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探索者37期精彩作品选】(简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4-3-23 11:38 发表

“第一朵桃花”就是缺口。这一点和大家是不同的,我的是反向思维。

那么,末句缺乏归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4-3-23 11:20 发表

这个意思是好的,只是略小。

无门可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3-23 12:08 发表

那么,末句缺乏归拢

是的,我没有打开大门,让读者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4-3-23 12:10 发表

是的,我没有打开大门,让读者进去

前面有个设问,桃花之后你溜之大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4-3-23 12:05 发表

希望你以后都这么认真,别被我用口水来浪费你的生命

其实吧,我说得少,也不表示我不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3-23 12:05 发表
你逆着光
象(在)狭窄的阳台掂量黄昏的重量


-------------这是结构构建的审美问题,含香文本中产生一个比喻的递进,这里的你是盆栽,进而它像阳台那样掂量黄昏的重量;这个结构就构建的比较复杂;酒桶这个递进 ...

阳光兄阐释得很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3-23 12:10 发表

前面有个设问,桃花之后你溜之大吉了

但我又觉得,门是没上锁的,你轻轻推一推,门就开了。

这里我就要说说含香,她是无限接近了这道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子》人在湘江畔

春天1克,寒风10钱;鲜花9朵
将最小的火煨,主治声音

隔岸的吶喊,哑在冬天
女友的指尖一只鸟,戳破了夜
黎明前

她走到村口,与瘦下的明月答话
寄出的一封信,终日未返
回来后想起一支歌,在心里打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墨香过于偏重用词的力道,而往往忽略了力道产生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3-23 12:25 发表
《方子》人在湘江畔

春天1克,寒风10钱;鲜花9朵
将最小的火煨,主治声音

隔岸的吶喊,哑在冬天
女友的指尖一只鸟,戳破了夜
黎明前

她走到村口,与瘦下的明月答话
寄出的一封信,终日未返
回来后想起 ...

就这首而言,看起来不够真实,问题就处在技艺上,尚需好好打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4-3-23 12:27 发表

就这首而言,看起来不够真实,问题就处在技艺上,尚需好好打磨。

这首在气息和无痕上,确实还需要打磨,创意上算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4-3-23 12:25 发表
墨香过于偏重用词的力道,而往往忽略了力道产生的效果。

她比较注重多重比喻来强调意境,大多数时间效果可以的,偶尔会丢失主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3-23 12:36 发表

她比较注重多重比喻来强调意境,大多数时间效果可以的,偶尔会丢失主体~

多重比喻会加重作者的目的性,也会消解读者的耐心。另外,多重比喻也反应了不自信,是一个比喻在否定另一个比喻,当然从铺排的角度来说,会起到纷繁复杂的效果,但复杂也意味着浑浊和阻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4-3-23 12:40 发表

多重比喻会加重作者的目的性,也会消解读者的耐心。另外,多重比喻也反应了不自信,是一个比喻在否定另一个比喻,当然从铺排的角度来说,会起到纷繁复杂的效果,但复杂也意味着浑浊和阻塞。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5 0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