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千朔

【挑战版第24期探索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8-10 10:31 发表

这个我倒觉得可以用。网络语言也是当下不可忽视的语境之一。这类词语出现的诗歌,具有极为明显的时代特色。而诗歌从某一种本质上来讲,是具有时代性的。

说点不同看法和审美意象。黑石头不许和我急哈:hand ...

我和他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诗人创作的角度,是从抒发心情为主,但现代诗不乏是言志或以心灵创作为主,但不管诗是走那个路线,诗的创作都不能脱离艺术美学的范畴,诗人这里有阳光的作品一向很有超现实的精神,再加上他对其魔幻意境与小说空间架设的偏好,因而他的诗,一直以来都具有八大艺术脚本式文本的特点,他的语言精简,空间感十足,再配合他个人生命的丰厚历炼,让许多读者读他的诗就像在读一个小说故事,就本期作品<对峙>一文的起手「嗑瓜子儿/也写诗,聊斋里的小人人/就从瓜子壳里吐出白烟,她损坏了我放在桌面的烟盒/夜晚惊出团团白霜」,这一段就让主角「小人人」出现,而这个出现就算读者明知是虚构,却因文本的情节,而意识跟着走,就像另一首<失地>的第二段「吃完一包五香花生米,杨子荣顺利爬上威虎山/后来我们抱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小炉匠干了什么。」这位主角的邪音的使用,看似虚构却又是可循音义,再加情节完整,使之读者可以自行想象;但是,这样的写作效果有时会因读者本身对事件的认知不够,在阅读到最后虽然感覚很有剧情和内容,却不能明白诗人想表达什么;我想这也是多数诗人在创作小说诗时,为何设定重点内容偏小,但写作偏多的困扰,因为要明确传达讯息,诗人山谷里的河流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太多读者容易迷失方向,太少则在一片荒漠中,找不到解渴的水源,使得再美好的文本,都只是让读者看看海市蜃楼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2-8-10 20: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0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千千,你的这两个有点勉强了,但是很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显的作品,是本次活动里我第一个推荐的作品;或许,他可能不是本活动中最好的,但是在活动几天中的作品里,我个人认为最贴近活动题旨的作品了。显的创作一向以精简、意象和意涵中的哲味令读者玩味,所以深度意象写作对他而言,不算难事,但能不能写出水平,就看他人随心所至到何处了。比如他的
<失地>「他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里他荒废了大半生/醒来/他留住了一小块白白的黎明/并把它贴在额头/那里已是上帝的失地」,许多版主和诗友都说了:「他留住了一小块白白的黎明/并把它贴在额头/那里已是上帝的失地」是相当美好的深度诠释,而且由文本来看也张显了「生命深度思考」的索源,我想这可以说是另一个好的写作范本,至于<对峙>一文,「她坐到窗前/看见一个残破的蛛网在晚风中动荡/她不曾意识到/云霞在她漆黑的瞳里/非常灿烂」,世间物我之间的折射,往往就是形成生活的境遇,只是人生很多时候,不是错过别人,就是错过自己,这样的生命与生活的对峙,又是一个很好的思考点了。因此在这里的最后借用显自己曾经所说过的话:「诗歌开启我的智慧人生」当个小结,希望透过这样的诗歌意境,也能启迪我们的人生智慧。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2-8-11 03: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也许不懂你 于 2012-8-10 14:38 发表
好吧,千千,你的这两个有点勉强了,但是很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衣的作品一向有着古典雅韵之美,我想这是她文字功底的厚实。只不过一首诗的建设文字只是基本所该具有的能力,就像画图一样,要能画出线条,才能去完成所谓画的呈现;但除了基本功之外,诗和散文、小说一样,都具有篇章修辞的架构需求,天衣的诗作最大的问题不再于文字的表现能力,而在于如阳光所说的「空处的建筑使得内核松弛了」。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文章就是文字所堆建的,但如何把这个建筑物盖得好,那要看设计时的架构,有好的创发点子,没有适当的架构,就无法完美表现建筑物的美感,所以她的《对峙》一文,在词与词之间的架构支持时,就产生了所以谓「内核松弛」的问题,比如起手二句:「把头仰起,假装洞透天机/八月吸入肺部后」,「天机」一词要对应「八月」和「肺」,关键点就找不到衔接处,再接「看见短松岗泡在月光里/如突然爬起的蟑螂/蹬破盛夏这张厚厚的纸」,这里的「短松岗」「月光」「蟑螂」也是各词的呈现,因而全诗到此,就呈现了文字砌墙,但缝细过大,致使读者必须自行去理觧这个意涵是要通达何处,又不得寻求的困扰。如以天衣的第二首《失地》做为比较说明,我们可以看到「暮钟敲响/大山被撞开一道伤痕/放出锈色的兵马/在斜阳的注视下/街亭拉出落魄的影子」这几句的空问架构是绵密而有伸缩的,因为从「敲响」「撞开」「伤痕」(缝)「放出」「注视」「拉出」「影子」,我想这样比较二首之间的架构,天衣应该更可以看出阳光所要建议的问题,同时也能明白为何大家都说第二首好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2-8-11 04: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曾和面面说过:「一个人会写诗,他的思想一定没什么问题,大多数有问题的,是表现的技法。」创作者的技法如何让读者接受,我想这是每个艺术所会思考的问题,就如同我多数的惯性思惟还是以自身的生活环境和语境为创作的底本,即使已经两年,即使也读过至少上千首大陆诗歌创作作品,还是无法改变语言的习惯。所以读囫囵食神的诗作,我也有相同的感受,他的文字功底和天衣一样,相当厚实,写作思惟和逻辑掌控得相当适切,但如何让读者可以在阅读时,感受到诗人心中情感的自然流露,即使是冷抒情中的哲思或深度意象意涵,我个人认为这是身为创作者所要思考的。因为我们都不是要当艾蜜莉,写诗像写日记,写好就放进抽屉的人。也因此说说本次活动《对峙》一文,我们所看到了「皂角树」这个用典的关键字,我个人认为诗人对读者最大的疏失,就是在一开始没有说明「皂角树」的使用精神,每个地方流传的当地故事,不见得普遍,多数的读者也不见得会一一去查明典故,况且那也必须明白它是有典故来源的。所以文本前后虽是呼应了,而他诗末也注了「文中的巨大漩涡是一笔写实,是是真正河水激起的漩涡。」但在不明白写作精神的底蕴与「皂角树」一词所象征的意涵时,就会让读者覚得这样的意境,除了很文艺之外,还是很文艺 ;「对峙」的深度意象也就相对减弱了。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2-8-11 04: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猫从屋顶上垂下尾巴钓鱼
我在购物台买了今夏
最新款式的太空泳装
在市内温水游泳池里训练一只青蛙
!跳水

好在这个结尾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精华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8-11 03:48 发表
  李显的作品,是本次活动里我第一个推荐的作品;或许,他可能不是本活动中最好的,但是在活动几天中的作品里,我个人认为最贴近活动题旨的作品了。显的创作一向以精简、意象和意涵中的哲味令读者玩味,所以深度意 ...

呵呵,千千
不足之处在于迂回地不够,语言也有尾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猫从屋顶上垂下尾巴钓鱼
我在购物台买了今夏
最新款式的太空泳装
在市内温水游泳池里训练一只青蛙
!跳水

这就叫一厢情愿,呵呵,整首来看意象的捕捉还是欠缺一点
民意的对峙常常会以拒绝善意作为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母马
种群还是病毒

我还没有读得懂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