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中年人 于 2013-8-3 21:30 发表 俺的可读性还是明显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3-8-3 21:32 发表 围观
原帖由 中年人 于 2013-8-3 21:32 发表 不是吧?轮子跑偏了。四位校正的干活!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8-3 21:34 发表 会飞的阶层眼光很高 他们占据了三维空间 他们俯冲向二维的地面 捕食可口的俸禄 会爬的阶层目光短浅 一只蜗牛 背负着简陋的家 他的视线和蚂蚁一样 知识分子阶层已经消亡了 变色龙是分化的典型 乞讨 ...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8-3 21:37 发表 从你发现跑偏开始,这个观点就属于你的了,跑偏的轮子也在你心里永远存在
原帖由 中年人 于 2013-8-3 21:40 发表 “植物”二字只是一种借代。诗歌通过不同形态或物态的相互借代关系进行共性特质的沟通。沟通完成后,在一新的环境下还原表达本意。这就是诗的借代手法。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8-3 21:48 发表 借来用,当然可以,问题是用之后的呈现
原帖由 麻辣鸡丝 于 2013-8-3 21:47 发表 演绎成哲学文章会更深刻、理性!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8-3 21:53 发表 61楼都说了。
原帖由 中年人 于 2013-8-3 22:04 发表 不借助借代手法,自然过不去这道坎。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6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