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695|回复: 53

◆接阳光领导的飞镖,挑战八题(等一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3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低处的迷雾
文/叶晓霏
  
春天的绿色攀沿在峭壁,绝不能掉下去
白色的漩涡汹涌着。你在哪里或者会从哪里来
我以蝴蝶的媚骨翻飞。离开颓落的花朵
在迷雾里挣扎。分不清江南、江北

很久以前,我就喝下了黑衣人泼出的墨汁
黑色的蝴蝶便落在黑色的石头上
成不了自然的标本。那么
还继续飞么

你站在高处,自剖肝胆大声诵读
对着我的灵魂施下咒语。人间是最后一程
不分昼夜地指点江山。连同我的凄美
装进你的诗集

白羽:
春天的绿色攀沿在峭壁,绝不能掉下去
白色的漩涡,汹涌。你在哪里跌倒就会在哪里走来
我体内的蝴蝶,翻飞。离开花朵
在迷雾里挣扎。分不清江南、江北

很久以前,我就喝下了黑衣人泼出的墨汁
黑色的蝴蝶落在石头上
成不了自然标本。那么
还继续飞么?

这首诗我在前两节句式上稍稍地做了下调整,原因是调节一下语言的束缚感和整体张力(open)。嗯,有些句式你若以散文的方式收束起来(也即是阳光领导所说的自己封自己的口),那感觉就是私自的事儿,而换一种方式(open)后就会增强感染力,那才是文字真正的魅力和磁场所在。(当然我这里也做得不是很好,因为我不是个善于改诗的)。以我对迷雾姐姐和她的诗歌的了解(我有时候觉得她真的就是个情诗界里的巫师:),我以为霏霏这个诗还是抓住了一些主要特点,这个很重要,不然下不了手,赠诗也会假借以名!
  

◆绿衣
文/叶晓霏
  
游园惊梦,放出体内的春天
温润和骨感关都关不住,带着昂扬的姿态
与自己谈一场恋爱

沐雨、听风、在月光里汲水
擦亮每一颗星辰的眼睛,保持每一寸肌肤
的清爽与洁净

穿越无数次的黑暗与光明,依然读着美学的内质
醉在自己的身体里,聆听呼吸与心跳
万劫不复,捻花微笑——

  
白羽:
这个诗开篇就很抓人,也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因为它打开,切入,都带出了一种气场,美的同时它是有内质的,诗歌就是人、文、字三者结合带给人的享受和思考,我觉得这就够了。因各样原由在诗歌里中毒,然后又以诗歌的方式给自己排毒,所以我们一直不停地抒写,抒写。“万劫不复,捻花微笑——”对于每一个热爱诗歌热爱文字的女子来说,谁又不是这样相同的宿命?


《晾衣服的女人》

文/这里有阳光

在公共汽车里他想晾衣服的女人
他给这条路起过无数名字,下雨的名字是“我的角落”
天空像一床病人的被褥,他捏捏雨伞
继续想晾衣服女人,他想和她说话,并且不断重复
像洗照片那样逐渐显现夏季的雨林
显现一个写如梦令的婴儿,举着一根竹竿朗读: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白羽:
公共汽车里他在想晾衣服的女人
他给这条路起过无数的名字,下雨时是我的角落
天空像一床病人的被褥,他捏捏雨伞

继续想,晾衣服的女人和他说话,并且不断重复
像洗照片那样逐渐显现夏季的雨林
显现一个写如梦令的婴儿,举着一根竹竿
朗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个诗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我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小调了一下,目的也是对比和交流。整体冷静,看似几样不相关的小场景、物的组合(碰撞后产生独特的诗意飞升的效果),然后再加上一些小小的心理活动暗示以达到传情表意的目的,这应该就是阳光诗的特点了。亮点在结尾两句的处理给了“晾衣服的女人”一种品性和品质上的描述,那个“婴儿”的运用实在是可爱又个性十足!我觉得情诗有时候不一定非要呐喊出来才可以证明着它“情”的存在,一个愿意把他心所念所想的女人比做“婴儿”或“小女儿”的男人,这一点我觉得是姐妹都无需犹疑!



《止痛片》
文/窃火者

已经是第十七只中性笔
玫瑰对我说:
你要少写诗可以找人说说话
出去走走

我把我的胸口捂住
望着浅行在走,我俩的那轮红月
我说:好美的月亮
是红色的

我想这是血的颜色
你却无颜
我尘封了去年的日记

尘封不了忧伤
我说:我会哭
自己感动了自己

白羽:
这个最吸引我的是诗题和整体文字建设所带给的扩张性,那种诗意的不可轻易触摸!在这个过程中你似乎抓到了什么,却又似乎什么也没抓住,它的游移、缥缈,有时候像是一份美好的怀念中的情,也或者是写作过程中产生的体悟和本身的收获。有时候我们不需解释也不需把题写破,要的就是那种生动而又真实的体验感!



《她是无数个小数点》

文/天长有变

尘埃落定,从自我跌入开始
小米开始吞食月光
她的仰望
将春夜唤醒
特别寂寞
仰望的姿势让无关者看来
很迷人
路过的一只猫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帮她数满天星辰
一颗,两颗……
怎么也数不清

白羽:
这个诗瞬间的情绪和那种闪逝般的诗意捕捉得精准,而微妙。还有就是一连串动词在这首诗中的妙用,让整首诗灵动鲜活,又生出意味。虽不曾有多大容量,但它不是刻意造出来的,有时候我相信一些诗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哑巴的预言》

文/囚肉

他寂静在自己的世界里。
就像一粒沙子,
暗淡着。他绝不
和其他的沙子混合,反射出
阳光的秘密
他不科学,不哲学,不文化
表相如水,没有一丝风掠过
他直觉通神,所以
他的哑不是上天的惩罚,而是
谨守的责任

他正在加急粉碎自己,坦言神谕——
一个有关地球的预言

白羽:
前面刚说到我们只是人人之中一颗微小粒子,这里就出现了相似的命题,可见一些本身有光的东西是挡也挡不住。这首诗是有高度的,它有人的哲学和世的哲学蕴含其中,且作为一首诗的使命感来说,它毫不逊色于一个大诗人,大的哲学家思考着我们人类共同的思考!


《王二叔进了北京》

文\盆栽菩提

王二叔进了北京
在天安门看毛主席  看升旗

王二叔给我看相片。天安门和他在一起
天安门很高。很庄严
王二叔很小。一只袜子短一只袜子长

白羽:
这个小诗似乎再普通不过,只是日常般交待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可它的触点却是尖锐的。亮点在于两者之间的差距和对比度,人的信仰与身份的不相符,物的不对称的倾斜,这也可算是一种不小的冷幽默吧,人文背景之后的意味深长!


《雨城》

文/朵拉

雨水打湿了我的竹帘
另一双眼睛试图穿透进来,可是
到底不是三月了
我听不到桃花紧张的呼吸声

一个她在说,“你的心
离家出走已经多年,如今
偶有四叶草的香
才会惦念一把从前”

卸下的妆
成为回忆的入口,我知道
在这座带雨的城市里,还有一场北风
不紧不慢的尾随我
等着我,抛售最后的温柔

白羽:
一个人的浪漫和诗意都是有罪的,若往好了说是诗意是浪漫,往坏里说其实它就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很多时候我们在虚幻与现实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候我们是纯粹梦幻的仙子,有时候是现实主义的凡人,有时候又还要自己扮演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对自己百般呵护,一个人不得不在这些角色之间转换和演对手戏,所以很累。很多年前我就写了个不咋样的微小说名字也叫《雨城》,就是诠释这三者之间的困束与挣扎,然后我的诗中就常出现了一个意象中的雨城了。它应该是痛苦灵魂的居所,也是一个心灵浪漫的所在地。所以我以为每一个相似的女子总是相通的!

2013.04.30

[ 本帖最后由 千白羽 于 2013-5-1 14: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哑巴的预言》

文/海兰兰

隔壁臧大叔其实并不哑
三岁那年
听见大人说哥哥说错了什么话
被公安抓走了

哥哥刚走,臧大叔就成了哑巴

臧大叔喜欢算命
他说对面小巷子的槐树会开两次花
槐树下的哥哥会结三次婚
他说
去年的银杏开花太早
会败一颗正亮着的星星

日子久了
臧大叔的预言一个个飘起来
像槐花

白羽:
在当今诗歌潮流中,这或许是那类容易被人忽略的诗,就像我们轻易忽略掉很多事情一样。其实这个被作者提出来的平常事(件)儿,它人和文的背景之后应该有更多值得思考和反省意识才是其存在的目的和理由。结尾让诗意上升了一个空间!

《陶罐里住着谜语》

文/幻中行

陶罐住在地下。很久了
无人知道它的存在
无人知道它的心事
陶罐被挖纯属偶然
挖它出来的人使它远离了主人
它的地下的房屋以及陶瓷伙伴
掏空了它的肚皮,取走金银
珠宝。然而陶罐不空
它的永不退色的釉彩像一道符
封存着一个无法揭穿的谜

白羽:
嗯,有一些诗确实具备了陶的本质,初看不那么入眼,因为它太朴实了,就像是一只灰头土脸的陶罐,细心人才会发现它光芒和其间蕴涵的价值。这首诗的触点是有光彩的,我想若是在细节处理上再下一点功夫(包括某些词语的运用),它就应该魅力无穷了!

《哑巴的预言》

文/斗笠

佛从来不说话
月亮也是
我们咏读好多经文,还在金色维也纳大厅演奏“月光圆舞曲”
佛还不说话
月亮也是
一切都静下来的时候
一个婴儿在乡村出世,他哭经文
赶来的方丈
给他额头点上红印

白羽:
这个诗不只在表现宗教意识,它应该是人类对天、地、物(当然也可以缩小为极个人的情)的认知和领悟的问题,一个万物都是相依相存的道理。所以讲皈依与否,或者如何的吃斋、诵经、念佛,其实形式上都不重要,一个“觉”字足可以包涵了一切!

《陶罐》

文/静听夜雨

记得一个盛夏的早晨
我打了井水盛放在一只陶罐里
我喜欢的陶罐,泥土做的
它和质朴的生活一样,看起来总像是旧的
几滴水渗出它的表面。当光以不同的角度聚合
饱满而清凉,暂时形成
我把额头贴在上面,在水滴尚未消散之前
我渴望水以及它所及的地方
渴望日常器皿承载简单生活的形态
渴望光阴在所确认的事物中容身

白羽:
我喜欢的陶罐,泥土做的
它和质朴的生活一样,看起来总显得旧
几滴水渗出的表面。当光以不同的角度聚合
它饱满而清凉,暂时的成形
我把额头贴在上面,在水滴尚未消散之前
我渴望以水的形式,遍布它全身
这多像我,日常器皿承载简单生活的形态
在光阴确认的事物中容身

这个诗我还是要把它修整一下,因为喜欢,因为它本身是有质地的。就像静雨她本人所说的那样,这个诗的开头真的很像是一篇记叙散文的开头,所以我不能容忍亲爱的们这样懒散粗心大意地把一首好诗给毁了!:)

《爱我者知我者》

文/滚轮子

你一碰,就碎了
我脸上的红云,无处可遁
怎么能,通过一些扳刀搅扰花园
我的梦是蓝色的。你站在朦胧的河床
吹气,是我的镜子
爱,源于触摸

一轮明月就在东山升起
爱我者融我心,在我身
无可交代的魅惑,转朱阁,绕祥云
如果你用柔情蜜意来拆解
那我会像涓涓溪流样放开

白羽:
第一节言语上的温柔妥贴,似小女儿般温润,有丝绸那样贴心的感觉。这个诗也有可能正是出在“贴”字上,因为前面收太紧了而后面又放得太开因此增加了一些驾驭的难度。小轮子的诗在细节上总有亮点,但最近的问题都出在整体的不够融通和圆润,容易脱节,似乎写着写着就走了神了。这个我觉得要留意一下!


《清且浅》

文/静雪

安然、静心
谁在春风中修禅
清浅隐忍的心思
躺在金色的秋天
数一地落英
几分落入泥土
几分入你掌心

白羽:
这个小诗彻悟,有着灵性,纯净和自然而然。这应该是诗人的本性所出,就是在技巧上还不能完全地呈现自己,这个我想是需要一些时日的,要放下束缚,模仿和借鉴都只是一个过程,任何的生命力都在于它的“独创性”,要适时地把“我”融入到作品中,要完全显现出自己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的观念!:)


2013.05.01

[ 本帖最后由 千白羽 于 2013-5-1 12: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是大手笔,密切关注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既然班长挂起来了,那么欢迎把喜欢的诗扔进来,砸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今年以来,挑战版最丰盛的大餐,俺期待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喜欢的话,等我写完这几个,你可以再贴一些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衣衣,真是喜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菲进步很大,俺先顶顶,晚点读,楼上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3-4-30 12:42 发表
衣衣,真是喜欢你

我愿意,为了我们家千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4-30 13:14 发表
晓菲进步很大,俺先顶顶,晚点读,楼上辛苦

中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低处的迷雾
【 文/叶晓霏】:
  
春天的绿色攀沿在峭壁,绝不能掉下去
白色的漩涡汹涌着。你在哪里或者会从哪里来
我以蝴蝶的媚骨翻飞。离开颓落的花朵
在迷雾里挣扎。分不清江南、江北

很久以前,我就喝下了黑衣人泼出的墨汁
黑色的蝴蝶便落在黑色的石头上
成不了自然的标本。那么
还继续飞么

你站在高处,自剖肝胆大声诵读
对着我的灵魂施下咒语。人间是最后一程
不分昼夜地指点江山。连同我的凄美
装进你的诗集

【白羽】:
春天的绿色攀沿在峭壁,绝不能掉下去
白色的漩涡,汹涌。你在哪里跌倒就会在哪里走来
我体内的蝴蝶,翻飞。离开花朵
在迷雾里挣扎。分不清江南、江北

很久以前,我就喝下了黑衣人泼出的墨汁
黑色的蝴蝶落在石头上
成不了自然标本。那么
还继续飞么?

【阳光之地】:
春天的绿色攀沿在峭壁,绝不能掉下去
汹涌的白色漩涡了花的形态。你在哪里或者会从哪里来
我以蝴蝶的媚影翻飞。离开凋谢的花朵
在白色里挣扎。分不清江南、江北

很久以前,我就喝下了黑衣人泼出的墨汁
黑色的蝴蝶便落在黑色的石头上
成不了自然的标本。那么
还继续飞么

你对着我的灵魂施下咒语。
不分昼夜地显影。连同我的诗集
装进你的黑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每个人不同的特质出来了。谢谢之地先生一起探讨,期待更多意见和指导性围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个大片,导演得有一定的实力和水准,敬佩。慢慢品读,等待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了三个评,触点很深,而且从诗歌艺术角度也有诠释,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像一床病人的被褥,他捏捏雨伞
继续想晾衣服女人,他想和她说话,并且不断重复
像洗照片那样逐渐显现夏季的雨林
显现一个写如梦令的婴儿,举着一根竹竿朗读: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天空像一床病人的被褥,他捏捏雨伞
继续想,晾衣服的女人和他说话,并且不断重复
像洗照片那样逐渐显现夏季的雨林
显现一个写如梦令的婴儿,举着一根竹竿
朗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红字部分内容并没有变化,而变化在韵律和气息上,是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1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