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创】麻雀
睡梦中的一只麻雀口渴了,
它想起了乌鸦,以及鸦背上的落雪。
黎明到来之前它必须找到水源,否则
将会与大海一同沸腾。
几片羽毛从云杪飘下,而草
却被迫蜷缩于岩层阴湿的底部
不能及时迎接。
风把石头掀翻、粉碎,
让骆驼不紧不慢地带着行走,羽毛却
始终没有落下。
太阳从东边升起——
一支冷漠的枪口
将会给这只麻雀
带来一个崭新的名字。
————————————————————————————
浅议:
睡梦中的一只麻雀口渴了,
它想起了乌鸦,以及鸦背上的落雪。
黎明到来之前它必须找到水源,否则
将会与大海一同沸腾。
我觉得这“麻雀”是一种精神的幻象,“乌鸦”代表现实,“水源”代表那精神幻象所需要生息的土壤。大海则是来自骨子里的一种使命感。
起句是诗人对于精神幻象(麻雀)的感知并呈现出经验化的处境(口渴),这种精神幻象之所以隐喻到“麻雀”这个意象之中,是因为麻雀这种鸟它不希望自己被限制生活圈,它渴望的是整个蓝天,它希望无忧无虑的在天空下飞翔,即使饿死也不愿蹲在舒服的地方——鸟笼。麻雀有着这样渴望自由的精神,也象征着我们人类的精神内质与图腾。
那麽口渴的原因是因为无法消解的现实的困扰,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乌鸦”既“现实”。那麽不是有那种说法吗,叫天下乌鸦一般黑。而乌鸦在传统文化与人们心理上也有着灰色影响。科学家们推测,乌鸦天生遗传了游戏行为,在游戏过程中积累经验,潜在的本能和某种智慧能力更加全面。所以用“乌鸦”来寓意现实在好不过了,恰倒好处地折射出现实的阴暗、狡黠和多重性的隐喻结构。
接下来诗人又看到了乌鸦背上的“落雪”,这是诗人精神意义上的再次升华,尽管现实又脏又乱,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绝望而放弃,反而看到更干净的来自上苍与神灵的资源(落雪)在围剿现实的强大。那麽既然有上苍和神灵的帮助,诗人的意志更加坚定起来:“黎明到来之前它必须找到水源,”,而这个黎明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黎明,而是以精神境界与现实对峙作为背景的黎明,也就是说必须找到生息的环境与土壤来给精神上的困境松绑,来迎接这样的黎明。诗到这里,“落雪”与之前的“麻雀”在传播消息的同时,互为映照互为勾连的内在性也显现无疑。
“否则将会与大海一同沸腾。”那麽如果找不到精神内涵上所需要的环境与土壤,那种精神的幻象将与骨子里的天生的使命感(大海)一起沸腾,燃烧,抗挣甚至会生发我们不可知的力量。这一句调动并开启着读者的思维层面与能量。
以下的呈现就不难进入这首诗歌了。
几片羽毛从云杪飘下,而草
却被迫蜷缩于岩层阴湿的底部不能及时迎接。
风把石头掀翻、粉碎,
让骆驼不紧不慢地带着行走,羽毛却
始终没有落下。
第二节中“羽毛”这个意象隐含着精神幻象(麻雀)与现实幻象(乌鸦)的双重输入,让我们感受到精神境界的追逐与现实的无情撕扯、疯狂碰撞和各自在世俗中的变体,以及各不相让的困境:“羽毛却始终没有落下。”和体验或经验的终结。
太阳从东边升起——
一支冷漠的枪口
将会给这只麻雀带来一个崭新的名字。
最后节“太阳从东边升起——”正如昌耀所说:一切的终结都重新成为开头。那麽重新开始之后,对于现实的指涉与感知的图式却更为瞩目“一支冷漠的枪口”进一步揭示了现实的冷酷与阴暗与可怕。而在最后句“将会给这只麻雀带来一个崭新的名字。”这里更折射出正是现实的压迫与掠夺,启迪并助长我们思维的能力,为我们提供值得重新寻觅和思索的另一层精神方向。也暗示我们自身的忏悔,醒悟,内疚和坚守。
——————————————————————————
推荐一下。
如果与你的初衷悖逆,还请食神宽亮。问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