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静雪

避不开 (外一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17 发表
我认为两首,我都改的应该算是非常成功的。


很成功,我都羡慕死了,有没有什么秘籍呀,老师,您传给弟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词一定不要太鲜亮,在于情绪的结构,你看大酒桶的,几乎没有鲜亮的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7 13:20 发表
用词一定不要太鲜亮,在于情绪的结构,你看大酒桶的,几乎没有鲜亮的词


嗯,赞同,只是我达不到太白老师的用词的境界,还有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雪 于 2012-8-7 13:20 发表


很成功,我都羡慕死了,有没有什么秘籍呀,老师,您传给弟子吧

秘籍也说不上。
在我的习惯中,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尽可能层层递进,抵达高音部分,然后再下旋放缓,萦绕着同一个情绪,直至另一个高音。
就好比歌曲,副歌的作用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23 发表

秘籍也说不上。
在我的习惯中,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尽可能层层递进,抵达高音部分,然后再下旋放缓,萦绕着同一个情绪,直至另一个高音。
就好比歌曲,副歌的作用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嗯,受益了,我来做笔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问题是,情绪的酝酿,不在于词语的铿锵与鲜亮。关键在于气息的把控,整体上气场的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副歌的作用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老师,这是不是指铺垫的作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是缓解词语叠加的压力,就像一首歌里面,高音一直不停,歌者和听众都承受不了。在情绪上就失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31 发表
另一个问题是,情绪的酝酿,不在于词语的铿锵与鲜亮。关键在于气息的把控,整体上气场的稳定。


,这,我第一次受教,可是气息要用词语如何去表达呢?请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33 发表
不是,是缓解词语叠加的压力,就像一首歌里面,高音一直不停,歌者和听众都承受不了。在情绪上就失控了。


啊,又一个第一次。。。 要好好领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语言,不管是用于叙述还是其他,它的语言都不同于散文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太阳的语言,既要有向外辐射的光芒,更要有内心引力,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散文的语言。就论太阳,如果只有内心引力而没有向外辐射的光芒,那么它就不是太阳,呵呵,而是月亮或者黑洞。如果它只是向外辐射光芒而没有内心引力,那么太阳也不​会存在,或存在不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叙述语言的运用必会导致“赋”的手法的表现。但绝非散文化,除非是叙述的手法与抒情或者是剖析(分析)手法向度的失衡。从而导致通篇只对本事物描​述,而没有升华,使得诗歌语言的韵律流失,节奏变调,味道减淡。于是,诗歌与散文的分别就出来了——诗歌中心力量是内敛的,散文恰恰相反,是外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具体的哲学,是“水上的雕塑”。完成一首诗的过程,所需的经验来自“从前”,但完成的——不是重复经验本身,而是现在,是当下,是being。​你所分析的不过是他的经验,而经验是个人的。何况一首诗的情绪并不是完全的经验。所以,去臆想他的经历不如去分析他的诗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短句,是一行表达一层意思。而非强行把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的句子进行倒装,进而拆解成多行,虽然,那样的“短句”能得到一种韵律,或比较完整的​清幽的情绪。但是,对于诗歌整体的深刻性和饱满度,甚至诗歌的老练和浑成,却会带来致命伤,使诗艺停滞不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8-7 13:37 发表
诗歌的语言,不管是用于叙述还是其他,它的语言都不同于散文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太阳的语言,既要有向外辐射的光芒,更要有内心引力,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散文的语言。就论太阳,如果只有内心引力而没有向 ...

这样的秘籍真富有诗意,我要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