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122|回复: 26

吐他尔,洋蓝色的哭泣声——玫瑰之冢《依西朵拉》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吐他尔,洋蓝色的哭泣声
    玫瑰之冢《依西朵拉》赏析

显而易见,坟的诗有种形式之美。这和我们传统意义上小节与段落分明的诗歌阅读,可谓一种颠覆。在我看来,不分行的诗歌写作还不是坟的首创。但形式的确是一种需求。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稳固而夯实的架构,这有利于语感的浇筑和表达。

深度阅读就需要链接坟的主观世界了。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要求。我对坟的文本阅读,充其量也就十余篇首。单单从这点积累,去揭示诗者内心的把握,几乎不太可能。好在我们有限的交流中,或者说在用语言的体温相互取暖的过程中,我多少获得了一点精神的暗示和参照。至少,在局部和可以照见的脉律中,我们有相通的节拍。这也是触发我提笔的一个冲动所在。

依西朵拉的正确译本儿是一座城池,暨渴望之城。它的象征意义诸多,但集中起来,它就是对女性、爱情即渴望的精神描摹。当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依西朵拉时”,你“已经变得苍老了”。这是一部小说给出的考据。还原到这组诗中,不难找出相似的对应。何况坟已经向我们公开了五个精确的地理坐标。

北纬43°48′,东经87°36′,这座城叫乌鲁木齐,是“切走了一个人一生中的三分之一”的地方。这里坟用到了一个词汇“切走”。显然它含有割舍与切裂的成分。如果人生这座城宇,由三个街区完成。你切去其中的三分之一,你的内心就刚好得出三分之一的虚妄。这是一个心灵的算术,铺满了愤懑、忧郁、渴望、死亡、怀念等诸多的运算符号。于是你看见了诗者与他的随行(影子或者爱人)和生活绞缠、缭绕在一起的画面。南大寺,撒巴依(维族的一种打击乐器),乌斯曼(草本植物,有促生眉发之说),海纳花(可用于染发),吐他尔(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烤肉摊,黑纱蒙面的暗娼,红山顶的塔,河滩路,西大桥下的扎巴依(酒鬼),公园外的大树,东山公墓等等这些乌市特有的人文景观,把我们拉回到西部曾经的生活境遇中去,进而带出亲人离世给一个“从未长大成人”的“少年”所带来的情感冲击。整首诗,几乎不经过任何粉饰,直接把与爱相关联的最本质的生活碎片,像照镜子一样还原出来,展现了诗歌内象中富饶的感性色彩。

北纬46°67',东经90° 38',又一座城出现。青河,一座边城。我们不用过度揣测作者在这块边地有着怎样的精神流连。从“一棵胡杨一生的潮汐,让它蓄满疲惫并愈发固执,像隔绝于世的老人”这里,我们可以感喟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般的那种人生况味。也可以从“一颗胡杨,一声离殇,一匹儿马,一副疲惫”的精当描述中体验与我们不期而遇的壮阔和无奈。“无根者的故乡正日益泛黄又陌生如新。在他的故事里,你的红纱巾与及胸长草次第退场”。记忆的轮盘像梦一样,一幅幅的旋转奔跑。这是青河小城的“寒冬与酷夏”,或许你能够从中听见儿马与狼群的对喊。

北纬 42°53',东经 74°46',比什凯克。中亚吉尔吉斯斯坦首都。从阅读的经验看,这是一座伤感之城。“风正仓促摆脱瓷都的沙子,热湖的黄昏萧瑟成弦断的胡琴。我曾被随意放置在这盐碱滩涂上,在伤感的边境线上在不能把握的命运的湖泊里化身成死寂的鱼骸骨、避孕套、可乐瓶”。这些略显凄楚的“声色犬马”,次第从诗者的阅历中开放,并结成冬日或梦中的回响之果,即永恒之果。像收获后麦田里的鸦群,“挤挨着,以寂静抵挡寒冷”。

北纬29°23'  东经104°46',四川自贡。这是诗者的精神堡垒。是体内“黯哑”与“喧嚣”之间长盐的地方。“那些洁白的,被反复强调的颗粒,它们曾随时会发起一场暴动,聚众于最寂寞的晚上,在你的面颊留下印迹,然后偃旗息鼓,藏入骨髓酝酿下一场令你颤栗的颠覆。它们是盐。”这种苦涩的基调和现实的判定,昭示了诗者的精神本质,像一支旧闹钟,隐遁而等待发声。“它们无时不在,侵入又遁出,洞悉所有,又不发一言,而这么多年,你每每自名曰釜溪的河左岸望过去杜撰出浩瀚与波澜,转而抱怨它的肮脏与迟疑,佯装美好的凤眼莲们,反复见证着它如何沉默着效仿你内心偶起的涟漪”。这种内心写照不知在抗拒与服从的状态中还要招摇得多长多久。

北纬0°,东经0°,地表的中心。如作者所说,它在几内亚湾,一场大梦的终点与起点。这都不重要,诗者在乎的是游走在这里的无知无畏“羸弱的鱼群”。这个暗喻所对应的世界,完全是另一种呈现。“停摆的旧闹钟,破铁门、收发室,有厚土墙的老房子。酱红色的木地板,夜里会莫名吱吱的响,而操着西北口音的老妇人有把缺齿的竹篦子,她总坐在那里,总是在那里,一个人不停的梳着头,日子便灰白着挣扎在扫帚的缝隙中”。于是,你托梦成鱼,把梦境与现实,起点与终点并置。用“脱落的鳞片”强调并且完成了一场又一场人生的祭奠。

这组诗的总题是依西朵拉。在我看来是指人与爱,与怀念,与渴望的一次道白。也可以说是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参照,对人们生活境遇的反视。正如题记所言,“我藏着一面有一千道裂纹的镜子,每一道里都蛰伏着关于我的终点及另一个起点。它不破碎也不圆满”。胸怀这种信仰的人,应该具有穿越寂寞的知性。像挂在墙上的吐他尔,你思念的时候,它会传出一种洋蓝色的哭泣声。

      2013.4.7  帕萨


《伊西朵拉》组诗
       玫瑰之冢

在我行将就木前,请附耳过来,让我
告诉你关于它的秘密。每朵枯萎的玫瑰
都有一段故事,好听的、败坏的。我
藏着一面有一千道裂纹的镜子,每一道
里都蛰伏着关于我的终点及另一个起点
它不破碎也不圆满。当然,你大约已厌倦了
我焦黄胡须上的米粒,及疲软胯下
只残留着颓败与虚弱。请耐心些,暂收敛起
欲退而去的心情,请听我说:我的儿马
先我而去,那些玫瑰上的晨露,像旷野的泪珠
它们脆裂成齑粉,与骄阳下的雪沫一起飞
——题记


北纬43°48′,东经87°36′

从南大寺一路向北,穿过愤懑的人群,在
狐臭与麝香混杂的战场上,你们终究只是过客
是倒春寒,落入黄沙的两粒冰晶,是摇摆
的撒巴依上不停碰撞的两个铁环。此刻
你注定无法绘出一个完美的符号,再一次
细细描摹乌斯曼染过的眉毛,海纳花
浸润的指尖。在你存蓄多年的卷曲胡子里
缓慢溢出吐他尔洋蓝色的哭泣声。这是
多年前伤逝中的一把刀子,随便切走了
一个人一生中的三分之一。这是缭绕青烟
的烤肉摊,缩身在电话亭后拉客的暗娼
是黑纱蒙面下抑郁的眼神。是红山顶的塔
徒劳镇压着虚妄中的河妖,是河滩路
蜿蜒远去的灯光照不到西大桥下的扎巴依
而南公园外的大树们都死了,它们再也
无法忆起那些东山公墓里永远安静的人们
而你还有耐心,可以等。可以这就回到
2006年5月23日凌晨的急救室,在堆满
呼吸机与心电仪的墙角蹲下、抱头、空白着
像截木头。回到经久不熄的大烟囱下
回到余温尚存的灰烬前,回到白墙上的
黑相框前——这么多年,你都还是个孩子
从未长大成人

北纬46°67',东经90° 38'

这里只有寒冬与酷夏。当然,一棵胡杨
一生的潮汐,让它蓄满疲惫并愈发固执
像隔绝于世的老人,在最后的时光里
用沉默抵御死亡,把青涩软糯的心事都
化成浓稠的树脂,献祭给骄阳与冰雪,终
成就一颗透明的石籽。无根者的故乡
正日益泛黄又陌生如新。在他的故事里
你的红纱巾与及胸长草次第退场,仅存
边陲小城外的狼群吠叫,催促将近的离殇
一声急过一声。我的儿马,有六月雨云
的骄傲。如你所愿,它终未安上蹄铁
剪去长鬃。这么多年,在梦里它不停奔跑
打着无声响鼻,穿过一幅又一幅大幕
疲惫却又不忍老去,终于停下与你遇见

北纬 42°53',东经 74°46'

冬日。收获后的麦田,鸦群挤挨着
以寂静抵挡寒冷。漆黑之羽轻易掩盖了
饥饿苍白的脸。可是,我已走的太远
只能借助车灯掠过比夜更黑的羽群
借一杯烈酒复活,回到梦中,在
充斥诱惑的暗角,重新审视异国之都
每个夜行的生灵。比什凯克,风
正仓促摆脱瓷都的沙子,热湖的黄昏
萧瑟成弦断的胡琴。我曾被随意放置
在这盐碱滩涂上,在伤感的边境线上
在不能把握的命运的湖泊里化身成
死寂的鱼骸骨、避孕套、可乐瓶。而
多年以后,我将次第遗忘,如同来时
如废铁打制的小刀,将声色犬马
逐一化为红锈及一点点碎开的干花


北纬29°23'  东经104°46'

那些洁白的,被反复强调的颗粒,它们曾随时
会发起一场暴动,聚众于最寂寞的晚上,在
你的面颊留下印迹,然后偃旗息鼓,藏入骨髓
酝酿下一场令你颤栗的颠覆。它们是盐,是
这座城假想的脊背,是饱食终日乌合之众残存
的骄傲或小糕点上掉落的一粒芝麻。它们
无时不在,侵入又遁出,洞悉所有,又不发一言
而这么多年,你每每自名曰釜溪的河左岸望过去
杜撰出浩瀚与波澜,转而抱怨它的肮脏与迟疑
佯装美好的凤眼莲们反复见证着它如何沉默着
效仿你内心偶起的涟漪。而更多时候,像死
像一具河泥深埋的残陶,茬口上沾满枉逝者
的血,却又能一次又一次顺势躲过秋洪的咆哮
此刻,惊蛰后的油菜们,吐露着信黄色的希望
以为挤挨在一起,就能压迫出体内黯哑的慵懒
就能在喧嚣里招摇更久些。但那些洁白的
被反复标榜的颗粒业已散尽,唯留在一个异乡人
的梦呓里。你散漫着摊开身体,任凭体内聚集
更多油脂,血压如攀旧楼,而夜来时频发的
心悸,像只旧闹钟,悉数惊飞饱食后的蚊子

北纬0°,东经0°

其实,这并不重要,无论它在几内亚湾
还或一场大梦的终点与起点。那是
浑浊的海与贫瘠沙子。黑石油从不理会
羸弱的鱼群擦身而过,它们无知无畏
永远游不进万里之遥一个男孩的记忆里
那里唯有停摆的旧闹钟,破铁门、收发室
有厚土墙的老房子。酱红色的木地板
夜里会莫名吱吱的响,而操着西北口音
的老妇人有把缺齿的竹篦子,她总坐在那里
总是在那里,一个人不停的梳着头,日子
便灰白着挣扎在扫帚的缝隙中。而你
还总会恍惚梦到一尾大鱼,每每脱落下
如盘的鳞,落在你的额上,像圆月
砸入缺口的碗中,碎成一场又一场祭奠
行将就木的人会适时哭醒,任由颓色
攀上鬓角与胡须,任由儿马在山林奔跑
不经意,便飞了起来
      2013/4/3(初稿)
发表于 2013-4-7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前辈的诗就是给力。
前日俺读的半梦半醒,今儿有了帕版的精评导读,再回头读果然通透了些许。
感谢帕版金刀,也感谢玫瑰老师佳作。

[ 本帖最后由 盆栽菩提 于 2013-4-11 14: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顶哦 ,哈哈

很多说的都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8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帕萨的精彩解析,深入诗歌内蕴、有引领阅读的功效。亮起来大家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特精彩,当然,诗歌本身也非常不错,诗佳评好,相得益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8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留存了,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读。问好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感谢开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偶没有不懂装懂,妄说玫瑰的寓意,要不就笑掉大牙了。深感自己肤浅的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功课,做的不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坟头的诗确有嚼头,却常常被他铺天盖地庞杂的诗歌结构所掩惑,不能彻底深入其中,然而对于流金岁月的苍凉感,仿佛是坟头诗歌元素所必须的。现在好了,他的诗比以前更加明朗了。使其帕萨的解读与诗,二者皆细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座,学习好诗好评!
问好坟头和帕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到位的评析,感叹如此用心的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看看帕萨的评。
好久没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玫瑰的诗歌值得深度阅读。
帕撒的点评鞭辟入里。
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2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