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237|回复: 29

看看有多少我们的祖宗曾经趟刀赴死、为国洒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5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节录崇祯十七年北京失陷,至清康熙三年明灭亡为止的官兵抗战,以及到光绪十六年的民间反清战史。


官兵抗清之战
===========
顺治元年,山海关之战、潼关之战 、陕北之战
顺治二年,扬州之战、 江阴之战
顺治三年,荆州之战、赣州之战
顺治四年,同安之战
顺治五年,大同之战、南昌之战、赣州之战
顺治六年,桂林之战、广州之战
顺治七年,磁灶之战、钱山之战、小盈岭之战
顺治八年,靖州之战、辰州之战、衡阳之战、全州之战、严关之战、桂林之战、叙州之战、停溪之战、保宁之战、江东桥之战、崇武之战、漳州之战
顺治九年,宝庆之战、梧州之战、肇庆之战、潮州之战、海澄之战
顺治十年,高州之战、江门之战、新会之战
顺治十一年,常德之战、普宁之战、澄海之战、揭阳之战
顺治十二年,泉州之战
顺治十三年,护国岭之战、闽安之战
顺治十四年,鸡公背之战、黄草坝之战、七星关之战、凉水井之战、重庆之战
顺治十五年,松岭卫之战、梁瑞津之战、双河口之战、磨盘山之战、定海关之战、瓜州之战、镇江之战、芜湖之战、南京之战
顺治十六年,厦门之战
康熙二年,鄂西之战、川东之战
康熙三年,茅麓山之战

共61场恶战。战死约2100万丁。

明灭亡之后,清统治期间,民间抗清起义
=================================
顺治元年,满家洞农民起义、青州赵应元起义、高密张舆起义、青州秦尚行、葛东方起义、山东榆园农民军起义、九山王俊起义、内黄王鼎铉起义、大名苏自兴起义
顺治二年,嘉定士民抗清之战、沈犹龙松江抗清之战、吴江吴易抗清之战、江阴阎应元抗清之战、绩溪军民抗清之战、徐州任应乾起义、朔州教民起义、太湖渔民起义、昆山士民抗清起义、蕲黄四十八砦农民起义
顺治三年,徐州吴任之起义、泖湖钱应魁起义、池州农民起义、高苑谢迁起义、孙守清抗清汉中之战、兴国柯抱冲起义
顺治四年,兖州农民起义、淮安盐民起义、天津张氏起义、江西棚民朱益吾起义、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宝起义
顺治六年,安徽英、霍山寨士民起义、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宝起义、大同姜镶反清之战、吕梁农民反清忻口、吕梁农民军反清临晋汾州
顺治八年,四明山王翊起义
顺治十一年,湖南红头军起义
顺治十四年,广东王兴起义、赣、浙、闽边区农民魏福贤起义、福建左龙坊农民起义
顺治十六年,河南新蔡李奇生抗清起义、广西龙韬澄起兵抗清
顺治十八年,山东于七起事抗清
康熙二年,广东渔民周玉起义抗清、夔东十三家起义军进攻巫山
康熙二年,广东渔民周玉抗清起义
康熙三年,贵州水西土司安坤反清
康熙四年,云南土司王耀祖反清,贵州郎岱土司陇安藩反清
康熙五年,云南土司禄昌贤反清
康熙八年,贵州凯里土司阿戎反清
康熙十二年,杨起隆北京起事
康熙十三年,王辅臣叛清;湖北麻城农民起义
康熙十四年,蒙古布尔尼反清
康熙十六年,朱统锠反清;江西杨玉泰起义
康熙十九年,杨起隆陕西起事
康熙二十七年,夏逢龙起事
康熙三十九年,四川藏民反清
康熙四十一年,湖南苗民反清;广东连州瑶民反清
康熙四十四年,昆明李天极、朱六非起事
康熙四十六年,贵州苗民黄柱汉起义
康熙四十七年,浙江天地会张念一起义
康熙四十九年,福建陈五显起义
康熙六十年,台湾朱一贵起义;
雍正四年,贵州苗族抗清
雍正五年,云南刁如珍反清起义
雍正十年,台湾林武力、吴福生起义
乾隆三十九年,山东王伦起义
乾隆四十六年,四川胡范年起义,兰州苏四十三起义
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
嘉庆元年,白莲教起义
嘉庆二年,白莲教起义、贵州布依族妇女王囊仙起义
嘉庆三年,白莲教起义
嘉庆四年,白莲教起义
嘉庆五年,白莲教起义
嘉庆十八年,陕西岐山伐木工人起义、天理教李文成、林清起义
道光十五年,山西先天教曹顺起义
道光十六年,湖南瑶民兰正樽起义
道光二十二年,湖北钟人杰起义
道光二十三年,湖南曾如炷起义
道光二十四年,湖南杨大鹏起义、台湾洪协起义
道光二十六年,湖南王宗献起义
道光二十七年,湖南雷再浩、李沅发起义
道光二十八年,江苏金德润起义
道光二十九年,湖南李沅发起义、广西天地会吴凌云起义、广西天地会朱洪英起义
咸丰三年,福建小刀会起义、福建红钱会起义、郴州天地会起义、上海小刀会起义
咸丰四年,广东天地会陈开起义、贵州杨隆喜、舒裁缝起义
咸丰五年,贵州红号军起义、贵州苗族张秀眉起义
咸丰八年,张秀眉起义、贵州白、黄号军起义、贵州白旗起义
咸丰十年,兰朝鼎、李永和起义
咸丰十一年,金钱会起义
同治元年,台湾戴万生起义、陕西回民任武起义
同治二年,宋景诗起义
光绪元年,宋三好起义
光绪十五年,台湾施九段起义
光绪十六年,四川大足余栋臣起义

约110场恶战。战死不详,应该超过500万丁。

人口数量(壮年男丁之数)

崇祯十七年5000万丁(汉人)。顺治十八年1913万(包括满人)
减少超过3000万。

主要原因是战死,次要原因是清军攻城受阻,破城之后屠城。不过屠城被杀多为妇弱。如扬州十日杀80万人,男丁不过数万。

我们现在的多数汉人为抗清遗孤之后!

顺便晒晒老夫本族的一小段谱史。
“崇祯年纪从右佥都御史何公()蛟顺治三年荆州役殉三门七丁伯遗三丁仲遗一丁叔五无遗...康熙二年鄂西役殉()门三丁...”。
大概意思是说顺治三年,老夫祖上随何某战清兵于荆州,死了7个男人。老大留有遗子三个,老二遗子一个,老三和老五没有儿子。根据嫡亲谱记,老大另遗有一女,老二遗有两女,老三遗一女,都入旁族谱。康熙二年再战死三个男丁(估计祖宗的儿辈复仇去了)!

我相信很多汉人的祖上,都跟老夫的祖上一样,绝不是罔国偷生,偏安小康之人!都是血性大丈夫,趟刀赴死,以抗外族!!!

他们是我们的祖宗

很惭愧,我们忘记他们太久了!

他们是朴素的,不会喊人民万岁!

只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今立此帖,向曾经

国难当头,舍家弃子,趟刀赴死的祖宗们

致敬!!!

[ 本帖最后由 熊悟为 于 2012-9-15 23:34 编辑 ]
发表于 2012-9-1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收藏了。史料详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史料详实,我也收藏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个好,我也收藏了。问好前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9-15 22:43 发表
这个我收藏了。史料详实。

血泪帐薄,也就不问你秋安与不安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9-15 22:47 发表
确实是史料详实,我也收藏下来!

版权没有,欢迎翻录,广为传播,功德无量!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问好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雪 于 2012-9-15 23:02 发表
嗯,这个好,我也收藏了。问好前辈!!

只是希望现在的国人知道,为抗击大清统治,全国一半以上的男丁战死俘杀!清初仅“留发不留头”而被斩首的匹夫文人大老爷们都有数十万之众!宁留发不留头,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气节!
从1644年顺治入关,至1912年1月1日宣统诏退,清对中国将近268年的统治中,千人以上的起义就多达110多次,期间更有数万数十万众的起义暴动。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千人起义。千人以下的起义更有不计其数。战死俘杀,牵连灭门夷族之人口应该过千万。

[ 本帖最后由 熊悟为 于 2012-9-16 16: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战争史料,收藏了。
“向曾经国难当头,舍家弃子,趟刀赴死的祖宗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号称二十万八旗铁骑。仅仅二十万,就统治了上亿汉人。我们汉人的奇耻大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后期200万军队大多都烂透了,兵役制度也非常的差,而且朝政废弛,腐败成风。

[ 本帖最后由 钓雪斋主 于 2012-9-16 15: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熊悟为 于 2012-9-16 14:35 发表

只是希望现在的国人知道,为抗清入侵,全国一半以上的男丁战死俘杀!清初仅“留发不留头”而被斩首的匹夫文人大老爷们都有数十万之众!宁留发不留头,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气节!
从1644年顺治强侵中原,至1912年1月1 ...

其中有多少是官逼民反,又有多少是真心爱国的,尚不得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后期腐败成风,后汉人投靠清兵自己杀自己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的民族之争战,不能称之为“入侵”——东北三省是满族的生息地,你这个“入侵”的用语,现在把黑辽吉放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07: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