的长诗黯然失色,这首长诗将告诉我们什么是最伟大的想象力,
  在此之前,感谢一位陌生的网友,是你的翻译扩大我的阅读视野

  前言:读这组诗像做梦一样美好。

  Fungi from Yuggoth
来自犹格斯的真菌

原著 H.P.Lovecraft

链接: http://trow.cc/forum/index.php?showtopic=24071
发表于 2014-6-9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好诗歌值得一读,欣赏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的意义大于个人写作的意义。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小青蛙的心得以及评读,思想很深入、有引发参与、探讨的功效。先亮起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真正的意象派,这得从意象派的创作思维模式说起,它的源头是中国古典诗歌,而古典诗歌是诗画结合着的,中国山水画的写意是纯粹的形象思维,也就是说意象所展现的是单纯,而内蕴丰富
  那些密集的意象群的诗歌,其实并没有抓到意象派诗歌的精粹。给人以“扑面而来”的全是意象的感觉。

对待艺术,我觉得“诚意”是对艺术最高的信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青蛙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收藏了。多推荐一些呗,小青蛙!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推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穷人~ 的帖子

希望你以后也来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低处的迷雾 的帖子

互相学习~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静雪 的帖子

没有那么多。呵,以后再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雪 于 2014-6-9 10:50 发表
建议推精!


支持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2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