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飘空:结果是:鸟儿以最快的速度\教他学会了飞翔。他的叫喊\像红油漆一样,在空中散开 我以为这几行诗句内在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凝重与悲愤。似乎与戏谑无关。
水弦:这里是一种对比生命的轻与思考的沉重,诗歌绕开死亡的阴影,而转换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出现,留出想象的空间。
梦人:水弦老师评得很精彩。诗人正是用戏谑的笔法,举重若轻地处理了内心的悲愤。戏谑的只是字面,所欲表达的东西却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了,由鸟儿的飞翔直接引申为坠落,用红油漆喻指死亡,本身就贴切自然。可以说,这几句诗中的每一个词都有所指代,而其不确定性又会通过读者的理解继续丰富诗歌的内涵。
立原依依:诗歌,总觉得缺少一种力度。
梦人:问好朋友,不知道您指的是否指《工地上的叫喊》?对于这首我的感觉恰恰相反,诗歌以很短的篇幅所营造的张力足矣让人惊愕,诗歌的力度就在于那些题外话、话中话以及不说之说里面了。
旁听生:名家之作不同凡响。具有穿透力的文字不露声色地直抵人心。勿需煸情和喧染,读者却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份“语言的痛若”之魅力,你会不自觉跟随它跌进万丈深渊或升入天堂……我想,这一定就是传说中的上佳的艺术效果了……
梦人:不照顾读者的作品也许深刻,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这首诗,语言中规中矩的,看不到什么华丽的技巧,却能不偏不倚地直达读者内心。所以说个人一直固执地认为,上好的诗歌一定不会依仗技巧出奇的。能熟稔地使用这种无技之技,需要丰富而深刻的人生,生命感厚重了,出口成诗。
重庆黄勇:结果是:几千吨水泥都听叫了他的叫喊\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朴素而有深意的诗句!
主持人:是啊,现在不少人在创作诗歌中喜欢炫技,技巧肯定不是什么问题,但技巧的应用,不但不应该形成阅读障碍,反而应有帮助阅读的作用。一直认为无技之技,是最好的技巧。像这首,语言表面上虽然朴素,却让人过目不忘。
逼割:结果是:几千吨水泥都听叫了他的叫喊\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这首诗有杀伤力 主持人:是啊,寥寥几句,读来很是震撼,并且表达上没有一点做作。
这里有阳光:三句话内都有生活,生活是诗歌的基础,诗歌的基础不是文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主持人:的确,诗歌虽短,但其生活基础却很深厚、丰富。例如四川民工,像诗中所描述的工作类型,大都是四川民工在做,如果没有这点生活基础,怕是难有这样的处理。
梧桐花下人:《工地上的叫喊》短而精,细细读来会有一种深度的感怀。特别是后两句——几千吨水泥都听叫了他的叫喊\只有那一只鸟儿没有听见,从中能够感悟到无奈与悲愤。
主持人:强烈的对比使诗歌的内涵马上深刻了,这首诗歌成功之处便是将许多普遍性的东西抽象了出来,从而具有了典型性与代表性。
梧桐花下人:中华民工的诗作质朴细致,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不同凡响的诗意,比如这首就是:从底层掘出来,上升到太阳般的高度。
主持人:看过中华民工不少诗歌,也征求过朋友们的意见,最终选出这首,感觉这首在语言与内涵俱佳,表达上节制且富有诗意,其内容是对农民工最贴切的注解,故而具有代表性。
梧桐花下人:局部这首,语言淳厚却意味深沉。所谓“局部”也可以小见大,写出了现实中令人心痛之象。
主持人:相对来说,这首的构思还不错,但结尾的处理有些草率了,或许是没有找到升华的突破点,感觉应该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