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17 发表 我认为两首,我都改的应该算是非常成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7 13:20 发表 用词一定不要太鲜亮,在于情绪的结构,你看大酒桶的,几乎没有鲜亮的词
原帖由 静雪 于 2012-8-7 13:20 发表 很成功,我都羡慕死了,有没有什么秘籍呀,老师,您传给弟子吧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23 发表 秘籍也说不上。 在我的习惯中,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尽可能层层递进,抵达高音部分,然后再下旋放缓,萦绕着同一个情绪,直至另一个高音。 就好比歌曲,副歌的作用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31 发表 另一个问题是,情绪的酝酿,不在于词语的铿锵与鲜亮。关键在于气息的把控,整体上气场的稳定。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33 发表 不是,是缓解词语叠加的压力,就像一首歌里面,高音一直不停,歌者和听众都承受不了。在情绪上就失控了。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37 发表 诗歌的语言,不管是用于叙述还是其他,它的语言都不同于散文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太阳的语言,既要有向外辐射的光芒,更要有内心引力,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散文的语言。就论太阳,如果只有内心引力而没有向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