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375|回复: 14

[随笔] 【心情之旅】桂林之行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桂林之行小记    
                                 
                             文/高山流水∮
   

       总以为自己是广西人,区内的风景都差不多,因而对人们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就一笑了之。让我对桂林山水产生景仰之情的是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至今还能背出那优美的诗句:“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后来因为观摩全区语文教学大赛,得以借机游览桂林市区附近的十大名山,但行程匆匆,连山名也没有记下几个,只觉得山清水秀的,是一处好景。偶然和朋友谈天时听说“到桂林没有去阳朔,等于没有真正的到桂林”,不免又有了一­丝遗憾。­

     去年寒假去了一趟云南,当我站在怪石嶙峋的石林前时,总觉得它少了那么一点润泽,少了那么一点灵秀。暑假时去了越南亚龙湾,看到了导游先生隆重推出的“海上桂林”,觉得那也不过是造化的“小制作”。呜呼哀哉!只要你看过桂林的山水,只要你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你才会感叹:“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是“阳朔山水甲桂林”,不到阳朔,你就品味不到桂林山水的精髓。唉!也许就是为了弥补这小小的遗憾,便有了我今年暑假的桂林之行。­

                                       ­一、灵渠

        人们都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灵渠位于桂林东北57公里处的兴安县境内,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齐名,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也许是因为它的历史地位,我把去桂林旅游的第一站定在灵渠。经过桂林到兴安一个多小时的路上颠簸后,我不稀罕兴安县城中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繁华,也不迷恋充满异国情调的驰名全区的娱乐场所——“乐满地”,而是一心一意地到灵渠访古,我想亲眼见证秦皇大帝旷世的雄才大略。­

     走进灵渠公园的大门,葱茏的绿树让我感到清爽幽静,骄阳炙晒的酷热顿时一扫而光。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条小渠,水面有两三米宽,清澈的渠水在碧树的掩映下像绿缎子似的、从容不迫的向西推进。导游说:“这是灵渠的一个支流—北渠。”同游的人听后都惊呼起来。导游热情地介绍:“灵渠全长37.4公里,凿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沿着渠旁的水泥路慢慢得往东走,仿佛是走在历史文化长廊上,而最久远的秦朝正发出绚丽的光彩,招引着我。我觉得自己突然变得庄严肃穆起来,好象就要和一位德高望重的睿智老人对话。当一片宽阔的水域呈现在眼前时,导游指着中间的孤岛对我们说:“那就是铧嘴。”这里游客稀少,非常寂静,四边的水在静静得流着,听不到一点水声,可我仍然能感受到两千多年的灵渠它那平静而又沉稳的呼吸。到铧嘴要坐船,踏上小巧的船舫,就会感到有一股凉气扑面而来,我赶忙把手伸进水里,清凉的感觉立刻传遍全身。站在铧嘴上,灵渠的美景尽收眼底。导游说:“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去流入了漓江,七分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了秦代以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枢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我端坐在地上,望着眼前的大小天平,那长长的两道浅浅的水坝刚好成90度角,从水坝滚落下的水形成一道弯弯的银链,很迷人。不涨水的时候,水只漫过脚小腿,村民可牵牛涉水而过,这水坝平时蓄水,使灵渠南北水坝保持正常水位,洪水来临时,便起到泄洪作用,兴安古城从此远离水患。似乎是不起眼的小水坝,却力负千钧,正如渺小平凡之中蕴涵着伟大。我脱了鞋走进水中,仿佛在小心触摸古代的珍品。水很清澈,游鱼和水草历历可见。脚底水坝的石板很大很滑,据说石板间的缝隙是用烧熔松油填充的,经久耐用,这令我真的不得不惊叹祖先的智慧。只有走近水坝,才听见细微的哗哗声,似乎听见灵渠向人们低声诉说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也许是灵渠听惯了几千年后人的夸赞,一切都变得宠辱不惊的大气。­

    在铧嘴呆了两个小时后,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临走前,我到碑亭欣赏了清乾隆书写的“湘流分派”的书法,字写得刚劲有力;在水里精心挑选了一块花纹别致的卵石放进包中,仿佛它就是灵渠的文化;又在小摊那买了一串的灵渠烤鱼,那鱼又香又脆又甜,10元一串,值!­

     此后我又游览了汇入漓江的南渠,水势很大,但水面却平稳,而不远处流向湘江的溪流却汹涌澎湃,犹如性情迥异的两个人。明代鲁铎有诗云:“一道源泉却两支,右为湘水左为漓。谁知万里分流去,到海还应有会时。”沿着南渠走,可以看到陡门、状元桥、飞来石、秦堤、泄水天平、粟家桥……但我最喜欢的是水街,将近1公里长的街道就在灵渠的两岸。水街的屋舍古香古色,渠边处处是园林的美景,我仿佛来到神往已久的“周庄”,游览水街是我意外的惊喜。这里老人悠闲的下棋聊天,妇人在渠边浣衣洗菜,生活恬淡宁静,我实在有点嫉妒他们能够和千年的古渠朝夕相伴。走在流水上的小桥,抚摩着亭亭的金竹、俯仰生姿的绿树,欣赏着那雕栏画栋的廊道……觉得这幽雅的“世外桃源”实在是养生的好去处。我在水街两边走了又走,总觉得走不够,看不完,真希望自己能终老于此。­

     有一种风景,看过后就留在了心底——这就是灵渠!  ­

                                           二、漓江

      漓江指的是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水道,这里山清水秀,好象一幅山水的画卷。唐代诗人韩愈曾经赞道“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天不作美,我们游览漓江的那天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从桂林的奥森旅社走到40米外的旅行社,裤脚已经湿透了。旅行社派一辆小车把我们几个送到码头。同行的还有两个金发碧眼外国朋友,好象是情侣,皮肤红润,很高大。车出了市区后,窗外的雨渐渐小了些,我的心情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打破沉闷的空气,我斗胆用英语和外国友人交流了起来。可是除了“good  morning!""welcome   to   guilin!""where  are  you  from?"等几句常用语外,实在不敢乱开口。外国友人很绅士,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我只听懂他们来自英国的伦敦,其余的确实不知所云。好在他们只答不问,不然会露馅的。不过,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即使在洋人面前,我也可以做到不卑不亢,不必崇洋媚外。汽车继续在奔驰着,窗外远山和树林在雨中变得朦朦胧胧的,像笼上一层轻烟。我很惊叹:桂林的山水几乎还是原生态的,没有看到一丝被破坏的痕迹,这在经历了50年代的大炼钢铁和文革期间的农业学大寨的中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我想起了在桂林市区附近游览过的十大名山,最不能忘怀的是象鼻山,它是桂林的象征,代表吉祥强盛。远看象山,真的就像一头大象在漓江饮水。还有被称为“南天一柱”的独秀峰,真是一枝独秀,含蓄隽永,更不用说山上数不尽的碑文;还有叠彩山,穿山......这些千姿百态的名山都是在漓江的上游,而我们将要游览的漓江的下游。

    10点时,我们终于到达码头,一个干练的船夫把我们带上了游船。想到自己即将开始画中游的旅程,心不免激动起来。到了船上,才发觉漓江的水面很宽。汛期的江水依然很平静,静得你似乎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抬头看江边的青山,觉得它特别高大,遮蔽了天空。我拿出相机,把映入眼帘的第一幅画面拍下来,收进我记忆的相册里。船开始往阳朔方向开,放眼望去,视野突然变得很开阔,远处青山重重叠叠的,在朦朦的烟雨中成了青黛色,而漓江则成了青罗带。船夫让我们停下来观赏的第一个地方是“冠岩”,说这山就像古代的紫金冠。右方山岩上,有李宗仁题“光岩”二字。水位低的时候还可以到山下的洞里观赏。大家按部就班的跳下船,走在沙石堆上,有的用石片打水漂,有的选景照相,一时间,快乐的嬉戏声就荡漾开来。我这才发现,这里的水也很清澈,水中各色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只是因为青山的倒影才孕育出迷人的绿水来。我想起了“鸡笼山一唱屏风开”一句诗,便问船夫:“师傅,鸡笼山在哪里?”船夫一边开船一边示意就在前方。可是当他指着一处有褐黄花纹的崖壁,告诉我们哪是鸡笼哪是鸡时,我老觉得那鸡笼不太像,我原以为整座山型像各鸡笼呢。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乌龟爬山”和“九马画山”:山上有一块巨石,远看就像一只抬头的乌龟,当船开到一定位置,乌龟的仰视角度刚好和后面一座山的坡度吻合时,那情景就是栩栩如生的乌龟爬山的画面;而另一座大山的峭壁上因壁纹勾画出马群形象,巧夺天工,成了古今闻名的“九马画山”(九是多之意,并非是九匹),神态各异,如卧、坐、饮、奔……妙趣横生。相传画山的马,是群神马,很久前玉帝为控制孙悟空,招到天廷封“弼马瘟”。悟空性情豪放,放纵群马,一天,神马冲破天阙,来到人间,见山青水秀,草绿叶嫩,就在丛山中住下,附近百姓围打,神马四处乱跑,跑到山壁上变成石马。当地民谣唱道:“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中九匹状元郎。”石壁上的马群,褐黄的壁纹比较乱,一般人在10分钟内能找出3匹都不错了,据说周总理当年能找出7匹,确实睿智出众。突然我发现有一段水域的左边有一片宽阔的原野,隐约还看见有屋舍的红瓦,而江岸是几百米长的篁竹,墨绿色的,都在细雨中静默着,给人别样的遐想。“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我们看得了左边的,又忽略了右边的,只恨自己没有多长几只眼,只好一个劲地摁相机的快门,等回去后再慢慢地欣赏。让我们大家都惊叫起来的是“拇指山”,它突兀于江中,巍然耸立,仿佛一把利剑插如江中。而在纷至踏来的美景中最让我痴迷的诗意风景,是20元的人民币上印有的桂林山水图:宁静的江面上,秀气的青山幽雅的站着,它们互相偎依,姿态各异,在烟雾的缭绕中青黛的颜色有的浓,有的淡。啊,这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就是云中的神,雾中的仙;而倒影着它们神姿仙态的漓江水,如情又似梦。这是大自然最完美的杰作,是淡雅的山水写意画,是仙境,也是梦境……­

     有一种风景,看过后就留在了心底——这就是漓江!

                                         三、阳朔               ­

    初识阳朔,是因为电影《刘三姐》。聪明美丽的刘三姐在一棵大榕树前,把绣球抛给了自己的心上人阿牛的情景,令人难忘。而我决意游览阳朔的缘由,更多的是证实人们说的“阳朔山水甲桂林”这话。这是我桂林之行的最后一站。­

    车开进阳朔境内,我就发现这里的山很高大,而且不少是连绵的群山,这和广西境内好多地方是一样的。但我随即就发现,窗外一晃而过的也有不少独立的山峰,山上绿树苍翠,似乎已经生长了几百年,我甚至没有发现过山上有树木被毁坏而留下的一点败笔。这里的山显得高大而又挺拔,不像丘陵给人敦厚的感觉,而且山石是青黑色,仿佛那是大自然亿万年洗刷留下的神话。一座座青山,在阳光的普照下,清清朗朗的,显得苍劲而又英姿勃发。更让我惊奇的是,这里没有一座山留有“封山育林”之类的墨宝。阳朔人对山水的珍爱,让人不得不油然起敬。­

     阳朔这个只有3万人口的小城,四面环山,是度假休闲胜地。阳朔的景点有月亮山、奇石宫、世外桃源、聚龙潭等,但我对咯斯特的溶洞地貌已经见多不怪,我最想去的是古榕公园。驱车赶到阳朔时已经是下午4点钟,我们在客栈一放行李就直奔古榕公园。公园里人流如潮,人声鼎沸。电影里出现的那棵榕树显得很矮,好多枝叶匍匐在地,不像别处的榕树尽情地向空中伸展遒劲的枝干,好多情侣在它旁边合影留念,似乎也想让榕树见证自己甜蜜的爱情。我们坐着竹排到了榕树对岸的对歌台,歌台的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山洞,站在里面很凉爽,闭目凝神,仿佛听到萦绕在石壁上的刘三姐清脆圆润的歌声,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她智斗莫老爷的情景……­

     走在阳朔这条有1400多年历史的西街上,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是洋溢着国际情调的繁华地带。街上有外国朋友开的各色商店,装饰和摆设风情各异,店面写着我永远看不懂的各国的文字。偶尔你会看到饭店里有一两个“国际友人”笨拙地拿着筷条,津津有味地品尝桂林米粉。各商店的老板,都会用英语和外国人做生意,他们说不会讲英语就不能赚到更多的钱。我曾偷偷的问一个老板,你们卖给外国人的东西比国内的贵吗?他很平静而又严肃地回答:“没有,都一样的。”街上的居民不是开铺面就是开旅社。我们投宿的“平安客栈”就是一间很典雅的客店,那是一栋临街的木质楼房,楼梯、房门、窗户雕镂都非常精致,房间很干净,床上用品有档次,给人宾至如归的温馨。到阳朔第一天晚上,我们就逛夜市。走在不足1000米的西街上,你可以听到五湖四海的莫名其妙的声调,你可以看到戴上中国特色的发饰得意洋洋的走着的洋妞,你可以品尝到阳朔的“啤酒鱼”“姜糖”等小吃。我在琳琅满目的服装店里看了又看,只中意一条民族特色的裙子,顺便还买了配套的发饰。在威尼斯银铺里,我发现设计非常新颖的银镯子,纯度百分之九十九,便买了一只,等回去后高兴时候戴着玩玩。我至今还后悔当时没有多买几个,回来送给亲友多好啊,在别的地方买到的都是假货的多,何况那店的天平灵敏度非常高,轻轻哈气数字都会频繁的变化。到12点钟时,便觉得自己走累了,转来转去的,西街已经走了两个来回,随同的人早已怨声载道。可我怎么舍得离开这流光异彩、热闹非凡的街市?终于又发现一个围巾店,围巾色彩艳丽,摸摸,手感不错的,真丝的!讨价还价后,我连忙挑了三条放进提包里,付了钱,走出店门,又被随同的人声讨了一番,我的天!­

       在阳朔,最大的盛宴就是看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有一个国际高级官员说: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专程来看这场演出,都值得。有好多广东人,坐车来到广西,都不在桂林市这个文化名城落脚,就直达阳朔看《印象刘三姐》。张艺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也许是因为我非常喜欢欣赏摄影作品的缘故,我觉得他拍的电影画面很美。看演出,是我的一次艺术的朝圣。那天晚上,我们早早就冲凉,等专车来接。也真凑巧,7点多的时候,竟然下起了小雨。小车把我们送到东街的演出现场。等到在座位坐定的时候,才发现观众不多。我真担心演出会被取消,问问管理人员,回答是演出照常,我终于舒了一口气。我那拿起望远镜试着观望远景,效果不错。展现在我的眼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实景舞台,12座山峰就是舞台的背景,而漓江1. 654平方公里水域就是演出的舞台,只有张艺谋才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8点30分的时候,演出正式开始。舞台的灯光一亮,一个迷幻的舞台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天籁般甜美的歌声如横空出世,在四周回响:­

                  女:      山中只有藤缠树,­
                                  世上哪有树缠藤?­
                                  青藤若是不缠树,­
                                  枉过一春又一春。­

­                                  竹子当收你不收,­
                                  笋子当留你不留。­
                                   绣球当捡你不捡,­
                                  空留两手捡忧愁­
         
                  男:        连就连­
                                  我俩结交订百年­
                                  哪个九十七岁死­
                                  奈何桥上等三年­

      演出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壮族人民美好的情感,诗化地再现了他们婚恋、牧渔、庆丰收、月夜沐浴等情景,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红色激情”“蓝色印象”“银色盛典”三部分主题的不同,舞台上也呈现出曼妙多彩的灯光,使人犹如置身于仙境之中,享受着飘飘仙乐,美妙震撼,令人如痴如醉。这是一场视觉与声音的山水相逢,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人与上帝合作的杰作。­

     感谢张艺谋大胆的创意!感谢齐秦姐弟及刘欢甜美的歌声!感谢500多名群众演员朴实而精彩地演出!      ­

     有一种风景,看过后就留在了心底——这就是阳朔!  ­

     桂林之行至今已有两个月,看着首府那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有时会更怀想桂林的山水。于是趁国庆这片刻的闲暇,重新拾取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把它连缀成精美的画册,永久地悬挂于我人生驿站典雅的粉墙。­



­

[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12-7-6 20:23 编辑 ]
发表于 2012-7-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问好高山流水,一说到桂林,我就特别有感觉,等下来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阳朔山水甲桂林”,不到阳朔,你就品味不到桂林山水的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除了“good  morning!""welcome   to   guilin!""where  are  you  from?"等几句常用语外,实在不敢乱开口。外国友人很绅士,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我只听懂他们来自英国的伦敦,其余的确实不知所云。

-----------------------------
说到英文,有几个搞笑的段落。
1、我们去爬月亮山的时候,爬到半路,碰到老外,我们相互打招呼,我说:hello,他说:你好!
2、在桂林阳朔的时候,记得在西街,我听到一个乞丐看到两个老外经过,他就不停的喊:two yuan,two yuan。
3、还有一次,我们在西街逛的时候,有一对老外夫妇,推着自己的小孩,那小孩不停的哭,并说:No,No,I feel bad! I feel bad!  听了我们就哈哈大笑,并装了起来。

[ 本帖最后由 囚雪 于 2012-7-6 22: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游记写的很好,情景交融,文化的感怀,富有浓浓的艺术气息,还有着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再次谢谢高山流水的支持!

[ 本帖最后由 囚雪 于 2012-7-6 22: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囚雪 于 2012-7-6 22:13 发表
可是除了“good  morning!""welcome   to   guilin!""where  are  you  from?"等几句常用语外,实在不敢乱开口。外国友人很绅士,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我只听懂他们来自英国的伦敦,其余的确实不知所云。

----- ...


----- 刚好来心情逛。实话实说,跟团的一般都坐大游轮游览漓江,我嫌太赶,就自助游。旅行社揽私活,推荐渔民的小船,填写个人情况表之后,他们安排两个国际友人跟我们一家同行,让我们路上多照顾。一路上,吃饭、方便等的导引,我们的手语多于口语,笑死...... 问好囚雪。

[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12-7-6 23: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囚雪 于 2012-7-6 21:33 发表
先问好高山流水,一说到桂林,我就特别有感觉,等下来细读:)


--- 问候囚雪,仲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囚雪 于 2012-7-6 21:33 发表
先问好高山流水,一说到桂林,我就特别有感觉,等下来细读:)


--- 呵呵,谢谢你特别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7-6 22:08 发表
可是“阳朔山水甲桂林”,不到阳朔,你就品味不到桂林山水的精髓。


---- 问好圣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囚雪 于 2012-7-6 22:22 发表
这篇游记写的很好,情景交融,文化的感怀,富有浓浓的艺术气息,还有着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再次谢谢高山流水的支持!


--- 美不美,家乡水。嘿嘿,桂林真的也很美,多来广西玩玩,壮族人民欢迎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风景,看过后就留在了心底——这就是灵渠!这就是漓江!这就是阳朔!

——深刻的体会了山水的灵慧,描写细腻生辉。没去过灵渠是我的遗憾,能读到水街在高山流水笔下的感慨,很羡慕:这幽雅的“世外桃源”实在是养生的好去处。我在水街两边走了又走,总觉得走不够,看不完,真希望自己能终老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出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壮族人民美好的情感,诗化地再现了他们婚恋、牧渔、庆丰收、月夜沐浴等情景,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红色激情”“蓝色印象”“银色盛典”三部分主题的不同,舞台上也呈现出曼妙多彩的灯光,使人犹如置身于仙境之中,享受着飘飘仙乐,美妙震撼,令人如痴如醉。这是一场视觉与声音的山水相逢,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人与上帝合作的杰作。­

     感谢张艺谋大胆的创意!感谢齐秦姐弟及刘欢甜美的歌声!感谢500多名群众演员朴实而精彩地演出!      ­

     有一种风景,看过后就留在了心底——这就是阳朔!  ­



确实是看过后就留在了心底的美景,看过后终生念念不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7-6 22:34 发表
有一种风景,看过后就留在了心底——这就是灵渠!这就是漓江!这就是阳朔!

——深刻的体会了山水的灵慧,描写细腻生辉。没去过灵渠是我的遗憾,能读到水街在高山流水笔下的感慨,很羡慕:这幽雅的“世外桃源”实 ...


---- 谢谢来读,问好圣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2-7-6 23:04 发表
演出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壮族人民美好的情感,诗化地再现了他们婚恋、牧渔、庆丰收、月夜沐浴等情景,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红色激情”“蓝色印象”“银色盛典”三部分主题的不同,舞台上也呈现出曼 ...


问好杨斑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慢慢来看,问好高山流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6 0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