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3-11-1 21:43 发表 欢迎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3-11-1 21:44 发表 慢慢看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1-1 21:44 发表 恩。很传统的写法,我觉得你可以增加些变化。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1-1 21:48 发表 叙述中呈现你没啥问题,叙述中产生语境和时代的语感,有些问题。
原帖由 窃火者 于 2013-11-1 21:54 发表 恩,诗要面向现实生活,人是社会的人,所以,诗不能逃离社会,诗语言要贴近生活,即社会,或反映时代和历史事件,这样的诗才有广度,不知我这样理解阳光的话,是不是对的,请,指点,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1-1 22:00 发表 是。当下的语言与文本语言,是不同的语言方式,前者更新鲜,我们不是要颠覆文本,而是要超越文本。
原帖由 窃火者 于 2013-11-1 22:04 发表 这个“超越”有点难,经历过才知道,诗的提升,有时候多觉得有点技巧与训练,写诗将近二十年了,现在,回顾,觉得一首好诗是去掉形容词剩下的那一部分,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1-1 22:06 发表 再上一个等级就是去掉意象
原帖由 窃火者 于 2013-11-1 22:13 发表 庞德受中国古典文化,得了不少启发,去掉意象,中国汉语新诗会不会又重回格律诗那套呢,当然,在讲韵的基础上,形成另一种诗文本,一个成熟的时代应该要有一种属于自己的诗体,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1-1 22:19 发表 完全开放的结构和完全开放的语言 它们产生的是时代的美,而传统的典是它的底蕴~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6 07: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