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海岳

《相遇》外二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2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岳 于 2012-7-12 11:31 发表
这是浪走天涯先生的回复:
我这是第N遍跟《相遇》相遇,觉得悟出了点什么,就试着说出来,先生遇见了他自己。不是写的幻觉,而是曲折的意象的表达。“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是天生的禀赋,不是我等后学的急就 ...


说来说去,“他”不就是你的“目的”与“合目的”嘛。“合目的”有蹊跷的成分,于灵感古人叫“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于人生则是缘分(或然性),于意志则是自由,于实践则是妙物。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7-12 11: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2-7-12 11:41 发表
气息舒畅,生活的情趣盎然。前面的两个可在多一些精妙的建构和转换。

嗯,是有些简单化和重复的地方,我再想想。谢谢迷雾姐指导,祝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7-12 11:55 发表


说来说去,“他”不就是你的“目的”与“合目的”嘛。“合目的”有蹊跷的成分,于灵感古人叫“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于人生则是缘分(或然性),于意志则是自由,于实践则是妙物。

分析得太好了!
就当时相遇的心态而言,我是满足的,对那个人的执著倒有些怜悯况味,也再不想和他那样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的空逸和人生与现实的在场
——————给海岳的逗你玩

        关于有、无的适用性问题,之前我和天放一直没有充分地展开,我只记得在某个帖子里,粗陋地被合题过一次。“无”于理性的意义是生存(追问和揭示),作为初始因的“无”的作用机制,这一点已经被我们多次强调过,不再论述了。这里涉及到哲学中的信仰和认识论的关系,如果不能在逻辑中把神圣的意义和方法,重新解释和归还给科学,这层关系的处理将埋葬很多思想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行而上哲学终结了,因为哲学已经完成了它的方法论。

       就美学而言,“无”放在文艺则在意境,而文学的本质作为人学勾连于人生,因此“意境的空逸”作为中国传统的审美形态,是人生实践的精神境界。其本身就蕴涵着作者对人生的审美态度,这个态度的核心就是无功利性(无利害)。纯粹的无功利性会表现为纯粹的合目的,它带有很强烈的或然性,得来全不费功夫,是为妙悟和喜悦。

       里面的构成逻辑我就不多说了,基本的思想是偶然性在必然性中,从这个角度说人学的本质不能“去目的”,自由必意志,否则会转身为超验,陷于神秘主义的泥潭中。所以你对自由和意志的理解和实践没有错,走在一条诗意的大道上,而历史充满着它的歧途。

      现在对“合目的”的提法叫“有限功利性”,其是针对直接功利(名利、金钱、权力)提出的,也就是它仅仅把功利性解释在审美需要的合理。也就是一个人没有多少功利心,才能自由,才能审美,才能合目的,并摘取诗意的语言。但是妙悟带有其殷实的不确定性,无法作为审美境界在恒常生活样式中的意义,境界必须在思想和人生体认的坚实中获得保证。

        所以“无”作为境界其对美的合理性,就是要获得了去功利的条件,这点肯定需要物质生活的保证。(这就反映到你的饭局了,虽然恶心了些,所以方有逸趣。)同时,作为境界的无也会通过德性(智慧、知性),在伦理学中将自己转身为与世界具有同构性意义的“善”。换言之,意境的空逸和无所蕴涵的人生哲学和生存态度,必然包括“超然”和“善”这两个审美评价的尺度。超然的基础是认识,物质又保证了无待,而善把文艺转化为关怀。但是这个善必须在现象界,再次接受真的检查,否则善会蜕化为老好好先生,这点我不在这里展开了。

        从根本上来说,意境本就是现实主义的意境,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在场和体认。这层境界是审美和现实的结合,就好像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认识境界和现实双关,其无待而不恶,方有“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的和蔼、慈祥和童趣的本真。

       而于柳宗元的《江雪》,意境中的情感则在于个体品行的独立意义,因此其无待性则被理解为冷漠和现实黑暗的对立,以求自保,派遣寂寞,正所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这个意义上,“无”的背后是实在的人生体验和生活在场,同为意境王维得意,而柳公失意。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7-14 00: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岳 于 2012-7-11 20:45 发表

也想热情的穗穗姐。就是我觉着大概得罪了某些人,怕牵累人家,不大敢跟贴了。


你还怕这个不成,“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鬼不惊”的。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7-12 16: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7-12 13:41 发表
意境的空逸和人生与现实的在场
——————给海岳的逗你玩

        关于有、无的适用性问题,之前我和天放一直没有充分地展开,我只记得在某个帖子里,粗陋地被合题过一次。“无”于理性的意义是生存(追问和揭 ...


啊呀,这一顿好灌,要慢慢消化好多天。。。我现在对石兄这样学者型的理论家充满敬畏,如何也写不出这样质量的贴,请原谅无以回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第三首,有时人会不经意中找到平衡点。此帖讨论热烈,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境界的无也会通过德性(智慧、知性),在伦理学中将自己转身为与世界具有同构性意义的“善”。换言之,意境的空逸和无所蕴涵的人生哲学和生存态度,必然包括“超然”和“善”这两个审美评价的尺度。
=====================
这些在第二首的末尾有些端倪,露了些我学佛后的因果报应之类。我的“善”应该检讨为“伪善”,真善的居士大概不会去吃虫子吧。既然说到人学,我的人格特征其实是道家的,大多表现为质朴节俭和顺其自然,既不压抑自己的欲望,也不会放纵,顺应生理之自然,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恶知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为素朴……看看,我很会为自己的懒散无为找到一个超然哲学支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12-7-12 17:12 发表
喜欢第三首,有时人会不经意中找到平衡点。此帖讨论热烈,顶一下。

谢谢高山流水,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兄最后说了无待在他人眼中的两种修为,其实为一,大概表现的场合不同而有差异吧。呵呵,这样绝对的话,天放兄会生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要达到超然,对自己必须心身认同和心身和谐,对社会和他人“和其光同其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岳 于 2012-7-12 21:13 发表
石兄最后说了无待在他人眼中的两种修为,其实为一,大概表现的场合不同而有差异吧。呵呵,这样绝对的话,天放兄会生气的。


非也,天放是你很难理解的。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7-12 22: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岳 于 2012-7-12 21:00 发表
作为境界的无也会通过德性(智慧、知性),在伦理学中将自己转身为与世界具有同构性意义的“善”。换言之,意境的空逸和无所蕴涵的人生哲学和生存态度,必然包括“超然”和“善”这两个审美评价的尺度。
========== ...


天赐物于人何不用之?对于道德规律,费希特说美德是一场战争,令我沉思。。。。。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7-13 00: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岳 于 2012-7-12 21:35 发表
人生要达到超然,对自己必须心身认同和心身和谐,对社会和他人“和其光同其尘”。


不回你了,并祝安康。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7-13 00: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7-12 23:31 发表


不回你了,并祝安康。

你又修改了,不过我看到先生的教诲并保存下来了,一时还不大懂,留着慢慢感悟。再次感谢并祝我的石兄开心快乐,福气满满。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1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