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82|回复: 1

他到底想说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5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囚肉
   “兵在一处”,“兵”字名作动。在一起当兵?姑且这么理解,1314有没有当过兵没关系,可以理解为“我”与“你”之间深厚如战友之情,甚至是生死之交。“十八年了,我还这样:”。“这样”是怎么样呢?答:“双手的镣铐让脸色混淆不清”。“双手的镣铐”显然不是实指,而是喻指现实的种种无奈与禁锢,更重要的是现实的复杂与矛盾,从而导致我的“脸色混淆不清”,无所适从。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 persona(面具)。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外部未必显露的东西。由此这儿的“脸色”其实就是指面具。作为社会人,我们不都是戴着面具吗?你敢说你的“脸色”不是在自欺欺人吗?关键是下一节。从上一节看“十八年了,我还这样”,这让我们自然想到“你”变了。那“你”变成怎样了呢?“你好像是从字里走出来”,关键在这个“字”字。字是什么,是人类最重要的表征工具,是人类思想、观念、想法、情感等的物质化表达。由字组成词句,构成人类独有的语言。根据后现代理论,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不是一 一对应的,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而且一直处于“延异”的过程中。那么“你好像从字里走出来”就显得“你”,“我”无法把握,就像我们之间“隔了一层柏林墙”。柏林墙大家都知道,我想强调的是这儿用柏林墙而不用其它喻体,说明“我”与“你”所隔之深。细读至此,似乎主旨很明了:“你”变得让我不认识了,我们的感情的纽带彻底断了。从第一节我的解读,“更重要的是现实的复杂与矛盾,从而导致我的‘脸色混淆不清’,无所适从。”这句对比可以看出,“你”一定是在社会上混得如鱼得水,驾轻就熟了。是这样吗?
   文本结构很简单:你大变,我大不变(十年不变,所以说“大”)。关键是该死的诗题——《解释不关人格?》。1314最喜欢拿题目“冒犯”读者,我相信读他诗的人都有这种“文不对题”的迷惑,在此就不举例了。这个题目是个设问句,解释不关人格吗?显然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作者就“举例”说明了,也就是这首诗的具体的文字。我揣测作者是想说,人的变与不变都是有深层心理动因的,是由一个人的人格造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秉性难移,从三岁看到老。作者告诉我们看人不要看表面现象,知人知面更要知心。总之一句话,“我”的大不变与“你”的大变都是由深层人格造成的。
  从后现代的阅读观念来看,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在或多或少程度上被看作文本来解读(解释),当然包括人类自己。
  匆匆走笔,空闲再改。1314和大家一起讨论。
                                                                                                                                               2013、4、15
附原作:
《解释不关人格?》
      文/1314

兵在一处。十八年了
我还这样:双手的镣铐让脸色混淆不清

你好像从字里面走出来
与我隔了一层柏林墙

[ 本帖最后由 囚肉 于 2013-4-15 12:33 编辑 ]
发表于 2013-4-1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不关人格?》
      文/1314

兵在一处。十八年了
我还这样:双手的镣铐让脸色混淆不清

你好像从字里面走出来
与我隔了一层柏林墙



简单说:
在一起18年了,我依然还被禁锢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像从一些意境和规则里走出来,我们存在太深的隔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4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