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49|回复: 6

[随笔] 《灵魂工程师日记27——我们进行的到底是什么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这样问,教育部门的官员们、教师们、肯定斩钉截铁地说是“素质教育”、“特色教育”,还能展出数不尽的图片、视频、新闻报道来证明这一点,可没有人去、也没有人敢去问问学生们和家长们。最近和同事们交谈,许多人对我们从事的工作的现状深恶痛绝:我们就是流水生产线上的一个装配工人,把原本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人生消磨成一种统一的样式——顺民,由不得学生创造、创新、生疑。
    现在的教育者也是过去应试教育的“成果”,认同这样的教育体制,照例这样要求所有受教育者重复他们的命运。
    教育为何行政化去不掉?因为教育根本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顺民,培养“合格”的被剥削者。
    现在记忆中最早的减负是在“江”时代,“江”似乎是因为一件事件后做了“减负”的指示,于是下发了一些减负的措施要求执行,但到学校后却从未实行。后来发的减负措施无数,已经记不清了,但最基层的学校在“升学压力”、“教育质量”的压力下总是阳奉阴违,学生的负担始终没见减少。
    我从零星的资料上了解到,韩国、日本的一些高中学生压力也大,但没有中国学生那么普遍,学生的个人选择比较受到尊重,小学、初中负担较小。多年前,中国的许多专家以中国学生的考试分数、数学能力远高西方国家学生而“欢欣鼓舞”,当然,也有“见仁见智”的声音,认为各有“千秋”,但我认为,西方教育更适应人性、更适应社会发展。中国教育的结果是浪费了老师和学生、家长大量时间,却培养了众多的“世界打工者”,中国依然只能靠“打工经济”闻名世界,“传说”中的经济转型迟迟不能实现,“经济亢奋”的结果是资源浪费、环境的恶化。在短视的中国,谁也不会把“雾霾”和教育联系起来,不会把“道德滑坡”和教育联系起来,家长也不会把孩子“逆反心理”下的堕落归结在教育体制上。
    曾经一段时间,“素质教育”这张“膏药”贴满了各种规划、政策、法律,后来又渐渐发现“应试教育”的顽疾似乎是“癌症”。前不久,央媒终于承认:高考不改,应试教育不除。殊不知,应试教育的根本在于教育行政化。试想,高校、中学、小学能去行政化吗?能吗?
    还是让我们,以及包围我们的“制度”一起“变老”吧,苟且于“无赖”制度下的人终将为自己的苟且付出惨重代价。一切都已经晚了。
    电视、电影、艺术不靠创新生存,大家都靠出卖道德,或者把道德作为赌资赌一把。纵观电影、电视、艺术,有多少新意?政府一方面期盼“创新”能为自己服务,一方面又在教育、网络、电视节目、文艺等各方面压抑创新。政府、学校、老师巴不得什么都能统一,所有学生统一思想、“统一”做同样好的作业、统一问同样的问题、统一姿势、统一所有行动,不出乱子,没有意见、没有牢骚、没有疑问,最好全国学到和衡水中学一样。
      从教这么多年,经历了无数“教育”,感觉教育却似乎在一步步倒退中,沦为了一件“工具”。
发表于 2013-12-2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教育状况更加堪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是流水生产线上的一个装配工人,把原本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人生消磨成一种统一的样式——顺民,由不得学生创造、创新、生疑。


切中时弊,我在温州职业学院,师范学院等院兼职混了十多年,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记忆中最早的减负是在“江”时代,“江”似乎是因为一件事件后做了“减负”的指示,于是下发了一些减负的措施要求执行,但到学校后却从未实行。后来发的减负措施无数,已经记不清了,但最基层的学校在“升学压力”、“教育质量”的压力下总是阳奉阴违,学生的负担始终没见减少。

实话实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我认为,西方教育更适应人性、更适应社会发展。中国教育的结果是浪费了老师和学生、家长大量时间,却培养了众多的“世界打工者”,中国依然只能靠“打工经济”闻名世界,“传说”中的经济转型迟迟不能实现,“经济亢奋”的结果是资源浪费、环境的恶化。在短视的中国,谁也不会把“雾霾”和教育联系起来,不会把“道德滑坡”和教育联系起来,家长也不会把孩子“逆反心理”下的堕落归结在教育体制上。


说到点子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电影、艺术不靠创新生存,大家都靠出卖道德,或者把道德作为赌资赌一把。纵观电影、电视、艺术,有多少新意?政府一方面期盼“创新”能为自己服务,一方面又在教育、网络、电视节目、文艺等各方面压抑创新。政府、学校、老师巴不得什么都能统一,所有学生统一思想、“统一”做同样好的作业、统一问同样的问题、统一姿势、统一所有行动,不出乱子,没有意见、没有牢骚、没有疑问,最好全国学到和衡水中学一样。


痛快淋漓,此文是重庆最精品的一篇,红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杨望远 的帖子

杨老师也感觉痛快了,那我更痛快了。不吐不快,看不惯官煤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腔调。自己也身不由己,说出来权当留作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5 15: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