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992|回复: 73

【诗功夫第二期】对李显的《在这之前》的阅读感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之前》
作者:李显
点评人:海鸥飞海上

在这之前,有很多回忆
旅行箱,简爱,睡衣,冷色调,该死
香水,口香糖,通讯录,手包,回心转意
白日,灯,庞克,空港,自由

在这之前,不单是回忆
水泥地,坚硬,陌生,怯意
遇见,远方,模型飞机,遗漏,滋味
工地,中间线,冲撞,地址

     这首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句子的稀缺和词语的众多。
     也许,有人会生气——这哪象是一首诗?不就是一些词语的堆积吗?至多也不过是透过一些词语,想象出一些过往来。不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这只是第一次见到时后的感觉。当我深入读进去的是时候,就读到了味道。这是一首不错的爱情诗!
     何以见得?听我来说:
     诗分两节。第一节,停留在一般的爱情回忆和渴望。第二节,对爱情的真正认知和向往。
每节里的每一句的句末那词,是十分的关键。该死——回心转意——自由和惬意——滋味——地址。这是情绪活动的脉络,也是对前面事件的态度明示。
     第一节,是消极的;第二节,是高扬的。有了这样的一抑一扬,使这首诗的境界自然而然地提升了,而不是寓于一般的亲亲我我的小情调里。因为爱的人,是一位保家卫国的战士,我爱这样的人,也愿意为此牺牲小我。从不理解爱人,到体恤和热爱,不是很值得赞颂的爱?也是对现实社会里,人们过于实际,而对爱傍上了十分现实的金钱和利欲的抨击!
不足的是,因精心营造诗的构架,便有了过。如果舍弃一些词语,显得精炼些,整体也不会看上去很散乱。
另外,词与词之间,要么是以句号隔开,要么直接空档隔开,以逗号隔开,似乎不是很妥当。
      以上只是个人的阅读感受和一些想法。如若不是,敬请谅解!
发表于 2012-7-1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挺,再谈点自己的体会

李显的《在这之前》关键是要抓住如下几个方面
一、“这”。这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导致之前之后的变化,作者只说了之前的很多回忆和不单是回忆,至于之后,你就可能从之前这些表述去联想了,这就是诗的留白或曰空间,“这”究竟是什么是诗的关键,解决了这个,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二、抓住每行最后一个形容词,【前面皆为名词或动词】,后面用一个形容词作小结(个别除外),就得根据这个色彩定调,渗透入作者的情绪中。
三,把握名词的类别。名词好比链珠,得有一根线串起来,这根线就是作者的经历,读者需要用找到这根红线。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或阅读体验及想象力的人,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若让80、90后解读就更容易摸门不着。
四、把握动词的动作。动词是诗人的活动,表现在个人方面有身体的,心理的,表现在社会方面有公共性与独特性。
五、作品提供的时代感。时代特征就表现在那些名词中。这样看来,应当是六十或七十年代的人的作品。这样,再结合文本,答案就可能水到渠成了。



[ 本帖最后由 温柔刀 于 2012-7-10 19: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海鸥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句子的稀缺和词语的众多。


-------------------我首先支持这个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海鸥的。。
好久不见,好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海鸥的 这首我没怎么看好的。
“这首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句子的稀缺和词语的众多。”——我也是这么认为才不投票给他的,投了一票了给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温柔刀 的帖子

学习刀刀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鸥兄弟辛苦了!以后别老在海上飞了,回来挑它一战,刀枪棍棒斧钺钩杈你喜欢哪样拿那样,您瞅准了,蓝天六不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一先谢海鸥和诗友们,诗没写好,评也无激情,理解滴
其二交待一下写时的情况,我先写了三行,发现又回到我刚写诗时的样子,我就试着抽取掉里面的几个词(为什么不是是意象呢?没有完整意义句式的表达,意象能不能因叠加和延展而起作用呢?我当时想),后面我干脆就这么来了,简单省事,还想达到链条断了的效果,可能没有做好,结果贻笑大方了,呵呵
其三放在诗功夫里面是想和阳光开个玩笑的,没想到,阳光有那么多要求,要求是好,有点滞后
其四还是谢谢大家,这首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一幅看图写诗
其五希望大家继续批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2 楼
三,把握名词的类别。名词好比链珠,得有一根线串起来,这根线就是作者的经历,读者需要用找到这根红线。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或阅读体验及想象力的人,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若让80、90后解读就更容易摸门不着。

前面和我的想法一样的,呵呵
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显 于 2012-7-10 21:54 发表
其一先谢海鸥和诗友们,诗没写好,评也无激情,理解滴
其二交待一下写时的情况,我先写了三行,发现又回到我刚写诗时的样子,我就试着抽取掉里面的几个词(为什么不是是意象呢?没有完整意义句式的表达,意象能不能 ...

你以为开人头马是开……开开玩笑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7-10 21:53 发表
海鸥兄弟辛苦了!以后别老在海上飞了,回来挑它一战,刀枪棍棒斧钺钩杈你喜欢哪样拿那样,您瞅准了,蓝天六不治

批一下,这样写肯定是不好的,把不好的上升一下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7-10 21:57 发表

你以为开人头马是开……开开玩笑呢啊?!

你来,我就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7-10 19:25 发表
这首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句子的稀缺和词语的众多。


-------------------我首先支持这个观点。

这个展开一下,如果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显 于 2012-7-10 21:54 发表
其一先谢海鸥和诗友们,诗没写好,评也无激情,理解滴
其二交待一下写时的情况,我先写了三行,发现又回到我刚写诗时的样子,我就试着抽取掉里面的几个词(为什么不是是意象呢?没有完整意义句式的表达,意象能不能 ...



这是一个伟大的作者,他并不亚于马雅可夫斯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