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438|回复: 21

挽歌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6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挽歌之三(修改稿)

—--献给毕节的五个夭折的孩子



孩子 和你探讨死亡的主题太沉重

真想换个轻松的话题



可是望着你们离去的背影

我的心里充满了苦涩



这是个什么世道

五个幼小的生命竟被路人漠视



当他们走进漫漫黑夜

从此毕节的天空就不再有黎明



听不见亲人的呼唤

你再也看不见亲人婆娑的泪花



流浪的孩子呀

你们将飘向何处



你们蜷缩在阴暗的角落

去期待明日的朝阳



夜风冷得让人窒息

种子也无法抽芽



一夜酣眠枕着痛苦的垃圾箱

是否梦回幸福的摇篮



是否有亲人哼着眠歌

伴你进入安宁的梦乡



这个末世的活地狱

也许无法让自由的翅膀飞翔



你们是自我放逐

还是被社会遗弃在角落



没有线的风筝啊

最终凋落的风雨之夜



可活着的善良的人

又能为你们做点什么



写几句厌世的文句

还是为你们写一篇年轻的铭文



我真的为你们沉痛

别指责我惺惺作态



我咀嚼你们的痛

绝不幸灾乐祸



愿遥远的天边

真有幸福的天国。



附原稿 挽歌之三
—--献给毕节的五个夭折的孩子

孩子 和你探讨死亡的主题太沉重
你不懂得末日的情结
自然也就没有厌世的情愫

冬天 本来适宜播种童话
播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
播种大灰狼和喜羊羊的故事

于是我想筑起一个热炕头
或者让你们围着暖融融的火炉
咱一起品尝甜美的糕点
说说咱的理想

我绝对不揠苗助长
不让你们赏白雪红梅
不让你去思考雪化了是什么的难题

要唱咱一起唱洁白的雪花飞满天
要跳咱就随意的跳
别去管什么旋律和节奏

可是孩子 我不明白
你怎么不给我这个机会
你淘气了   垃圾桶不是通向天堂的时空隧道啊
你不该和大人开这样的玩笑
真的  不该开这样的玩笑

[ 本帖最后由 许晓鸣 于 2012-11-29 21:13 编辑 ]
发表于 2012-11-2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点值得学习。愿孩子在天之灵安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是因为这个诗题而进来的,并幻想着这首诗歌中不会有关于那五个孩子的只言片语。但,在我点击它的时候,就知道,我的幻想大概要落空了,于是就真的落空了。
说下面的话之前,还得再拉扯两句,首先我不是版主,这样就很好,就可以比较肆意的胡说八道,而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呵呵。其次,我真的是个“江湖老油条”,虽然我自己都讨厌自己已然如此的“老”。最后,我再一次为自己闲的长毛,废话缭绕而发笑。
以上,都是闲话。现在正经说两句。
第一、看完你这首后,将其与自己的字类比了一下,于是我放心了很多。看来,之于抒情,我还当真没那么肆无忌惮。随即我不由腹诽,你当真想要建个热炕头,让那几个脏西西的孩子围坐其间,满房臭气熏天中体验其乐融融的人间天堂之感人场面吗?噢噢,还好,我没打错字,真的是人间天堂啊,绝乎不是天上人间。。。
第二、这真是个“天大的玩笑”啊。说实话,如果你每天看新闻联播,那么这样的“玩笑”势必就与你无限之遥远。但如果你不是坐在电视、电脑前,而是在这寒冷的世间好好的、真真的、踏踏实实的走动走动,你就会发现,这“人间天堂”里这号事儿,基本属于“日常事件”。所谓日常,就是你千万别拿这些再来说事儿了,它们太普通,太不值一提,太不像个“正经玩笑”了。
第三、说点题外话。诗人是什么。诗人是被柏拉图挡在他的理想国之外的人。在他眼里,诗人,屁用没有。而如果,诗人真的只会写下如此换歌,那么我想,柏拉图这个老家伙,是对的。

我想,这世间之恶中,有一恶便是消费苦难。对于苦难,一个诗人,可以思索、可以揭示、可以哀叹、可以愤懑、可以怒吼、甚至可以痛的不出一声。但,一个诗如果操着侬侬软语,开始呻吟的话——诗人,便真是无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话题沉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对不公和灾难顿生愤懑或悲悯,无可厚非。起码有人在听,在看,在想,势必好过麻木的无动于衷。但如果是如此的表达,大不如一场淋漓的咆哮,或者,在知悉诸多这样的新闻之后小小的沉默一下,也是好的。作为一个“旁观者”,嗯,一个诗人,如此空泛的抒情和感慨真的能表达出您对这个世界的痛与爱吗。也许是我愚钝,我感觉不到。文字是自我的,但绝不是自私的,即便它的接受方只有你自己。负责点,好吗。不不我绝不是说您这是惺惺作态,我相信这所有情绪。只是呻吟时最好在无人处,或者干脆就不写,跟朋友们聊聊,摇摇头或者叹叹气都好过如此。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能去做,不是吗。孩子们真的已经很“痛”了,他们真的,不需要这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的批判,我不是诗人,所以不要用诗人的尺牍来剪裁我的文字。文字用来表达感情,虽说有时词不达意。但我绝不是惺惺作态。我的文字只是向大家表明,我是一个善良者,我悲悯人间所有的不幸。最小的孩子九岁,最大的12岁,这样的年龄该做点什么,可是他们为什么选择流浪。很多问题我思考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辞不周之处,见谅。您是一个心怀悲悯的善良的人,必须肯定。至于是不是诗人,我感觉这个没必要讨论。是什么,和别人看来是什么,两回事儿。但既然写了,当然要努力写到最好,而这个过程没有止境,所有人都在路上。自我肯定也是很重要的,不是吗。的确,很多问题都思考不清楚,只好继续思考。遥祝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鼓励。对于诗歌,我是门外汉,我只是保留了几分对文字的痴迷。近年看到的死亡事件很多,我很压抑。矿难,战乱,还有车祸,人祸。每一件死亡事件都深深刺痛了我。可是我无力拯救和改变这个世界,我只能为这些不幸呻吟。我也想追求文字和思想的统一,但深感力不从心。我惭愧把自己的痛晾在网上,也让其他同情者悲痛了。虽然猫诗姐才发两个帖子,但我知道你一定是个行家,或者就是穿上马甲的高手。衷心希望得到你的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想多了,我不是任何人的马甲。只是一样对文字有几分热爱,闲来也喜欢读读写写。就权当我胡言乱语吧。如果讨论要上升到指教的高度,那我只能汗颜而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原来,我真的只是想,对诗不对人。但我发现,做到这一点,真得很难。我写那个回复时,还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发还是不发?最后,我决定还是发上来。这势必会有可能误伤无辜,但,在善意其下,这样的“误伤”,我想即便是被伤者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对于你回复中关于是不是诗人这个问题,我想这就真有点矫情了。你写的这个是诗吧,你发一个诗歌坛子的诗歌版块里,如此你又声称自己不是个诗人。好吧,那么你是什么,文人?OK,那就文人吧,这个称谓多少该没有疑问了。
那么,就再次就诗论诗的谈谈文人操守。我是这么看的,一个人无论是撒娇、发嗲、咆哮或者抽泣,如果这些都只发生在自家屋顶下,无可厚非,声音小点,不会扰民。但如果大庭广众之下,就另当别论了。首先,就此诗而言,善良的内心可以不去讨论,如果你写这些时,都透着“心怀恶意”,我想我都不是用上面那种调调和你探讨什么“诗人操守”问题了。所以,善良不是理由。
在当下,体制之恶导致的恶果岂止这五个孩子?我无力列举,相信你耳闻目睹定然不少了。而当国难来临,有些所谓“诗人”还能发出“纵做鬼,也幸福”时,那已不只是“惊出一地的眼球”那么简单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可耻,好吧,我教教你,这就是可耻。
于是,我不得不又再次回到你的文本中,于是我又看到那五个已然变成“幸福鬼”的小朋友,坐在你那热乎乎的炕头上,吃着小糕点,听你讲故事。。。
真的,此时我背心尽是冷汗。
抒情没有罪,善良没有错,悲悯更该是诗人的操守——但,对于苦难的即成现实,用如你这般轻飘飘、热乎乎、暖洋洋的词句粉饰一番后,我刹那误以为我又一次回到了“天上人间”,噢,不对不对,是人间天堂。
这个世界真特摸的美好且满地善良之人啊,我们的祖国,我们的诗歌,我们的子孙有福了。
好吧,我们别开玩笑了吧,不若这就上街瞅瞅,看能不能找一打还没闷死的脏孩子回家热炕头去。言以至此,如有误伤,那就伤吧。

另外,说句题外话,西极猫这个ID,是我的朋友,嗯,高手就一定是,起码我这么认为。但决然不是别人的马甲,这也可以肯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玫瑰先生的火辣辣的批评,我自认为不是小鸡肚肠。我只是小人物,本来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这坛子的。因为这坛子有真的声音。他可以引导我这初学者走向成熟。要论诗,我不能太厚颜无耻。我不知道自己幼稚的文字伤了一些朋友的心。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孩子,这个年龄应该是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教育,而不是结伴去流浪。”我只是可怜这些个幼小的生命被无情地剥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你说你这态度。。。让我这一肚子的邪火想发都没地儿发。
如果我再言辞激烈,就真有点没事找抽的嫌疑了。
好吧,我换个方式。其实我们写诗真的不只是为了抒情,对吗?
有人说“诗人,是社会最后的良知”。虽然,在当下,诗歌已然非常边缘化了,但在中国,依然有大批热爱诗歌的人存在。那么,诗歌其实还是具备社会效用的。进而,诗人也势必该有社会担当的,“良知”那是责任。
所以,诗人的操守,就决然不只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那只是为人的基础,如果只满足于“善良的出发点”,还叫什么诗人!?
同时,你“所表达的”与你“想要表达的”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是客观存在。伤没伤到人的心,我看倒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在于当你将它们示于公众面前时,它们所传达出的,是不是你内心真实的意图?如果偏差万里,且扭曲成为一种“别样”的声音时,那就真的值得自己好好思考一下了。
并且,在当下,我想没几个孩子愿意“结伴去流浪”,至于是不是想“和其他同学一起‘忍受’”这扯淡的教育,那另当别论。
这首诗歌,如果是对“自我内心的某种倾述”,那么,即便有天大的歧义,都无伤大雅。但这首诗歌显然是对一个公众事件,一场社会悲剧的“移情式”抒情!这样的抒情,姑且不去怀疑你的动机,只就其结果而言,在我看来非但不好,且大大有害,至于有什么害,我前文说了,不再赘述。
那么,最后就上复几个回贴我做个总结,一个诗人终是要依靠文本自身说话的,一切的自我诠释与自圆其说都是行不通的。写诗真得不象很多人理解的,是件“讨巧”的事情,相反是件很苦的事情。在此,我真心的希望你能在诗歌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能够让自己的诗歌文本发出真正有担当的声音,让自己的文本真正的长出“骨头”。
共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点值得学习,但诗中一些地方有点太虚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知道五个孩子的事,心里挺难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玫瑰之冢 的帖子

谢谢你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和如此细心的点拨。看来我真的要好好反省,面对苦难和不幸我该做点什么。呻吟和流泪都是无益的。我的骨子里的软弱折射出的有时是无奈,有时是矫情。深层的东西属于智慧的头脑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当我们再次面对苦难的时候,我想不能重复已经发生的故事。有老兄的扶持,我也希望自己在诗歌道路上,真的能走得远点。这个愿望绝不能夭折。再次谢谢。

[ 本帖最后由 许晓鸣 于 2012-11-28 08: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0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