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3-11-13 10:04 发表 我个人以为诗歌是多义性的文体,在文本的基础上读者感应到什么,它就是什么,一首好诗不会只有一个解。把握不到作者的思想背景很正常,亦可视为读者参与再创作的空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参与诗歌的再创作。每一位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3-11-13 10:08 发表 再来读,质朴的行走散射着生活的元素与深情很有穿透力。有一种纯棉的力量感染着别人的心思共同感受这生活的光芒。支持精华。
原帖由 空气 于 2013-11-14 15:05 发表 杯子空着 透过透明的玻璃杯 我能看到黄昏小城里的妻女 透过改成通过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点
原帖由 寂寞的眼睛 于 2013-11-13 11:26 发表 很喜欢诗姐的诗观和论诉。让人信服的同时,更给人启迪。只有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才能真正的进步。才能让诗歌这种文本为心所用,为情所用。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3-11-15 13:58 发表 咱们互相学习。你的眼睛好些了吗? 如果如果好些了,再回来做斑竹如何?
原帖由 寂寞的眼睛 于 2013-11-15 15:27 发表 我不知道我为了什么这样爱诗。这几天每天都能写出几首,似乎充盈的身体都在这种快慰中抖动。我更爱我们的诗歌报论坛,这里给了我表达自己内心和情感的版面。还有那些和我一样爱诗的朋友,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鼓励和 ...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3-11-15 17:30 发表 谢谢你对红颜的支持。诗歌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支撑。如果想回来的时候,信息我。我去推荐。
原帖由 雪下梅开 于 2013-11-17 21:14 发表 细腻,深情,诗风可学。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