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823|回复: 37

《空调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6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调子》

1、祝福,也可以是灰色的

晃动、晃动,不停歇的,倒置的钟摆。死去
的人和鸡鸭都变成黑数字。活着的,将
拥有更多谈资及放纵或矜持的借口。咫尺
或天涯都饱含虚妄,像极婚庆上的纸礼花,空有
嘭嘭的响,不带一丝烟火气。这是人间
四月天最好的时光,我却唯有缄默赠于
经年的同谋,余生需谨慎,学会戒掉一个人
的病,学会人世间所有的小机灵,学会
日日扮上厚厚的粉,甩起水袖,舞成
全屋子的柴米油盐。是不是会就此揉碎香烟
的小身子,爱上周末厨房里的水煮鱼
此后,终会有谁死在路上,变成蓝石头
白沙子下的游魂,空空的湖,惨白鱼骨与
长眠的陶。你终逃过了巴尔的诱惑,将
漫长的甬道封闭,没有光,也注定没有神话
四月的人间,死去与重生的,都饱食祝福
像一头头即将出栏的猪,美好的
让人不忍目睹


2、        缅怀,能不能是透明的

我有一只周五正王的口杯,原本雪白
此后多年,它不思清洁,慵懒、懈怠
生满褐色斑渍。风烛残年老头那样
蜷在我的桌上。每每夜来,如果恰有
一阵风潜进来,必会引发它的牢骚,喋喋
像个怨妇,言说不尽苦涩或还藏着
一丝丝甜。那时,我们都尚未老去,是
路旁怒生的荆棘,有浅绿的刺、开琐碎的花
招引蜂蝶驻足。我们尚有大把短短的夜
用以妄谈生死、浅言爱恨,随便就能
幸福的笑出声来或哭红眼睛。而
每一段此后经年,都是愈磨愈钝的刀子
像此时,当擦拭净口杯上的茶垢,她
便如此美好,端庄、矜持,化身公主
只需轻轻一碰,瞬即便能碎成一地
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2013.4.24
发表于 2013-4-26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玫瑰老师的沙发。舒舒服服地学习领悟。

每一段此后经年,都是愈磨愈钝的刀子
像此时,当擦拭净口杯上的茶垢,她
便如此美好,端庄、矜持,化身公主
只需轻轻一碰,瞬即便能碎成一地
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6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月天最好的时光,我却唯有缄默赠于
经年的同谋,余生需谨慎,学会戒掉一个人
的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需轻轻一碰,瞬即便能碎成一地
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玫瑰老师的这两首多处出现“的”字起句,别的诗友也有这样的句式,我在抒写过程中也遇到到此类情况,由于情感的流动所致。但总觉得读的时候不顺畅,所有我避免了的字起句。有的时候直接删除了“的”。我想请问玫瑰老师,这个情况属于个人风格呢,还是属于诗歌的特别结构?若是后者,有没有特别的妙处,或者起到什么作用和效果。见笑了玫瑰老师。先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6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调子》透过灾难中死去的人,再次深刻的感知生命的虚妄。警醒余生里如果学会俗世生活的技能,是不是会就此忘怀生之寂寞(香烟)、死之哀伤。而即便爱上鱼水之欢的俗世里的家庭生活,依然会有生命奔往死亡的路上,变成我们对生命的永恒之爱(蓝石头)又无力留下(白沙子)的游魂,大地空洞的眼睛(湖)只望见惨白的永恒与不醒的易碎的生命图腾(惨白鱼骨与长眠的陶)。面对死亡的真实,生命终是逃过了对于神或是永恒(巴尔)的崇拜和诱惑。生与死的甬道皆是各自封闭,没有期盼的永恒之光、穿越之光,也注定没有生死轮回的神话。那么四月的人间,人们依然不减对于生命的热爱,依然陶醉在生与死的幻象里——死去与重生的,都饱食祝福\像一头头即将出栏的猪,美好的\让人不忍目睹。
————————————————————————————————

第二首亦是沿着生死的主线,缅怀的不仅仅是灾难中死去的生命,而是在缅怀中将思想深化到对于我们自身生活的反思,检索剖析思想里温暖、苦涩、甜蜜、生死、爱恨等诸多情愫的演变。用这些我们都历经的演变,缅怀那些消失的生命现象是不是更为亲和靠谱和透明。

两首皆内蕴深厚,在灾难中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感受和深度表达。推荐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读后感。依然希望与你在思维的某个街角相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绪纷呈,好诗提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长有变 于 2013-4-26 13:52 发表
坐玫瑰老师的沙发。舒舒服服地学习领悟。

每一段此后经年,都是愈磨愈钝的刀子
像此时,当擦拭净口杯上的茶垢,她
便如此美好,端庄、矜持,化身公主
只需轻轻一碰,瞬即便能碎成一地
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有你喜欢的就好,另外,还是不要叫老师了,我担当不起,叫我坟头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的妹妹 于 2013-4-26 15:12 发表
四月天最好的时光,我却唯有缄默赠于
经年的同谋,余生需谨慎,学会戒掉一个人
的病


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叶晓霏 于 2013-4-26 16:31 发表
只需轻轻一碰,瞬即便能碎成一地
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玫瑰老师的这两首多处出现“的”字起句,别的诗友也有这样的句式,我在抒写过程中也遇到到此类情况,由于情感的流动所致。但总觉得读的时候不顺畅,所有我避免 ...


叫我坟头好了,不要叫老师。另,说到那个“的”字起句,别人如何我不是很清楚,我个人大概有两点:
1、强调。上一句与下一句的承接,强调上句的末尾与下一句起始之间的关联。
2、习惯。如果诗歌的构成是以短句为主的,我想大约不会有“的”字起头的情况。而我是一个相对喜欢写长句子的人。所以,在有时候分行时,有这种习惯。
最后,这其实对于诗歌内在的真实表达关联不大,起码我这里没有什么更高深的意图了。希望我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许晓鸣 于 2013-4-26 18:44 发表
来学习。


客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3-4-27 08:46 发表
《空调子》透过灾难中死去的人,再次深刻的感知生命的虚妄。警醒余生里如果学会俗世生活的技能,是不是会就此忘怀生之寂寞(香烟)、死之哀伤。而即便爱上鱼水之欢的俗世里的家庭生活,依然会有生命奔往死亡的路上, ...


近期不怎么上坛子,偶尔上博客会看到很多写“地震体”的诗。而这类地震诗,归纳起来无非是对于震区人民的同情,对于逝者的悼念等等,再加上些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大约都是如此。而对类诗歌,我的厌倦远大于感动,这样的厌倦更多源自自己也曾经有过写地震诗的经历,而事隔多年,回头再看,感觉自己的情绪中“自我催眠”的部分远大于“人性光芒”的部分。另,这组诗的第一部分实际是送给一位即将新婚的朋友的赠诗。而我的祝福的确显得有些“不够喜庆”,与其说是祝福,不若说是“在起点便开始了终点的缅怀”,事实上我自己知道这真得挺不好的。
当然,迷雾在对我文字的回复中,读到的及发散的部分,往往大于我原诗的外延,但大多时候方向是很接近的。也只能说明迷雾对于文字的延展能力是很强的,而我的文字自身张力其实很多时候是达不到的。那么,我就权当是迷雾版主对我的一种鼓励吧。
最后,我想我们会时常在思维的街角相遇的,而这样的相遇,真的是件幸事。
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13-4-27 09:17 发表
思绪纷呈,好诗提上。


好说,问好高山流水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7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是一种深的,纯粹的东西,从首句到末句,一直通过我的眼睛,击打我的大脑神经。
盆子来读,问老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8 1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