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729|回复: 63

琉璃厂寻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迢递


上面是蓝,下面是一条褐红的线
向日出再近几步
群山逶迤,就是京都巍峨的帽冠
迎面的人,正在城市起身
穿过几个街口,几条岔路
等待与我相见

而我还舟行于野,被树掠过
它们脱尽旧服
不过是为来年换件新的
栖息在枝条上的那些叶子,和灵魂
永不复生。密密麻麻,都埋进土里

日出的光线转眼老去
我用目光清点窗外的落叶,也迢递前方的城市
听说银杏树遍布街道,黄黄的张望
会不会已被秋风割下

步行街

我在这里是没有记忆的
有记忆的是那些百年招牌
它们亮得晃眼,像古典女子套上时装
深秋的街道不空荡也不寒凉
总有一些人出现在街口和路上
行色匆匆,却又忘不了驻足拍照
我不知道他们去往哪里
就像他们不知道我去向何方
多少年了,这里总有人对面相逢不相识
也有更多的人,走出街口
不再出现。只有那些金字招牌
俯瞰人间,你走到它面前
它看见的亦不是你

琉璃厂

先是看见他的帽檐
光鲜如戏。夕光在上
枯树在旁,我知道那不是他
只是他的幻象
我知道他躲在街角或窗扇的某一处
对着我微笑
我对着一扇扇窗子敲击
推开一道道房门
似乎看见他的背影一闪
又翩然不见
我随他走进历史
见他布衣峨冠,在秀才举人中穿行
在招幌牌肆下止步,与各地方言中搭讪
兜售笔墨纸砚
清晨在街边洒扫,门前枝条尚新
他弹身而上,下面车水马龙
载着一页页故事
封进槅扇后的书匣
而他拣尽寒枝,奔跑的身影越来越稀疏
多年后追寻他来的人
看见的多是漆色如染,琉璃飞檐
行人寥落,鱼目在奁

书店

铅字聚在这里
窃窃私语。诵完关关雎鸠
再说说二十四史
那么多学者藏着纸张里
等着给你解惑传道
你从他们身边走过时
你是主人,你打开他们时
就被他们主宰。它们密密麻麻
会把你埋进去,让你小成里面的一个符号
一个字符。还会从你的眼角,进入肌肤、血液
你走出来时,口中会发出它们的声调
它们的思想。它们可以果腹
也可以美容,走出来的你
会发现自己脸色青白,目光如灯

路过广场

黑魆魆的,还不到晚上八点
人民的广场上就没有了一个人民
纪念碑下,只有一个战士沉在暗影里
没有鸽子掠起,没有行人路过旁边的街道
大地收回落叶,树木在风里黯哑
这漆黑的心脏,仿佛一座寂静的坟场

书法家

有一截时间可以停在那个下午
一个人走进历史就不肯出来了
他扬麦秸时,像对着天空泼墨
不扬麦秸时,就在知青点黯淡的油灯下放出一群飞鸟
它们扑棱棱地,不是飞到展览会上
就是跳上城市的街墙
他不再会说家乡方言,它们栖息在父辈口中
但记得老白干,记得67
他口中的琉璃厂泛着晕黄
那时他追着店铺长高
现在它们却追赶着他
父亲离开大湖,在京都躬身
他在父亲身上抽芽,去海上航行
而我们隔着江河,只在对岸招手,纸间相认

裱画人

在一所小屋,他梳理自己
四合院简陋,拥挤
他起身,不时往茶杯添加新水
茶叶翻滚,绿闪展腾挪
终于被打散。桑梓遥远
他连过客也不是,四合院长大的他
乡下只是插队的郊区
父亲是一幅过手的名画,已裱进家谱
如今,他依旧梳理字画
诸般辛苦,尽付聊斋
却也偶有颜如玉,绝版绝色
令他抚摸纸张的手,震颤若蝶

墨香

这是郊外,空气清新
远离天子脚下,墨汁香味肆意
它没有水土不服
像一朵花,从瓦上回归尘世
石磨回忆着往昔
走丢的推磨人,在尘土里各归其位
我们登堂入室,在生产线上淌过
看黑黑的墨汁,沿着百年秀才之手
从街边叫卖中敛声屏息
在瓶壁上开出一枝靛青的花

寻隐者

黄昏的京都城府很深
高架桥上车子如弹珠,静默无声
高楼林立,那么多巷子深埋其中
那么多人,在半空中打坐
或在低处私语
而我们被车子深埋,可以恍略不计
一条条路迎面奔来,一群群人
像湖面波纹,逼近又散开

我已嗅到了那人气息
在喧哗扑面的人间
我被夜色搅进迷局
一个耳聋者打开一扇久闭的门
他有皓白的头颅,高亢的嗓音
他用声音灌满房间
仿佛突然打开的水流
他终于又得以回忆往事
而故事里的事,如今只剩下他的名字

寂静也在他唇边,当我们离开房间之后



发表于 2013-12-2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闻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厂文化街,  琉璃厂文化街位于现在北京的和平门外,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实际上从历史上远在辽代,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区,当时叫“海王村”。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
先百科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儿的文字总能引人入境,在娓娓的诉说中,让人慢慢穿越时空,和作者一起沉浸到某种境界里去。不疾不徐,不过不失,诗的节奏感,非常迷人。仿佛轻描淡写,却透出文字的功底。单凭这一点,就超出许多人不知道多少。

红上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筝没有风 于 2013-12-24 10:05 发表
霜儿的文字总能引人入境,在娓娓的诉说中,让人慢慢穿越时空,和作者一起沉浸到某种境界里去。不疾不徐,不过不失,诗的节奏感,非常迷人。仿佛轻描淡写,却透出文字的功底。单凭这一点,就超出许多人不知道多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姐姐诗歌  没啥说的  让风筝大哥说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静的界面里,流淌着怯怯的诗意,直抵心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容之姿。教人安静的沉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罢,感叹

霜儿有着超乎的沉着冷静。叙述的任何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条街,一个推磨,,,等等,都能将人引入其编制的场景中,流连再三。

语言能力掌控轻重有度,自然形成节奏感和迷人气息。历史的轴很需要这样的方式呈现,在风筝百度到的贴子里,我也稍作了解,霜儿可能已经非常抵达内心,故而游走中发散的力道,有着非凡的透彻和悟性。

估计是一种优秀习惯,无论从诗歌的抒情元素还是语言的节制,互为生辉,绝不放过可以表达和呈现的机会,而该省的笔墨也绝不拖泥带水。这就使得整体搭配像穿越古老的皇城根,那里躺着的一波琉璃,完全被“我这个透视的人”,诗人霜儿化成音符跳跃灵动起来。而不是死气沉沉地静默着。如若组诗可以视为画卷的徐徐打开,我宁愿选择一帧一帧细赏,可分可合,即便是是物我两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3-12-24 15:28 发表
读罢,感叹

霜儿有着超乎的沉着冷静。叙述的任何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条街,一个推磨,,,等等,都能将人引入其编制的场景中,流连再三。

语言能力掌控轻重有度,自然形成节奏感和迷人气息。历史的轴很 ...



难得芙蓉写出这么多字字,实在是愧……
近期我们做个琉璃厂的专刊,分批分拨去北京天津寻访琉璃厂的家乡人,许多已然过世,从他们子孙或者亲戚口中寻幽探古,那些人事让人感慨不已,那种博学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吸引着我,让我倍觉自身渺小。琉璃厂兴盛于清朝,历代学者都把它奉为敞门的大学。民国时期许多学者教授都是这里常客。因此也接触了一些民国书籍,方觉那才是中国文化一鼎盛期,无论文字还是研究,都是后来难以望其背的……
学海如涯,而我等相较只有汗颜,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一组小诗力尽绵薄,实在难以涵盖其中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霜儿 于 2013-12-24 15:39 发表



难得芙蓉写出这么多字字,实在是愧……
近期我们做个琉璃厂的专刊,分批分拨去北京天津寻访琉璃厂的家乡人,许多已然过世,从他们子孙或者亲戚口中寻幽探古,那些人事让人感慨不已,那种博学和深厚的传统文化 ...

我也是很感性地说说。一下子想到就写的,没怎么探究其中的上下左右。诗歌理论我也不懂,只是能在这儿静静地读着,我也能融入这个被你探幽的传统文化之地,很是荣幸。毕竟我不能亲自前往,从诗歌中感受其长长短短、轻轻重重,人去人来,或者嘎然停止的声响。。。都是一种享受。
霜儿客气,我从你的真实中更觉诗歌的美好带给人的无现空间。
我是电脑盲,打不开网页许久,或者思绪本来更多,一下子又没了,我说节省笔墨的时候,觉得你特适合做诗人,那种抓人的笔触,让我欲罢不能。诗味即如此吧?我又不能记住那些句子和章节,本来想举例说明,待我恢复正常网页再一一解读,我想,我非常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霜儿 于 2013-12-24 15:39 发表



难得芙蓉写出这么多字字,实在是愧……
近期我们做个琉璃厂的专刊,分批分拨去北京天津寻访琉璃厂的家乡人,许多已然过世,从他们子孙或者亲戚口中寻幽探古,那些人事让人感慨不已,那种博学和深厚的传统文化 ...

我也是很感性地说说。一下子想到就写的,没怎么探究其中的上下左右。诗歌理论我也不懂,只是能在这儿静静地读着,我也能融入这个被你探幽的传统文化之地,很是荣幸。毕竟我不能亲自前往,从诗歌中感受其长长短短、轻轻重重,人去人来,或者嘎然停止的声响。。。都是一种享受。
霜儿客气,我从你的真实中更觉诗歌的美好带给人的无限量空间。
我是电脑盲,打不开网页许久,或者思绪本来更多,一下子又没了,我说节省笔墨的时候,觉得你特适合做诗人,那种抓人的笔触,让我欲罢不能。诗味即如此吧?我又不能记住那些句子和章节,本来想举例说明,待我恢复正常网页再一一解读,我想,我非常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3-12-24 16:05 发表

我也是很感性地说说。一下子想到就写的,没怎么探究其中的上下左右。诗歌理论我也不懂,只是能在这儿静静地读着,我也能融入这个被你探幽的传统文化之地,很是荣幸。毕竟我不能亲自前往,从诗歌中感受其长长短短、 ...


嗯,文字能得到它的知音也是幸事。我也不是懂理论的人,看诗歌多是从第一感出发,也喜欢说出真实想法,这么多年来,诗坛走动,总是控制不住说出真实的感受,回复也多意见,因此得罪许多人,虽如此,又难改脾性,做人做真人,写诗写真诗,只好如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一直佩服霜版对文字的把控和情感的处理能力。
正如风筝所言“仿佛轻描淡写,却透出文字的功底。单凭这一点,就超出许多人不知道多少。”而我恰恰就是“许多人”里的一个。(这么说是不是有点那个啥了)不过是真的。
先跟帖支持,继续读诗读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霜儿 于 2013-12-24 16:14 发表


嗯,文字能得到它的知音也是幸事。我也不是懂理论的人,看诗歌多是从第一感出发,也喜欢说出真实想法,这么多年来,诗坛走动,总是控制不住说出真实的感受,回复也多意见,因此得罪许多人,虽如此,又难改脾性, ...

很好。这就是我们。
一类人可以视作文字取暖
一类人可以视作精神相依
一类人可以视作知心弥合
我想说的是无论你我再哪个领地读写诗歌,都是本能地从属于这份诗心。
这是否就足够?

我已经打开来了:

我当时最震撼的是这个

路过广场

黑魆魆的,还不到晚上八点
人民的广场上就没有了一个人民
纪念碑下,只有一个战士沉在暗影里
没有鸽子掠起,没有行人路过旁边的街道
大地收回落叶,树木在风里黯哑
这漆黑的心脏,仿佛一座寂静的坟场

——这是惊人的笔墨啊!!

让我想起:

下午去和平广场,途经的和平路/
  已经腐烂。在广场的大理石长凳上,一只鸽子与我一起数着/
  和平的每一寸光阴……

两相对比。两个作品,霜儿以“人民广场没有一个人民”和坟场,揭示和平年代的荒凉、沉闷,至少在这个无比多元的时代,太令人心寒。寥寥数笔就能深邃入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广场

黑魆魆的,还不到晚上八点
人民的广场上就没有了一个人民
纪念碑下,只有一个战士沉在暗影里
没有鸽子掠起,没有行人路过旁边的街道
大地收回落叶,树木在风里黯哑
这漆黑的心脏,仿佛一座寂静的坟场

------很大胆!很震撼!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5 1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