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874|回复: 45

[随笔] 善恶有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8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15-3-26 13:33 编辑



这一切的一切最后都被归结为来世和前生的无底洞中,回荡回肠。
Y1924520989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18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相信有因果报应的。静仔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2-7-18 13:36 发表
说善恶有报是很愚蠢的,善恶若是个随时代变迁的概念,那么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便是错误的。试问第一个把恶的习俗变成善的习俗的人是恶还是善?他如果遭受了处罚,他是恶报还是善报?第二,怎么确定所报的正是对应 ...

“善恶有报”是人们警示世人从善的一句话,

若要仔细深究一番必然如仔仔所分析的无从例证。

有很多有教益的例子或者话语都带有主观色彩和特例性,

但抛开这个不谈,善恶有报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那么我们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吧。

问好仔仔,好久不见,还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认真地在读你的这篇文章,读了好多遍,

并沿着你的问号一起思索,最后非但没有想明白,反而满脑子都冒问号了。

看来,我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有欠缺,想着想着会打结,呵呵~

你从理论与字面的角度分析并思考了这个问题,

而“善恶有报”,最初该是古时候的人们的一种美好意愿。

世间不一定真的最终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我还是相信“因”、“果”的,相信最后的结局,哪怕多么大的果,

都起源自最初一颗小小的种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12-7-20 23:01 发表

“善恶有报”是人们警示世人从善的一句话,

若要仔细深究一番必然如仔仔所分析的无从例证。

有很多有教益的例子或者话语都带有主观色彩和特例性,

但抛开这个不谈,善恶有报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那么 ...



我是要说明,如果善恶不一定有报,但道德又是维持社会不可缺的部分,当一个恶的行为没有遭受法律惩罚时,恐怕没有我们的报复行为,那么对方便不可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很多人都成天自己不实施行动,光想着对方会有恶报的,我坐等就可以了。

不能说有积极意义的都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起码地心说已经没人信了,天人感应嘛,起码你也不信了,但他们都有积极的意义,或许只是曾经起过。

[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12-7-21 11: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星星小倩 于 2012-7-21 09:27 发表
我很认真地在读你的这篇文章,读了好多遍,

并沿着你的问号一起思索,最后非但没有想明白,反而满脑子都冒问号了 ...


善恶是随社会变迁的概念你应该能理解,当一个社会处于恶的习俗向善的习俗变化时,那么如果有一人是这种行为的带领者,而它遭受了那些依然把该习俗认为是恶的人的惩罚,那么首先确定不了的是这个人做的是善还是恶,在旧习俗看来是恶,在新习俗看来是善,第二,在旧习俗看来,对他的惩罚是恶报,在新习俗看来则是好人没好报。如清朝末年剪辫子,一开始剪的人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恶,甚至处罚剪的人,到后来革命大势已至,人们渐渐也就不觉得剪辫子有什么了不起了。

钢琴的例子是要说:比如我讨厌你,你出门摔倒了,我就会说活该吧,叫你平时坏事做多了,这就把本来不是善恶有报的概念变成善恶有报,本来摔倒的原因是大意或其他,而在讨厌这人的看来就是恶有恶报,这就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

第三个例子是说,一个恶人遭受别人个人的而非法律的惩罚,那么杀人者是否有罪,如果有,那么这个为了杀恶人而糟惩罚的人是恶报还是善报?如果在古代英雄主义的社会,大概就是好人没好报了,如果在今天人们就会说:“用杀人来报复本来就不对”。

最后是要说,你要把这一切讲完全了,非借助来生前世不可,比如你好端端地得病死了,人们就会说这是前世种下的恶果,今世要报的。就算你今世是个善人也没用。

你理解的因果,是事物有因必有果与善恶有报的因果是两回事。我要说的是善恶不一定有报,我不否认善恶部分范围内有报。但它不具有必然性。

[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12-7-21 11: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2-7-21 11:50 发表


善恶是随社会变迁的概念你应该能理解,当一个社会处于恶的习俗向善的习俗变化时,那么如果有一人是这种行为的带领者,而它遭受了那些依然把该习俗认为是恶的人的惩罚,那么首先确定不了的是这个人做的是善还是恶 ...

呵呵,当时回复到后面几句的时候赶着要出门了,也就没有讲清楚。我说的因果确实与善恶无关,是因为你说到善恶的业报,我想说不一定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我联想到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因果这一过程也可以看成“业报”,跟善恶的业报过程相似,只是因果无善恶之分。

再来说说善恶。你在文中提到善恶的标准问题。善恶是为了维系社会的稳定而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评判,会随着社会的变迁及个人阅历的增长而有所改变。这个词语本身就是在道德评判的体系之中。

你通过不同时代对剪辫子评判的不同,来说明善恶难以确定。我赞同你善恶的不确定性,但也有另外的想法。

首先我认为剪辫子这个行为本身是中性的(那为什么你会认为人们对此的评判有善恶之分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呢,这又是一种观念的问题,观念是个人的成长环境、社会氛围、知识结构共同组成的,相关的又可以延伸许多了呵呵),它处于特定的时代中有其特有的象征义,但还不至于用善恶来定义。

其次你在此处所说的善恶的不确定性,是从善恶观念随着时代变迁而变迁这一层面上来讲的,而此时你思考问题的时候是站在整一条时间的纵线上来综观。那若是为其加一个前提,是否就可以解决这一矛盾了呢?如果把之放在时间纵线的某一个点上,对于此事的思考也是站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之中,某一个已经约定俗成的善恶评判中。

而钢琴一例,你则是从同一时空的横线上(各人的不同观念)来说明善恶的不确定性。

在这里,关于弹钢琴者的评判,你评判之恶,因他影响了你十年的睡眠,而且你同他讲理他还不听。而我不会说他是“善”的,但也不会将之与“恶”相联系。我所理解的恶,是那种十恶不赦的严重伤害他人且对社会具有极大不良影响的人,但你若要我从电视作品、现实生活中找一个人作为例子出来,我又一时又想不出谁的名字。

这里我们的评判就有了分歧,而其原因就是我们个人的观点。

你在这里讲到了善恶的业报,提到了“本来摔倒的原因是大意或其他,而在讨厌这人的看来就是恶有恶报”,这里“讨厌的人看来”的这一“看来”本就存在很大的个体意识。

因此可以说,善恶的不确定性源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时代、社会这些集体大环境的变迁,其二是个人观点的不一。

第三个例子,比如古代的“劫富济贫”的侠盗,讲的就是这一点。是为盗,又为侠,本身就是矛盾。但这两个方面又可以从他行为的不同意义层面来进行合理的解说。关于这里的善恶之报,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想不清楚(是不是因为“不确定性”在我脑中的根深?)。

最后一点,你说人们用前世今生来解释善恶的业报。这让我想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比如《窦娥冤》,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再比如许多古典戏曲之中的神怪之说,都是在人们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借助神鬼、报应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表达正义得到伸张、恶势力得到惩罚的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星星小倩 于 2012-7-22 08:57 发表

呵呵,当时回复到后面几句的时候赶着要出门了,也就没有讲清楚。我说的因果确实与善恶无关,是因为你说到善恶的业 ...


我说的剪辫子是历史事实,不是抽象例子.所以当时有把剪辫子视为善恶的,而不你说的可以视为中性,你是用今天剪头发来看待这件事.

我的善恶是指对错,不是很好与很坏.如果善恶只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工具,那么破坏社会稳定的自然就是恶.我个人以为不是害十个就是恶,害一个就不是恶,社会的善恶标准应该只看它是否破坏人际和谐


社会习俗之善恶的变迁,我是以抽象的善恶来说明的,即大家普遍认为的。钢琴的例子,你混淆了人们对行为和行为结果的评价。弹钢琴吵人是好是坏是恶是善,在例子中,我是认定为恶的,我没有说随个人会转移,在行为结果上,我才说个人对确定其原因是什么上有分歧,而不是个人对其行为结果的判断存在善恶的分歧。

而且我这里都没有提到善恶随个人分歧而转变,所以你说你和我有这样分歧,我觉得你所指的是风车,不是真实的我的论点。我全文讨论的是善恶有报是否必然,而不是善恶为何变迁。其中是否包含个人因素。

"而此时你思考问题的时候是站在整一条时间的纵线上来综观。那若是为其加一个前提,是否就可以解决这一矛盾了呢?如果把之放在时间纵线的某一个点上,对于此事的思考也是站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之中,某一个已经约定俗成的善恶评判中。" 你这里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我觉得你依然所指非然,我要证明的是善恶有报不具有必然性,这不需要说善恶在某一时期具有稳定性。我只需举一例在某一时期不具有稳定性即可。

参加过辩论就是不一样,以前都是看完了写读后感,现在都会“回嘴”了,哈哈,好事,这样的讨论才有意义。

不过也不可否认,个人善恶观念的不同也是一个善恶有报不必然的证据。不过不是我讨论的重点,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其他自己的文章里具体作过个人善恶标准所以不同的原因探讨,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所以要反对善恶有报,就是想人们不要自我催眠,只有什么愿望而没有行动。

[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12-7-22 12: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来大家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恶者善,为善(或者是宽容)不可超过一定的度,超过了就是对恶者的放纵。
会造成更多对善者的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教过《领导学》,有时间就去论述一下管理学中的什么叫“公允的失业”。所以我跟那些学生说,“将熊熊一个,兵熊熊一窝” 。问候静仔。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7-22 12: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2-7-22 12:45 发表
对恶者善,为善(或者是宽容)不可超过一定的度,超过了就是对恶者的放纵。
会造成更多对善者的伤害。


所以有一种幸福就叫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16: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