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93|回复: 16

强迫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并没有谁挟持他
很多时候,是他自己胁迫自己
比如在睡觉前练习脱衣服三次
比如一边上楼一边数楼梯
他性情刻板,适合作会计
管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账务
在约会她之前,他在家里
使劲瞅脚后跟,对着镜子反复
练习梳头,幻想穿过一块玻璃
投入情人温暖的怀抱
他的严谨打动了她,以至于
后来每次见面,他都要多次
拍打衣服,掸去袖口上的尘埃
每次经过她的住所,他都要
停下来,对着门前的树敬礼
“爱情是一只贪婪的狗!”
现在,他站在黄昏的烟雾里
悄悄扳动手指——那些明晃晃的
幸福,触手可及
发表于 2012-11-2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似乎习惯了要将一首作品“无限上纲”,才能彰显诗人的“思想深度”。而在我看来,更多时候,一个诗者的表达,很多都非常自我,且并不具备“所谓的高度”,它们更多时候不过是诗者对于生活、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的体现。在解读类似作品时,一旦脱离诗歌本源而“无限赋予”作品以高度、广度,其结果无论对于其他读者,还或是对于作者本身都适得其反。
空气妞儿,也算是码字儿多年的诗者了,呵呵(起码在我记忆里得有个六、七年了吧),对于文字的感觉自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并不只针对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它们依然可以只是对于自我的、内心的、世俗化的生活表象的一种描摹。
如这首小诗中的人物,这个带有某种“诗人气质”的个体,他的身上显然是具有一些共性成分的,而就全诗的叙述,几乎都没有脱离“强迫症”,这个题目的限定。那么,这样一个人物很可能是诗者生活中的某个“特定的个体”,对于这样个体的描述,只要是“生动的、可感的”,我认为就已然是首不错的作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空气的诗就像爬一个缓坡,慢慢地就见到了高度。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空气,向玫瑰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空气的诗和玫瑰的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气兄弟的这首诗,使我想到了卓别林大师的电影《摩登时代》,而这个电影是一部画面十足的无声电影,但人们还是从中看到了一个很悲催的牺牲者,而这个牺牲者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群体,但是,就一个国家而言,国家却处于一个高速发展之中,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矛盾论。
空气兄弟的这首诗,我认为就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摩登时代》。
问好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4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幽默、讽刺、“他”亦是社会形态的形象化表达。以及工作、学习、生活等压力带给现代人无所适从的心理失衡、脆弱、生活状态的虚空或压迫。亮起来,大家继续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2-11-23 15:39 发表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似乎习惯了要将一首作品“无限上纲”,才能彰显诗人的“思想深度”。而在我看来,更多时候,一个诗者的表达,很多都非常自我,且并不具备“所谓的高度”,它们更多时候不过是诗者对于生活、世界的 ...

问候玫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帕萨 于 2012-11-23 15:41 发表
读空气的诗就像爬一个缓坡,慢慢地就见到了高度。
问好。

问候帕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四 于 2012-11-23 17:00 发表
问好空气,向玫瑰致以崇高的敬意。

问候阿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峰城 于 2012-11-23 19:53 发表
欣赏空气的诗和玫瑰的评

问候峰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囫食神 于 2012-11-23 23:05 发表
空气兄弟的这首诗,使我想到了卓别林大师的电影《摩登时代》,而这个电影是一部画面十足的无声电影,但人们还是从中看到了一个很悲催的牺牲者,而这个牺牲者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群体,但是,就一个国家而言 ...

问候食神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域飞天 于 2012-11-24 09:05 发表

问好空气!

问候飞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2-11-24 09:57 发表
幽默、讽刺、“他”亦是社会形态的形象化表达。以及工作、学习、生活等压力带给现代人无所适从的心理失衡、脆弱、生活状态的虚空或压迫。亮起来,大家继续感受。

问候雾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