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33|回复: 10

【好诗耕读】第五期:工地上的叫喊——雷平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5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栏目献词:这是一个自由交流心得、分享思想的园地,每期都会精心选择一首现代诗歌,同时在多个论坛展示,供大家一起欣赏品鉴、学习交流。如果您对该诗歌深有感触,那就不吝留下您的感言;如果该诗歌中某个亮句引发了您的灵感,那就即兴留诗一首(题材不限、形式自便),大家继续进行深度赏鉴。此栏目最大的特点是自由,你可以看或者不看,你可以写或者不写,你可以在下面推荐与此相似的好作品,也可以推荐其他好诗歌以备下期用,另外你还可以延展发挥,以你的形式为此栏目添光增彩,所有精彩的回评都会在主贴下即时更新,期待您的精彩!(欲将此建设成为一个广泛参与的栏目,故而发在各论坛诗歌主版块,望各位管理员能保留几天,然后再根据需要转移至合适的板块,以诗歌为名,梦人先谢过各位了!)

主持人语:为了养家糊口,在我国每年有三亿的人潮在涌动,他们背井离乡,从安宁的农村来到喧嚣的城市。他们用佝偻的腰身支撑起了城市的辉煌,他们用最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最低的薪水。但是,他们的各种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身处城市却无法融入城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在如今,农民工问题已经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农民工文化也逐渐构成了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工题材的影视剧、歌曲、小说、诗歌层出不穷。本期【好诗耕读】选取了其中一首优秀诗歌与诸位交流,以期探讨此类题材诗歌的意义、内涵以及创作感受等。

诗歌展示:

工地上的叫喊——雷平阳

死亡来临的方式
与惯常没有什么不同:一个年老的
四川民工,提着一桶红色的油漆
他想涂红女儿墙上的那个新鲜的鸟巢
结果是:鸟儿以最快的速度
教他学会了飞翔。他的叫喊
像红油漆一样,在空中散开
结果是:几千吨水泥都听见了他的叫喊
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

名家跟读:一个从高处坠落的生命。一幕惨剧被隐去了细节,但仍可以让人心惊。死亡本来就是恐怖的,而在这里展现的却是“飞翔”,叫喊也像红油漆一样,“在空中散开”。诗人用这种戏谑的笔法来写一个生命的悲剧,无疑是在抨击某些人对弱势群体生命的不尊重。(点评嘉宾:张清华,男,1963年10月生于山东博兴,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论坛精品:

零下七度——中华民工

望穿秋水的凝眸
被切割机切成一字一句的轻叹
一半留在故乡 一半挂在异乡的广告牌顶
风吹满地碎屑
你站在秋收后的旷野 聆听

村庄在你身后 静默忧郁
三百天的揪心 所有的梦都在消瘦
瘦到山高水远

我不再怨恨离别的那场冷雨
在这段几近枯干的时光
浸润 遍体鳞伤的缄默

归期已无悬念
今夜
零下七度的工棚里
睫毛敲开窗花的脆弱
我用一杯六十五度的哈气取暖
试图制造一份渴望燃烧的假象

梦人简评:身份从农民转变为工人,这或许就是农民工这个词的由来吧。中华民工近来在各诗歌论坛上都很受欢迎,仔细想来,其原因就是他以一位普通农民工的身份,通过诗歌的语言具体而微地像世界展示出了农民工的真实内涵。在他的诗歌中每每都会出现两类事物的影子:一是建筑工人手中的工器具,另一类就是农村耕作的回忆。他曾这样写道:一些从不愿提及的词语\也跟我悬在半空\上不来下不去\只能用我已经遗失了故乡的铁的骨骼——支撑。在外三百天的揪心,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日渐消瘦的梦?抑或是几近枯干的时光?所以这种身份的转变其实是伴随着剧痛的,或者说是不甚成功的。但愿一代人的剧痛能换来这个时代的思考,让每一个人都能踏实而体面地生活,无论在哪里,都能体会到家的温暖。

您的感悟:

——待添加——


一叶飘空:结果是:鸟儿以最快的速度\教他学会了飞翔。他的叫喊\像红油漆一样,在空中散开   我以为这几行诗句内在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凝重与悲愤。似乎与戏谑无关。
水弦:这里是一种对比生命的轻与思考的沉重,诗歌绕开死亡的阴影,而转换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出现,留出想象的空间。
梦人:水弦老师评得很精彩。诗人正是用戏谑的笔法,举重若轻地处理了内心的悲愤。戏谑的只是字面,所欲表达的东西却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了,由鸟儿的飞翔直接引申为坠落,用红油漆喻指死亡,本身就贴切自然。可以说,这几句诗中的每一个词都有所指代,而其不确定性又会通过读者的理解继续丰富诗歌的内涵。

立原依依:诗歌,总觉得缺少一种力度。
梦人:问好朋友,不知道您指的是否指《工地上的叫喊》?对于这首我的感觉恰恰相反,诗歌以很短的篇幅所营造的张力足矣让人惊愕,诗歌的力度就在于那些题外话、话中话以及不说之说里面了。

旁听生:名家之作不同凡响。具有穿透力的文字不露声色地直抵人心。勿需煸情和喧染,读者却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份“语言的痛若”之魅力,你会不自觉跟随它跌进万丈深渊或升入天堂……我想,这一定就是传说中的上佳的艺术效果了……
梦人:不照顾读者的作品也许深刻,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这首诗,语言中规中矩的,看不到什么华丽的技巧,却能不偏不倚地直达读者内心。所以说个人一直固执地认为,上好的诗歌一定不会依仗技巧出奇的。能熟稔地使用这种无技之技,需要丰富而深刻的人生,生命感厚重了,出口成诗。

重庆黄勇:结果是:几千吨水泥都听叫了他的叫喊\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朴素而有深意的诗句!
主持人:是啊,现在不少人在创作诗歌中喜欢炫技,技巧肯定不是什么问题,但技巧的应用,不但不应该形成阅读障碍,反而应有帮助阅读的作用。一直认为无技之技,是最好的技巧。像这首,语言表面上虽然朴素,却让人过目不忘。

逼割:结果是:几千吨水泥都听叫了他的叫喊\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这首诗有杀伤力
主持人:是啊,寥寥几句,读来很是震撼,并且表达上没有一点做作。

这里有阳光:三句话内都有生活,生活是诗歌的基础,诗歌的基础不是文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主持人:的确,诗歌虽短,但其生活基础却很深厚、丰富。例如四川民工,像诗中所描述的工作类型,大都是四川民工在做,如果没有这点生活基础,怕是难有这样的处理。

梧桐花下人:《工地上的叫喊》短而精,细细读来会有一种深度的感怀。特别是后两句——几千吨水泥都听叫了他的叫喊\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从中能够感悟到无奈与悲愤。
主持人:强烈的对比使诗歌的内涵马上深刻了,这首诗歌成功之处便是将许多普遍性的东西抽象了出来,从而具有了典型性与代表性。

梧桐花下人:中华民工的诗作质朴细致,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不同凡响的诗意,比如这首就是:从底层掘出来,上升到太阳般的高度。
主持人:看过中华民工不少诗歌,也征求过朋友们的意见,最终选出这首,感觉这首在语言与内涵俱佳,表达上节制且富有诗意,其内容是对农民工最贴切的注解,故而具有代表性。

梧桐花下人:局部这首,语言淳厚却意味深沉。所谓“局部”也可以小见大,写出了现实中令人心痛之象。
主持人:相对来说,这首的构思还不错,但结尾的处理有些草率了,或许是没有找到升华的突破点,感觉应该可以更好。

无领地诗人:雷平阳老师的《工地上的叫喊》动魄惊心的场景,醒目惊眼的色彩,让人永远都忘记不得的悲剧惨烈画面,还有一些没有说出却张力很大的画外音,居然都由那么简洁的几小行冷静的叙述语言而道出,真是佩服了!
主持人:朋友提到的“冷静”的确是说到点子上了。关于此类诗歌的创作,个人感觉存有一些误区:其一,情感丰富,但表达上主观性的东西过多;其二,许多意象浅显,不经加工直接拿来,铺陈也有过度之嫌。这样的诗歌更多的是体现了字面上力量,切入点有些模糊,表达不利落、内涵很难深刻。诗歌表达的角度主要有两个——旁观者与参与者。中华民工的表达角度便是参与者,其行文亦还冷静、实在、可信。如果作为旁观者,主观情感倾注过多,表达就难免偏颇。故而,我们需要冷静,再冷静!反观雷平阳老师的作品,表面上没有任何主观的词语,但其通过对一个简单画面的提炼,足以调动起读者所有的情绪,这或许就是诗歌语言的智慧吧。

凤凰:诗歌最终是生活和生命的表现,两首诗歌都很动人,关键就在于它们真的来自生活,有生活的厚度和重量。说到这里,诗歌已然不是歌唱的美学,而是生命的关照和企盼。
主持人:我们常会谈到诗歌语言的创新,时代在变化,诗歌的表达形式也在变化,但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例如在对时代的反映上,能流传下来的诗歌必然反映了时代的某个侧面,必然是当时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而诗歌的作用就是从纷繁的生活表象中抽离出某种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来。

心湖涟漪:读到这样的诗很是震撼,但是更多的是温暖。我相信有种“飞翔”是永不坠落的永恒;我相信“零下七度”里爱的保鲜期也是永恒!
主持人:之所以温暖,是因为诗者内心有一种称为力量的燃料,在他与命运抗争的时候释放出来了巨大的能量。我们常说诗歌有力,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某些词、某些句子。



您的作品:

——待添加——

局部——心湖涟漪
   
我用一千零一夜
只画出了你的眼睛

六月的雪
随着轻工厂的烟飘在玉米,大豆的头上
肆意。张狂
叶子枯萎,种子夭折
拐杖也流着眼泪

头顶的四角帽
迷失在城市的楼层
儿时伙伴手拉手的团结
赛不过印着四个人头的一张薄纸
你还是弄丢了了妈妈纳的千层底

一个个体的到来或者消失
动用了团队的力量
一阶一阶
花圈摆满医院
产房成了蒸发室

柔弱的怒放仅仅只是为了,
索取保险的金额
有谁会看一眼马路上的血迹
虱子在冬季爬上葬了唯一奶奶的
瘫痪少年头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a o e 也身价大涨
......

所以,
你只是看见了


[ 本帖最后由 梦人 于 2012-11-30 13:2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了部分精彩回评,望诗歌报的各位老师、朋友能多多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6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地上的叫喊
---------短而精,细细读来会有一种深度的感怀。特别是后两句
----几千吨水泥都听叫了他的叫喊
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
从中能够感悟到无奈与悲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6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零下七度
中华民工----在我们禹州网站上读过他的不少佳作。
他的诗作质朴细致,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不同凡响的诗意,比如这首就是:从底层掘出来,上升到太阳般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6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局部
这首,语言淳厚却意味深沉。所谓“局部”也可以小见大,写出了现实中令人心痛之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7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错
三句话内都有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花下人 于 2012-11-26 19:49 发表
工地上的叫喊
---------短而精,细细读来会有一种深度的感怀。特别是后两句
----几千吨水泥都听叫了他的叫喊
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
从中能够感悟到无奈与悲愤


强烈的对比使诗歌的内涵马上深刻了,这首诗歌成功之处便是将许多普遍性的东西抽象了出来,从而具有了典型性与代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花下人 于 2012-11-26 19:57 发表
零下七度
中华民工----在我们禹州网站上读过他的不少佳作。
他的诗作质朴细致,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不同凡响的诗意,比如这首就是:从底层掘出来,上升到太阳般的高度。

看过中华民工不少诗歌,也征求过朋友们的意见,最终选出这首,感觉这首在语言与内涵俱佳,表达上是一种诗意的冷静,而其内容是对农民工最贴切的注解,故而具有代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花下人 于 2012-11-26 20:04 发表
局部
这首,语言淳厚却意味深沉。所谓“局部”也可以小见大,写出了现实中令人心痛之象。

相对来说,这首的构思还不错,但结尾的处理有些草率了,或许是没有找到升华的突破点,感觉应该可以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1-27 12:10 发表
这个不错
三句话内都有生活

的确,诗歌虽短,但其生活基础却很深厚、丰富。例如四川民工,像诗中所描述的工作类型,大都是四川民工在做,如果没有这点生活基础,怕是难有这样的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对此栏目的支持,更新了部分精彩点评,望各位继续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