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鲜艳得滴滴嗒嗒》
文\低处的迷雾
抖出荒草和弹孔的小包袱
压散我的河流
泥泞翻滚的门前 鬼狐狸站起来
撩起的露水虚构着解放鞋
我从摇晃的缺痕上
摘走漏雨的破镜子
没有人知道
我的爱惨白地滋生毒蘑菇
药死好几句证词
药死安魂的舞蹈
那些羞耻的岁月还帮助我塌陷
我还相信莲花座上的观音有过坟
亲或不亲都放过我吧
我是被技艺遗弃的小锄头
东刨一下塑料布 西刨一下西北风
触摸到的壳儿
让我稀碎在小乱子不明的符上
鲜艳得嘀嘀嗒嗒
《我鲜艳得滴滴嗒嗒》
许多时候诗题就是一首诗歌的中心句或中心,一整诗必须为其服务的,不然就会出现跑题或者下“滑”的问题。
再来说迷雾姐这个诗题的优势在那里。首先鲜艳是一个形容词,指颜色鲜明而美丽。多指物件或植物的外貌。而滴滴嗒嗒,它是滴嗒的复用,所以只要知道滴嗒是什么意思就能明白滴滴嗒嗒。滴是视觉看到的,而嗒则是听觉听到的。组成一个动词,也可以看作一个听觉词。而这个词的复用,则加重了滴嗒这个词许多词义的延伸。颜色鲜明而美丽动人,甚至到了娇艳欲滴的程度。如果直接这样命题则全无诗意可言了,用滴滴嗒嗒却能写人无尽的想象。把这描绘物件或植物的词用到“我”这个主体身上,不仅完全了嫁接及语言的陌生化。也有另一个好处:既然形容的这么美丽,感情这么强烈,那你必须要有一个主体会更好些。没有主体那这么强烈的美感不是空穴吗?有人说要缺失主体以求得多义性及踊跃等结果。但要看是什么情况下写作了,如果是很客观的写作自然可以,因为诗中的主观感情起伏不大把主体隐藏下来也是可行的。像迷雾姐这首,一看诗题就知道是热烈的,所以主体最好还是保留下来好些,且还要把这个主体立起来才行。
抖出荒草和弹孔的小包袱
压散我的河流
泥泞翻滚的门前 鬼狐狸站起来
撩起的露水虚构着解放鞋
我从摇晃的缺痕上
摘走漏雨的破镜子
抖与孔,前者是动词,后者是有动作才能留下来的痕迹。后继前者是荒草;后者是小包袱。并列表述加强语势,仿佛举列论证一样,这一句全是为第二行的“压”服务的。既然是加压,那么可以把“小”去掉。那么我的河流就一目了然了。正因为有荒草与包袱,所以我的门前都要是泥泞,并出现各种鬼来且像狐狸般。暗示出一些人心怀叵测且很狡猾的人。
露水表明出时间的早,而解放鞋暗示出解放或释放。感觉有点诉苦的意思,至少是说自己的苦处。
而后两来的陌生化嫁接很漂亮。从摇晃这个倾斜的动作到缺痕(不完美)的痕迹来说明,而后一句的漏雨到破镜子同理。而镜子又让人想到说理即哲理。也可能是这样的,即我从世界或者社会的不完美中也遵守自己认为正确的。
没有人知道
我的爱惨白地滋生毒蘑菇
药死好几句证词
药死安魂的舞蹈
那些羞耻的岁月还帮助我塌陷
我还相信莲花座上的观音有过坟
如果说第一节是铺垫的话。那么这节的铺垫是做什么呢,请看:没有人知道。不说其他就这句的口语,就是如此的肯定。也算是对上一节的回应吧。铺垫可以铺的很具有多义性,但是诗歌中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一件事,而这件事它产生的哲理或暗示等就是看每个人自己去对应了。诗歌就好比一个发声体,读者是接收者,因为接收者的转码器(文化;生长环境等因素)不同,译出的东西是不同的。
没有人知道
我的爱惨白地滋生毒蘑菇
药死好几句证词
药死安魂的舞蹈
那些羞耻的岁月还帮助我塌陷
我还相信莲花座上的观音有过坟
我的爱情惨白地滋生毒蘑菇
诗歌到此化为直接的喊叫,而惨白比苍白等等一类的词义程度更重.说明感情行进很深且问题严重,后面用毒蘑菇来形容.
而毒与药又是互为对立的,药可救人,毒可杀人.但凡事没有绝对,毒用好了可救人;药用过量了也可杀人.这就使的词存在可多项选择使用.正因为词义的多义性,也使诗歌更加厚实。"药死几句好几句证词",既新鲜又深刻,且"好"字的使用使气息更好.表现出惊叹惊奇的语气.抹去(毒死)从前的记忆或纪念品(安魂的舞蹈),而且那段记忆,还来打击我(塌陷).
这是一段回顾过去的描述."我还相信莲花座上的观音有过坟"."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百度来的。至此我还相信出家的人是死过一次的。而观音是女性是不是暗示出诗中的“我”也是女子吧。
亲或不亲都放过我吧
我是被技艺遗弃的小锄头
东刨一下塑料布 西刨一下西北风
触摸到的壳儿
让我稀碎在小乱子不明的符上
鲜艳得嘀嘀嗒嗒
爱(亲)与不爱都放过我吧。正因为有上一句,佛教的介入才有这样渴望超脱般的恳求。因为佛教中的人,都是另一种新生的人(指精华上),这时候的我已看开了,也省悟了。所以才有“放过我”。后面是独白。
小锄头,有点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东刨一下塑料布 西刨一下西北风”。触摸到的壳儿。触摸不仅用了拟人也用了夸张。锄头锄到石头(壳儿),一定是嗑出火花的,这里却是触摸。用了缩小,而这石头也可指“小乱子”。俗话说:经得住风雨,不一定经得住平凡。符是道家的东西,鬼神之流来了,宿命之说也来了。仿佛一切的不如意是上天注定的,既然如此就让我稀碎的鲜艳得嘀嘀嗒嗒。这里有点消极。
"鲜艳得嘀嘀嗒嗒"最后的提升漂亮,谁说心碎不是一种美,凄美,让人心疼的美,一般心碎是灰暗的,由明变暗;由好变坏。但它确实是变化的。好比秋天里的叶子。迷雾姐正是运用反差来突出“我”的鲜艳。习惯中来挖出新意。这也是一种创新。
要说一下的是,迷雾姐把经历一场感情后的情景呈现了出来,最后更是把凄美做结束。许多人更愿意相信伤痛反而能留下更深的记忆,所以才有“鲜艳得嘀嘀嗒嗒”。这虽然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其实我对这最后的结尾有点建议。如果把位置换一下可好?
《我鲜艳得滴滴嗒嗒》
抖出荒草和弹孔的小包袱
压散我的河流
泥泞翻滚的门前 鬼狐狸站起来
撩起的露水虚构着解放鞋
我从摇晃的缺痕上
摘走漏雨的破镜子
没有人知道
我的爱惨白地滋生毒蘑菇
药死好几句证词
药死安魂的舞蹈
亲或不亲都放过我吧
我是被技艺遗弃的小锄头
东刨一下塑料布 西刨一下西北风
触摸到的壳儿
让我稀碎在小乱子不明的符上
鲜艳得嘀嘀嗒嗒
那些羞耻的岁月还帮助我塌陷
我还相信莲花座上的观音有过坟
这样位置换一下,反而有伤痛后的平淡,而“还相信”既能成为一种肯定,对过去的肯定。伤痛后却也不后悔,而观音放在这里也能做为一种伤痛后的,新生。突然想起一句话来:珍藏过去;珍惜现在。愿迷雾姐安好。一个人的猜想,如果说错了迷雾姐莫怪。
其实许多人在叙述中诗意倒下去了,包括我也是一样。常常如此。而迷雾姐这组就做的很好,有着较完整的故事性,又能保留下诗意,且足以推荐,所以
推荐一下。
[ 本帖最后由 落幕 于 2014-1-7 18:2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