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94|回复: 0

谈诗人的可塑性与稳定性——致青年诗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塑性和稳定性不仅是一种性格特征,也是一种诗歌特征。我们知道,一般而言,孩子的可塑性高,成年人的可塑性低,成年人的稳定性高,孩子的稳定性低。在稳定性高的成年人的审视标准下,可塑性或不稳定性往往意味着不成熟。对于评价一个诗人而言,我们的眼光往往也固定于这个思维模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正如尼采所言,世界是孩子的游戏。稳定性虽然意味着成熟,但同时也暗示着衰老;可塑性虽然意味着成长,但同时也包含了创新。

一个诗人的成长过程,和他的思想成长是分不开的。当诗人的创作和思想模式固定下来,往往他的作品也会呈现相应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特征所彰显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内含的东西越多,作品的品位和价值也就越高。但问题是,对于一个成长型的青年诗人,他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追求自身的发展?毕竟,在诗歌道路上,想要成就一番作为,并不是朝夕可待的事,而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诗人,就必须更加自觉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对此,我们同样可以从诗人的可塑性与稳定性这个角度来切入。

对青年诗人而言,过早地追求稳定性是否是一种“催熟早产”行为?至少从经验上讲,是肯定的。一个青年诗人,过早在诗歌的语言、思想、技术手法等上面实现固定模式,形成稳定风格,从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是一种画地为牢的“自戕”行为。即使这样的青年诗人是不自觉地实现了这种稳定性,但因为个人对世界人生、艺术诗歌等还不具备完整深刻的认识,在创作实践上还没有进行更广阔的尝试,就难以在已经形成的那种模式里不断地得到突破,更难以在遵循诗歌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地实现艺术和思想的创新。在诗歌审美上,也容易形成一家之见,难以放开视域,具备多个角度,以及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的作品。

从理论上讲,青年诗人的可塑性与稳定性并不只有对立,它们同样也有相辅相成的地方。但青年诗人必须要有这样一种自觉清醒的认识,将自身的可塑性作为创新的基础来不断实现稳定性的提高。具体到创作实践上,就是要求青年诗人应该多去尝试创作不同范式、不同风格、不同语言、不同技法以及不同思想意义的作品,在创作视域上涵括更多的素材,在思维层次上实现更多的角度,在终极关怀上能结合超验、现实和理想等多个层面。青年诗人不仅应该学习身边优秀诗人的作品,更应该学习古今中外所有先进诗人以及其它领域先进的作品,不断地开拓自己的创作范围、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和创作能力、丰富自身的审美旨趣与标准。

诗歌创作说到底并不是闭门造车的行为,而是行之于道的实践,因此,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对于诗人而言,就是发挥自身可塑性的功能,既能做到贯古通今,又能做到与时俱进。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年诗人就应该强化自己的思想意识,将这种科学的思维内化到行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诗歌创作的整体发展,才能将诗歌从诗人自身的发展中得到进步的源泉,实现诗歌的诗性与诗人的人性的高度统一,青年诗人也才能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乃至有所成就。

青年诗人同样不能忽视自身诗歌创作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并非指向过早地实现统一稳定的艺术风格、语言特征或技术手法等,而是指青年诗人应该在充分发挥自身可塑性的过程中,提升和扩大创作的素质与能力,积累更多有价值的素材,以及娴熟地语用语言、技巧等。尤其在思想层面,青年诗人应该不断实现进步与深化,自觉地发展健全的理性思维,自觉地运用辩证的观点,为自己的思维创造更多的可视角度,为自己的创作提供更多的思想来源,为自己的审美吸收更多的包容因子。只有这样,青年诗人才可能在发展道路上不断地超越自身与领先他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0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