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108|回复: 85

犹有内心半遮面——沐子生日快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淡若春天 于 2013-6-18 13: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诗随笔】犹有内心半遮面

写下这些文字,我希望自己是真诚而客观的,并且是充满感情的。希望能为沐子即将到来的不惑之年,解开一点点小锁。且它们不应该叫做评论,只是一些感想罢了。
                                                                                                                                         ——淳本

——————————————————————————————————————————————


我一直在想,哪怕是网络写诗,哪怕在这种庸俗化写作泛滥的情形下,仍然可以分为知识分子写作、中间写作和民间写作。
而沐子和她的朋友们,一定是前者。

沐子的诗无疑是“切肤”的,不仅仅是对自己,而且是对社会,对生活,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便是知识分子写作最重要的特征——脱离小我,介入公共领域。
另,想啰嗦一下,我认为现在的民间写作,不再是刚兴起时的对抗知识分子写作,对严肃古板的诗歌理论的解构。现在的民间写作,除了少数精英分子外,更多的是一种对母语挥霍的快感!

我并不认为诗歌不要亲和,但诗歌一定不是大众的。
诗歌一定有号召力,但一定不是宣传品。
这就注定了,诗歌不可能普及,成不了流行和时尚。

也一直认为,诗歌的形式是可以仿效的,但情怀是不能够仿效的。因此,沐子的诗,有她独道的深刻与警醒,没人可以复制。她的自觉和自省,充满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焦虑。
沐子的焦虑。每个人都能看出来:从字里行间,一点点地挤压着观诗者。这不仅因为她是个有责任的诗人,更因为她对自己的认真和严格。这种焦虑,让她的诗逼迫感很强,让你的良知与情感无处遁形。同时,还有着巨大的传染力,会让读者沾染上同样的焦虑与困顿。

读沐子的诗,需要有很丰厚的知识积累。因为,它们不仅是纵向的,也是横向的。因此格木常说她的诗架构很大。这也是常写小情小爱的人们没有,也是一般女性没有。
如沐子们,对西方的传承与倾向更甚于本土(这即是一种拓展,也是一种狭隘)。对大多只在唐诗宋词中浸淫,甚至连诗经楚辞或一篇象样的理论文章都没读过的草根写作者来说,他们很拒绝这样的背离,甚至弃之如草履。当然,他们也是狭隘的,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而沐子对西方的传承,更多是从绘画中来的(来自父辈的职业及自身的兴趣和方向);对诗歌的架构,更多是从剧本写作中来的。(不知道她意识到没有。)

的确,沐子们的诗很难读,有些跳跃性过大,中间的停顿可能是上下很多年;有些则直接是断层;有些就只是一个哲学理念的白描。因此,很多草根写作者,几乎不可能花这么多时间来学习,或者想去学习这些东西。
正如木木所说:“沐子想站在诗外,看世界。所以她的视角,在她看来是锐角式的,直面的。”而实际上,我个人认为,由于这种突然的转弯,致使她诗歌的表述有时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她的敞开,反而成了“半遮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老记者》
文:杨沐子
他躺下,起身、又回到
1958:布鞋,《光明日报》
与书架上的语录不匹配
当他人看到就像发生的
是不是发生了——仅仅是继续询问
已无意义,但绝不是
当他看到当年三孝口大街
8年抗战、土地改革
仅仅是获得整个视界
但不能使他营造
一个敏感的心灵的根源
显而易见,即在公共场所
不加区别的混在一起
是不是不匹配,有时
很难识别你的意识
舞台上,孩子们长大了
孩子们的孩子长大了
孩子们在三孝口大街
玩游戏,‘呯’有枪声

这首诗,显然是在写她所尊敬的一位长者,他一生中所隐藏着的那段沉重的中国历史。
可是,读者得去了解,1958年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还有《光明日报》在这些事件中所承担的作用。还有三孝口,这不仅是作者的故乡,也是这首诗的历史承载之地。而本诗在交代这些的时候,显然是不顾读者情绪的。一个对这段历史了熟于心的人,从小就在父辈故事中长大的人,是不需要去重复它的,仅仅提起,就是一种痛了。可是,读者会很恍惚,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累。这就是沐子写诗与其他人的区别。让你掉入她的井里,很混乱。不仅是知识上的混乱,也是情感上的混乱。而她仅仅是寥寥几句的直入,让你不能有片刻的停留,却又不得不停留。因为,你需要补充的营养太多了(而有些人写诗,时间、地点包括事件,都是可以忽略的,因为一旦观诗者对作诗者的悟产生了共鸣,那些东西,是没有价值。但在沐子这里却不一样,你则非要去了解,才能进入。)
在结尾,老人看到已长大的孩子们,在舞台上生活,或者生活在舞台上。这对一个经历了特殊时期的老人来说,是痛彻心扉的领悟,只有他知道:生活如戏,自己虽无法掌控,但每个人却都可以拥有独一无二的心灵之源。就算你以为可以混为一坛,不加区分,实际上,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是不可抹杀的。只是,你需要时间去找到它。你看,孩子们和自己从前一样在沉入生活,忙碌地进入各自角色,只有老人听到了意味深长的“枪声”,它在为谁鸣呢?在警醒谁呢?和沐子所有的诗一样,这首诗同样是意味深长的。只是从“当他看到当年三孝口大街”到“很难识别你的意识”这之间,我怀疑,几乎很少有人企图弄清她在说什么。
我想,我这样来解诗,也只是泛泛而论(因为我也没有完全看懂),但在我说完之前,可能有很多人早已不耐烦了。他们更喜欢明了,这种明了,是一种不晦涩不隐藏,是真正的轻松自如地不遮面。沐子没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她面对的世界太大了,面对的痛和思也多于别人!因此,她走得更匆忙,想得更深入。
只是有时,她在深入的时候,会混淆了自己与主角之间的关系。在她力图理性而严峻的时候,却变得脆弱而无力,甚至语无伦次。
我认为,任何一种诠释诗歌的行为,都是可笑的,都有些画蛇添足。我只想说的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写诗只是片刻的欢愉,沐子要的则是精神上的充满。这种区别,不可能一言敝之。我很欣赏格木用了一个“重度写作者”来概括她。“重度写作者”和所有的“重度患者”一样,无法自救。
其实,这也是沐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明明知道和那些人有隔阂,却无法穿透的原因——要么你放下,要么他放下。何其难!

当然,经过几年的蜕变,沐子也是有变化的,诗歌中的明净多了些,阴暗少了些;简洁多了些,非逻辑成份在减少。但仍然有太多的遮敝,让人读起来很费力。而沐子总说:我不是在写诗,我只是用诗来说我想说的话。可是,她想说的的确太多。不光是父辈身上的痂需要她去消除,她自己身上的痂也需要去消除。对她来说,她的痂不仅仅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还有她所处的这个混乱的世界!

但,我更喜欢感性的沐子。我认为冷着脸说话,终是没有需要与被爱来得有力量。

《这一天》
文:杨沐子

这一天,梳子,猛击我的头颅
这一天,没有未来,可能有玫瑰
也可能是苦艾和屈服,这一天
像一把利剑,刺痛
一个人的爱,在天花板上飘浮

12点,停下来
24点,手机也没响
这一天,整个屋子凌乱不堪

《夜晚》
文:杨沐子

一个人来了,坐下
另一个人来了,坐下
又一个人来了,坐下
一个没有四季的桌子上
东南西北风触动
他们的手指,啊,不必着急

必须有个位置让我也坐下
当他们告诉我现在开始吧
这就是为什么我像
一只蚂蚁来回经过
夜晚,镇子,星空
连城一线为另一种生活

以上两首是我比较喜欢的,也被沐子整理在她《现场》的23首中。
第一首的表述方法,其实我也常用,简洁而有力度,依赖词语的空间获得最后的传达。如果把“刺痛”二字去掉就好了,因为有剑肯定有疼了,没必要啰嗦。且将“一个人的爱,在天花板上飘浮”单独成段,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二首的第一段,给我的印象,如《等待戈多》的效果。是的,读沐子的诗就这样,会常常让人想到舞台剧。而这首诗的场景,简洁而生动又富于层次感。第二段,“位置”、“开始”等仿佛都是剧场的作为。却把一个人的生活之空茫说得很透彻,却不主观。我喜欢这样的冷静而感性,我也会随之飘浮和伤感。
总之,我更喜欢简洁的沐子,而不是那些大段大段舞台剧般的场景描述,及戏剧般跳跃式的对话,真有些让人发晕。

而沐子的诗,大多在技术层面上,更注重的就是氛围或者场景的营造,缺少语言氛围的营造。无论是意识流还是荒诞派或其它种种,由于文字上的匆忙,让她的诗留下了很多话柄。
前面我已经说过,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关注,使得沐子的诗有些缺失母语的营养。但这并不是她真正内在缺少的东西,而是她没有注意到罢了。她太关注外部世界在她内心里的反射,太愤懑,太不解,需要找到一个出口,迫不及待地让这些情绪流淌出去。因此,显然是顾不得许多。因此,沐子总是强调和我这一类诗作者的不同,她曾经跟我说,觉得我们的进步,只是文字上的花哨。对她来说,只有大到社会,只有隐秘的痛楚,只有历史的伤才是值得关注的。自我很渺小,在宇宙中是不值一提(我这样认为,她未必同意。嘻嘻)。可见,她急于描述这些观点的过程中,对文字的关注点自然就少了。而她忘了,个体是组成世界最小的单位,每个人的情感,都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共震的弦!再细小的情怀,也可能蕴涵极大的哲思;再微小的善良,也是关怀!(当然,她可能会说大家的关注点不一样。但我认为这不是借口。)
同样,我也同意诗歌要朴实,但并不同意诗歌不需要语言的经营,最好的诗歌,即是最美的语言经营,越朴实,越需要细致入微的经营。
再者,她是编剧,在写诗时,会不由自主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建构诗歌:提纲挈领的描述,场景中所蕴藏的情绪则交给演员和观众。而中国对戏剧的学习,主要还是对西方的学习。因此,大量的自语,大量的心理描述,大量的留白,是接触西方文化少的人很难接受的。当然,我并不是说普通诗歌写作就只是一板一眼,没有空白,没有借鉴。只是想表达沐子诗歌中的空隙太大,打包的内容太大,大到读诗的人经常手足无措,到达不了她的岸。

我喜欢白鸦评读“山鬼体”诗人时写下的那句话:脱离西方文本,真正用母语写作的人群。我想,在描述思想的时候,语言的松软可能力度更大,所谓四两拨千金是也。
同时认为,主义和流派都是烟云,诗歌应是母语写作最为美丽的一朵花。

另,“艺术产生于自我认知的渴望。”
这一点,在沐子身上有强烈的体现,是一般人不能够了解的。可我知道,一个生长在艺术之家的孩子,几乎不可能不形而上,不可能对自己的要求不决绝,不对未知的世界贪婪!同时,也是敏感的、脆弱的,骄傲的,同时又是自卑的!
虽然沐子总是强调她不是在写诗,其实,她就是在写诗,更是一个很纯粹的诗人,只是她害怕别人对她有诟病而已。有时候,表面坚强的心更易碎!

也许,她并不一定需要别人读懂她,但却需要大家的理解和宽容。格木说,曾经想阻止她这样的表述,但现在认为没必要。我想,这也许是无法阻止的,但必要的提醒是应该的。
作为对诗歌都那么忠诚和热爱的人,我们应该知道:思想虽然先于语言,但语言的出现,才使思想有了载体。且诗歌应该首先是语言的存在,以语言为器,才装载得下你充沛的思想!
还有,愤怒是责任和良知,平和则是中年人的睿智。
另外,诗歌不是武器,但却蕴涵着无限的能量!

其实,我也想说,看沐子的诗,常常让我想起我丢失的那种讥渴和责任感。同时也让我自省,写诗到底是给谁看?是满足别人的心灵还是自己的心灵?

最后,我认为:知识分子写作由于过度关照意识形态的东西,常使语言诗性的美感流失;而民间写作随意过大,知识积累缺失,厚度不够。我更倾向于中间写作。当然,这三者中的精英都极少,也很难做好。不过,我希望周边的朋友,能够出现之一。这同时也是我对沐子的期望!

如果沐子看完我这长篇大论还摸不着头脑的话,说明我的表述也有问题。那就总结如下吧:注意表述方式和语言经营,让过度打击变得稍微柔软。其它不变!
以上看法,均为个见,若有雷同,实属偶然!

写完之后,沐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想法:
1、        关于“看不懂”,她说抱两个态度,一是完全看不懂的,认为是对方文化修养不够,因为她作了调查,并不认为她的东西完全看不懂;二是部分看不懂,就是她的问题。(我表示同意。)
2、        “诗歌的架构从剧本写作中来”,她是知道的,也本就这样做,因此,只是我以为她没意识到这一点,揣测罢了;
3、        我说“沐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明明知道和那些人有隔阂,却无法穿透的原因。”她说她是明白这点的,所谓隔阂是起跑线不同,职业不同,理念不同。你们认为人人都要看懂,我坚决持反对意见,人人都懂,那不是艺术。(我也同意。在最前面我就说了,诗歌不可能普及。这种普及,不光是指普通民众,也指的是不同观念的写作者。)
4、        还有,沐子说她不是一个愤懑的人,也不好奇,是理智的。这一点上,我想,也许是她下意识中的东西,也许是我看错了。
5、        另,“沐子总强调她不是在写诗。”她说这一点是以前,现在变了,我老揪着她的小辫子,嘻嘻。这里我特此作出更正!
6、        关于西化,她承认,从小被丢到国外,不西化才怪。她说她会改变,我当然相信。
7、        “她力图理性而严峻的时候,却变得脆弱无力,甚至语无伦次”之说,沐子说她不赞同这样说法。她说她还是语言表现有问题,也可以说,在一条路上,所表出来的情绪、心性等是不一样的,我无法适应你们,和大众的要求……尤其这点,所谓“语无伦次”让她觉得可笑。(我这里的“语无伦次”指的也是她诗中常出现的表达上的不畅通。我也相信每个人的心性和情绪不一样,表现出来语言就不一样。)
8、        关于“重度写作者”。她说不同意我这样去解释。这里,我认为重度是一种深入与迷恋。与重度患者相通的是很难改变。当然,我在加强语气时用了“无法自救”,可能有些主观。

[ 本帖最后由 淡若春天 于 2013-6-18 13: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我对知识分子写作,中间写作,民间写作的说法,除了我点名的沐子外,请其他人不要对号入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了号,但没有座。哈哈。春天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焚诗煮酒 于 2013-6-18 13:32 发表
我对了号,但没有座。哈哈。春天好!

这位是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3-6-18 13:38 发表

这位是谁啊

————无号的人。不过今天能坐上春天的板凳,感觉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噢,面条妹妹的生日。祝面条妹妹生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蠢笨抢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我也要做芝士粉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3-6-18 13:51 发表
嘿嘿,我也要做芝士粉紫


你还是做有痣之士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看看。问好两位美女,祝半遮面生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呆瓜 于 2013-6-18 13:47 发表
蠢笨抢了先~~


志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3-6-18 13:51 发表
嘿嘿,我也要做芝士粉紫

你是芝士蛋糕生产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3-6-18 13:53 发表
进来看看。问好两位美女,祝半遮面生日快乐!


问好放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份大礼啊
面面生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9 1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