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700|回复: 33

诗学清言-26则  台湾诗人/丁威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学诗初入手者,须正。切不可学其偏格,走其偏锋。待他日有成之时,纔需逐步尝试多体,弃其技术,见山非山,见水非水。而后方可称为大作手。诗初有体,终也无体,从有体至无体,非十数年,无可成就。

(二) 学诗三要:一曰取法乎上,二曰识见广博,三曰虚心受教;学诗三备:良诗友、无成心、与物感通;学诗三忌:忌我慢、我执、我贪嗔。
⋯⋯
(三) 少年学诗,戒之在淫。中年学诗,戒之在放。老年学诗,戒之在执。但凡属天才超逸者,不在此限。

(四) 杜诗易学却难工;李太白诗则不可学,亦无须学,凡力学者必落居下乘,非气性与天份相合者,无以得其意。

(五) 无酒,则难以游于大化之中;无烟,则神明涣散,手足无所措置;无才女相伴,便无以抒畅心性,调和阴阳之理。无诗,则亡。

(六) 初学诗,如扑流萤,扑不得时多,若扑得,则忧光景倏然散灭。其扑之势,切忌小儿女姿态。

(七) 孟子知言之理,王弼言意之辩,均可视为学诗门径,涵养久之,必有所得。

(八) 做人或可矫俗,做诗则须脱俗,脱俗之诗非矫俗之人可为,因矫俗者往往趋时而动,而非应时而起。且矫俗者常求于情,脱俗之人常过于情。诗过于情,可;求合于情,假语也。

(九) 听琴,非辨音;读诗,非习字;饮酒,勿醉;忽见好女,忘忧;下棋,但输无妨,此或为郭象去迹反冥之真意。

(十) 做诗者应知两种进境,一为关雎求女,辗转反侧而不得;二乃野有死麕,吉士欲诱之野合。前者礼也,后者非礼,学诗者却不可偏废。

(十一) 做诗者用字不可俭吝,宁奢。学诗者当如沸水淋身,直至入火不热之时,方有所成。读诗者,须如飞蛾扑火,玩火自焚,若此,方可称为善读之人。

(十二) 听其言,读其诗,观其行,三者非一,不可等同视之。诗品与人品其实无甚关系,亦不必相关。

(十三) 世间无淫诗,凡观者之心不正,则诗淫,故曰思无邪。然所思者邪又如何?所谓食、色性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凡写淫诗,读淫诗者,无一不从性灵而出,此乃真性情之人也。

(十四) 东坡肉之佳者,腴而不腻,瘦而不柴,其酱味咸而后甘,其香扑鼻而不伤,其色如褐玉,其皿能调和上述之众佳处,学诗亦应若此。

(十五) 古人论诗,或以中和为雅正之音,然中和非易,若力学不似,易流于淡乎寡味,味如嚼蜡。鲁迅以摩罗之诗力,反叛之声,力抗平和;侯爵萨德以特出之才,直曝男女风月之秽异,均含藏其峻切之志,直指人心。夫学诗者,不可不知。

(十六) 夫且者,男阳;也者,女阴也。故淫字无所不在,淫诗无往不存,世间反淫文之所谓君子,非少见多怪,而是做而不言,其伪诈更甚于蛇妖。既然风月为常事,云雨又不限于闺阁之内,以诗略记,何妨。

(十七) 然写淫诗不可不慎,若极尽男女风月之丑态,或直抒烝报之逆伦,假非有剌讥讽谕之志,则实为不堪。学诗而走此偏途者,宜戒慎之。

(十八) 初学诗者,应常加习练。朱子言读诗须反复诵读百遍,但若能于数月内反复做诗百首,或有所成。却忌闭门造车,须寻一良师友,将诗文托付,请其如同雠人,以极其苛薄愤恚之辞,百般挑剔不是之处,数月后,必有极大进境。

(十九) 为名做诗,可;为利做诗,可;为观者做诗,亦可,然心下须有十分底明白。

(二十) 晨起读诗,如细观画中美人之衣着风姿;午后读诗,如与画中美人相望却默然无言;夜半读诗,醒不能寐,画中美人自当走出与汝同榻而眠。

(二十一) 都说做人难,然做诗尤难,大凡做人仅可循规蹈矩,若不受约束者,亦可悠游于山林大化之际,或如余之类,我行我素,视圣贤于无物,随人说去,心不挂怀。然做诗,尤以新体,看似并无矩矱,越名任心,放情于性灵之中,纵横于言语之外,无不可为,但大多无才力识见之人,画虎类犬,又陷于沸鼎之内,欲活而不可,终亡于此。凡此类之人,仍欲取法乎上,以摹拟规矩,方有天机。故知做诗人,最难。

(二十二) 诗人多倚自身之高才,睥睨宇宙,视一切于无物。或喜怒爱憎分明,或空言不切实际,无知者誉为放达,君子则讥为玩世,然则其中多伪,往往以此干求清名,假脱俗以为终南捷径。更有甚者,彼此成党,相互结群,以己之是非,谤议无意屈从者,今之天下,北方尤烈。

(二十三) 昨日忽得一梦,梦中美人裸身,玉背沁汗,梁简文帝萧纲〈咏内人昼眠〉所云:「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一段,可现其景。此梦虽不真,但也非假,虽女子面容不确,然实反映余白日所思,故晨起时,见床榻仅余一人,颇感惆怅,而腹下略有湿意,更觉此绮梦虽假似真。诗之妙处,尽在此乎?

(二十四) 沧浪论诗云:「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其说甚佳,然何谓悟?又如何能悟?沧浪虽言:「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却使初学诗之人摸不着头脑,反而渐入魔道。故沧浪又云:「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其欲以识见之功,作为了悟前之渐修工夫。六祖曾言:「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或可与沧浪言诗互为印证,悟在自身,即当下本心光照,不可外求。以禅喻诗,真悟道者,其道不可言喻。诗,教外别传也。

(二十五) 大器之诗,不论字句音节;小家碧玉,则必观其颜色风姿。

(二十六) 遂初堂主人云:「巉岩亦是坦途。」习诗有得者,应舍其平地,登高远眺,若能由荒径入山,攀峭壁而攻顶,虽险,必有绝大进境。
发表于 2012-9-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千
你还在 俺要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句~珠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先生 认识的很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读了这些理论,覚得可以和大家分享。

丁威仁,台湾当代诗人,诗路创作已二十余年。现职文學教授,诗人。作品刊登台湾各大报纸,诗刊,且于台湾南北二大文學论坛活跃,尤其是南部喜菡文學论坛,是驻站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七七 于 2012-9-2 21:43 发表
千千
你还在 俺要下了

小七七抢了我备注的位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挂几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诗三忌:忌我慢、我执、我贪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值得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品与人品其实无甚关系,亦不必相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太白诗则不可学,亦无须学。
呵呵,白菜罗卜各取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9-2 21:47 发表
这个挂几天

多挂些日子何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获益良多!拜谢公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1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