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969|回复: 41

【大家一起来练笔37期】对面那条街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面那条街》20120718
*


*

我与你相隔不远,百米的样子
中间是三米深的河流
流水将我们隔开,没有桥连接
我在南岸的街道喧嚣
你在北岸的街道闹腾
隔水相望,吊脚楼的风景有些模糊
幸运时,能听见对面的呼喊
*
说到桥,我时常辨别异同
湘南的铁索木板吊桥,一摇三晃
伴着尖叫,传出江南的风韵
湘北的拱桥——坚固的水泥桥栏
如君山的有缘桥,总让人念念不忘
但这里不能架桥,它不合城镇规划
安全局通告:老死,也不能往来
*
曾经有人,在神秘的召唤中划舟偷渡
结果所有的渴望都葬身漩涡与暴浪
漩涡是魔王,我们猜度它的狰狞
每天,用眼神清扫对岸的街道
天边放出第一丝光亮,我们打开门窗
人声鼎沸的暮色中,一同敲晚钟
日复一日,对面那条街,永远新鲜
*
《是浪的海》
*


*

其实,海是浪的
像我这样的死水,注定只在池塘
安度余生
而海是浪的
*
海,是浪的海
像我这样的水珠,流了半辈子
也没有挤进小溪。碰上天旱
说不定就魂飞魄散
*
世界是浪的,海也是
浪与我一擦身,不被溅到岸上
也会让我粉身碎骨
海是浪的海,世界也是
*
我只是一滴静水,安身立命
但心里装着海,装着浪的海
浪的海,也是我内心的海
海在心里,这一生,我过得安稳
*
《古城所思》(意象诗一:枕木,钉子,啤酒瓶
*


*

现在,我独行古城
游人繁多,喧闹的黄昏
凤凰,沱江两岸霓虹群起
倘佯在孤单的深渊里
我渴望过枕木桥,从此岸到彼岸
*
中途,我会遇见你么
你说过,一个能遇见的人
冥冥之中,会获晓她的一切
包括她的小黑痣,或手臂上的小白点
以及,多年前的午后,一个偶然的陌生人
*
如果我们相遇
就去对岸的凡尔赛宫酒吧
点两瓶伊萨尔河水酿成AOBULL
我们碰瓶,喝对方眼里的秋水
然后,在音乐里完成心愿——
我用麻绳吊住啤酒瓶口,挂上木栏
你拿钉子,将瓶盖,钉个同心圆
*
《水上漂舞》(意象诗二:羽毛、垂柳、陀螺
*


*

让我们租一条乌篷船
撩开垂柳柔情的枝条,启程
你坐船头,我坐船尾
划动手中的桨,漂到哪里算哪里
*
朝霞或者夕阳伴着,未尝不可
过去,我们常怨这江水难渡
有船了,我们去银河、去爱琴海
也可以停泊某个港湾,在小岛上枕着月光过夜
*
梦是一只正在长羽毛的青鸟
丰满了,便可以在你我之间来回
它带来的消息总是三字句
除了谓语,主语和宾语常常交替
*
请张开手掌。你瞧
我像陀螺一样,在你的掌心旋舞
夜深人静,两岸灯火阑珊
我纵然累倒,也贴着你的心跳

[个人近作一首]
《你要什么,就说》20120720


你要什么就说,我都给你
这句话与物质无关

我什么也不需要,惊喜、激荡
轰轰烈烈的风雨雷霆,都不要
就这样,偶然的相对
擦肩而过,或者还有一个回头
只要我们不伸出指头
时光就可以顺着预定的路径往前

要什么就说,能给的都给,不能给的也给
这句话与风无关,却还是被风吹散

一阵风过,体内长出了饕餮魔王
它吞噬热量,蚕食平静
纠缠着我的五脏六腑——
要阳光、要鸟鸣、要蛙鼓、要花香
要雨后彩虹,要水流叮咚、要掺蛊誓言
它在我的体内,要死要活

[ 本帖最后由 平溪慧子 于 2012-7-25 14:01 编辑 ]
发表于 2012-7-2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杀花感谢慧子支持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与景,诗与人都在这里,宏大的场面,板凳也给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面那条街》——一节节稳健地推进,含义也很深,用了“偷渡葬身漩涡”来表达对面那条街需要安宁的独自存在,并显现其光亮的生机。
第一节客观呈现“我”在这边感受到对岸那条街的朦胧感,含蓄矜持,却把“幸运”烘托得很有节制。第二节以桥为跷点,将现实引入,阐述“这里不能架桥”的理由,“老死,也不能往来”的铺垫很巧妙,也是看点。
第三节,是诗歌的意义,划舟偷渡葬身漩涡?为什么呢?这里就要读者在一二节中找答案。
“漩涡是魔王,我们猜度它的狰狞
每天,用眼神清扫对岸的街道
天边放出第一丝光亮,我们打开门窗
人声鼎沸的暮色中,一同敲晚钟
日复一日,对面那条街,永远新鲜”——这样的收尾是极富匠心的。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浪的海》
——这首个人直觉,慧子的解题是对的,但写的过程,有点绕和不够悉心了,我们常说人世,但如果以我与“世界”这样的跨度,觉得跳得有点点儿高,个感,仅供参考。先撤了,上班时间到了 感谢慧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 美女却不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与图相结合,让读者更容易进入作者的创作氛围。
你要什么就说,我都给你
这句话与物质无关
————————————
第一句写得很有气势,十分的吸引人
后面一句。如果不要,我想会更好。

欢迎朋友来挑战作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平溪慧子 的帖子

欣赏。尤其《你要什么,就说》!
1、“桥”较“街”多,侧重于“对面”的表述。
2、诗言志,以身“试”海、“安身立命”的说法,过于消极。
3、诗歌不错,尤其最后一段提升的好。只是诗题“古城所思”的“思”较诗歌中的“遇”相对弱些了!
4、诗如生活,这首感觉写得很真,不禁让我揣测起诗作者的身份。呵呵,只是“漂舞”一词是否“飘舞”?
5、初读时,还以为“你要什么,我给”呢,直读到最后一段方知:有许多给不了的。呵呵!
——以上,个见。问好平溪慧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一羽飞龙 的帖子

飞龙来了,把评也替我写了,感谢啊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6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欢迎新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子的这组诗我感觉挺好,不管从布局、从构思、从想要表达的情感上,都是很出色的。而且从看似平心静气地叙述中却能读出一种暗流的涌动。像一波平静的湖面,而湖底的水却已经翻腾不止了。能把诗歌写到如此地步,看见功力。
就拿你的第一首第一个小情节来说——
我与你相隔不远,百米的样子
中间是三米深的河流
流水将我们隔开,没有桥连接
我在南岸的街道喧嚣
你在北岸的街道闹腾
隔水相望,吊脚楼的风景有些模糊
幸运时,能听见对面的呼喊
————————————————————
前面很多的描述都看似漫不经心的,可就在将要结束时一个刹那,内蕴出来了。
幸运时,能听到对面的呼喊

相隔只有百米,即就是对面一个随意的呼喊,你都能听到,为什么就一定说是幸运时呢?
“相隔不远,百米的样子”,这应该是写实吧,然后笔锋顺势一转,“三米深的河流”,而这句我认为就是一笔虚写了,三米只是表示一个度,不一定就有人真的去测量过的,这个三,就相当于一日三秋的三,暗示一种不可逾越的内心鸿沟,我喧嚣,你闹腾,为什么?我们知道,只有性格形同的人,在某种事情上往往是各不相让的。再就是,那个模糊的吊脚楼很有意思,就如德国诗人布莱希特的情诗《回忆玛丽 安》一样,诗人一再强调他已忘记了那个女人,忘记那场恋爱,忘记那个吻,唯独忘不了那朵在空中飘浮了几分钟就不见了的白云,从而突出了“瞬间既是永恒”这个主题。而对于慧子的永恒,就是幸运时,能听到对面的呼喊。对于一个真心爱恋的人来说,这就足够了。

乱解一气,望慧子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子的这组诗我感觉挺好,不管从布局、从构思、从想要表达的情感上,都是很出色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你要从大的方面去读慧子的这组诗,也是另有一番风景的。
还是拿《对面那条街》作为范例——
我与你相隔不远,百米的样子
中间是三米深的河流
流水将我们隔开,没有桥连接
我在南岸的街道喧嚣
你在北岸的街道闹腾
隔水相望,吊脚楼的风景有些模糊
幸运时,能听见对面的呼喊
*
说到桥,我时常辨别异同
湘南的铁索木板吊桥,一摇三晃
伴着尖叫,传出江南的风韵
湘北的拱桥——坚固的水泥桥栏
如君山的有缘桥,总让人念念不忘
但这里不能架桥,它不合城镇规划
安全局通告:老死,也不能往来
*
曾经有人,在神秘的召唤中划舟偷渡
结果所有的渴望都葬身漩涡与暴浪
漩涡是魔王,我们猜度它的狰狞
每天,用眼神清扫对岸的街道
天边放出第一丝光亮,我们打开门窗
人声鼎沸的暮色中,一同敲晚钟
日复一日,对面那条街,永远新鲜
——————————————————————————
三个分节,三首不同的小诗,是对主题三种不同层面的开掘。尽管我在内地,没有居住在边境上,但从很多的小说、电影里看到过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往来,甚至发生情感上的爱恋。可是,毕竟不同于一个国度,那种微妙的关系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悲剧结束的。
情感是不分国界的,但国界却真是情感上一个终不能逾越的鸿沟。
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朵拉 于 2012-7-30 14:34 发表
“慧子的这组诗我感觉挺好,不管从布局、从构思、从想要表达的情感上,都是很出色的。”支持

嗯,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首我很喜欢。跟着你的诗意转身,再转身,竟然这样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