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70|回复: 6

[随笔] 每个滑落的生命都挣扎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6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第一次,我当上班主任,虽然是迫不得已,当面对68张青春的面孔时,还是感觉到沉甸甸的责任。
L圆圆的脸,小胖身体,在女生中算高个,有一对虎牙。她学习并不刻苦,好玩,好跳舞,和“社会”上的一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交往密切,母亲独自照顾她,她的父亲从没现身过,她不知道,她母亲不愿说。她母亲对她期望很大,送她去补习了好几个学科,我也给她补习过,但效果甚微。
    那是一个星期天,她母亲打电话给我,说昨天L和她吵架后离家出走了,今天还没回家,我一边让她发动亲戚朋友去找,一边让她报警。其实,L的母亲已经做了这些,希望我发动同学提供一些线索。星期一,我暗中找了一些和L关系密切的学生了解情况,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后来的几天,这件事情一直在我心里挂着,我第一次面对学生离家出走,始终找不到头绪。她母亲发动所有亲戚四处找着。一天傍晚,L的母亲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在网上通过QQL聊上了,但L不知道,希望我去看看,我急忙赶去。L的一位亲戚正用一个QQ号和L紧一句慢一句地聊着,却不敢暴露身份。我们围着电脑,商量着如何引诱她说出她的地址,直到晚上10点多,她终于透露出她所在网吧的名字和大概的位置。我和她的亲戚立即驱车赶去,到了那一带,我们不知道那个网吧的详细位置,只好分成几路,去每一个网吧问。终于,有一组人马找到了L所在的网吧,进去后L已经提前几分钟离开,但是抓住了和L一起的朋友。所有人立即赶过去,但这个朋友不肯透露L住的地址,我们立即报警。一名警察来了后,把L的朋友和我们一行78个人带到派出所。警察让我单独进去,询问了一些关于L在校的情况。我第一次被警察询问,这时最能感受到教师的责任重大。警察后来终于让L的朋友说出了L的住处,这时已经晚上12点过,但要等到凌晨3点左右去“抓捕”,L的母亲让我先回家,于是我回家了。回家后,我彻夜未眠,第二天早上,终于等到L母亲的电话:L找到了。我让L的母亲和L好好交流一下,第二天再来上学。第二天,L来学校了,我简单地教育了她几句,就让她去上课了。晚上,想到这几天来我工作以来从没遇见的情景,我难以入眠,许多话涌上心头却无处述说,深夜里,我随意找了几张纸,想到什么便写什么,写了满满的几篇,具体写了些什么,现在我已经全忘记。第二天,我把写的这几页交给L,嘱咐她回家看看。后来,L的母亲给我说,她看了很感动。但意想不到的是,8年级结束时,L的母亲突然告述我说,L要转学了,还是一所名校,原因是L和“社会”上的人交往太深,必须换一个环境,躲开那些人。我隐约感觉真正的原因是我管理学生太严,L感觉压力太大。
    一年后,我再次见到L的母亲,她说L又到我校读高中了。我有些惊讶,但不便多问,后来听说是L在那所学校严重违纪,成绩很不好,勉强初中毕业。在L读高中期间,我碰见过L几次,她越来越瘦了,曾经圆圆的脸每见一次都消瘦一点,牙齿也变黑了,我和她开玩笑说她减肥了,她总是笑着说“是的”,两瓣虎牙依然露出来。我也了解到她的一些情况:依然很不守纪律,和“社会”上的人关系更密切了。2010年,她高中毕业,高考成绩很不好。后来,有一次在温泉里游泳碰到她,我不知说什么,也没有问她的现在如何。我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L这届学生毕业后,我紧接着到一所农村学校支教。G是我第一个见到的学生,她的皮肤很黑,当然,绝大部分农村的孩子皮肤都很黑,但她很大方,胆子也大,见到老师也不“怕”,这一点和其他农村孩子不同。我所教的是“慢班”,分快慢班是《义务教育法》明令禁止的,但《义务教育法》没有规定如何分班,农村人不知道(或许知道,但无所谓),学校利用了农村人的沉默,教委假装不知道,所以这就成为了公开的秘密。“慢班”的孩子知道自己在慢班,大都对读书、考高中这条路“失望”了,加上80%家庭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家庭施加的读书的“压力”,老师们心思也不在这些孩子身上(有一些老师成为了“赶场老师”、“喂猪老师”),所以G所在班的学生大多读书很不认真,作业不交,乱做,上课讲话、下课打架是常事。我一贯严格惯了,要求他们比较严格,要打手心,也会长篇大论地教育他们,他们的成绩相对其他“慢班”来说要好一些。有一次,G违反纪律,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和她谈了很久,晚上又写了一封信给她,她后来表现好了一段时间,但渐渐地,贪玩、懒惰、冲动、不守纪律的坏毛病又严重了,只是在我面前比较收敛。因为在两所学校都要上课,对农村的学生相处比较少,我渐渐减少了对G的关注。
    很快,一年的支教工作结束了,我和农村的孩子们分别了。有几个孩子哭了,其中有JJ是一个性格像男孩子的女生,我曾经到她家中坐了一会。
    前几天,G所在班的几个学生在分别4年后来看望我,说起G的情况,G和她的几个同学到广州的一家宾馆工作,似乎从事的是“那种”工作,同学们都有些瞧不起她。而J呢,已经怀孕了,很快要生孩子了!另外几个女生也是这样的情况!我震惊了:她们才19岁啊,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我很难想象性格泼辣、男孩子性格的J现在的样子。
      也许,是我没去了解世界的真相;也许,我永远无法了解世界的真相。上个月,我现在的学生X主动来找我说话,我和她谈了1个多小时,她的忧郁好了一些,而我对自己的工作却越来越没有信心。当无数文件、文件精神、轰轰烈烈的活动、漂亮的数字从纸面上、官员的嘴巴里、电视中展示出来时,只是看上去很美。当“大师”和官员们在争论道德是“进”还是“退”了时,许许多多幼小的生命还在为心中压抑着的美好理想挣扎。道德的最前沿在教育,道德的溃败首先从教育开始。

[ 本帖最后由 唐重庆 于 2012-7-6 17:23 编辑 ]
发表于 2012-7-6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句发人深省。教育怎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分三大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许多父母忙于挣钱,社会低级趣味的诱惑那么多,学校又像养鸭场——教育不一败涂地才怪啊!
读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西山老黄 的帖子

正因为教育是百年树人,所以官员们现在都重视得不紧不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我没去了解世界的真相;也许,我永远无法了解世界的真相



点到穴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是不愿当教师的。我怕自己在学生时代,就对教育体制的某些方面有所抵制,

成为教师的我,会因为自己的性情、原则与教育体制中的职称之争、优生评判相左而辛苦。

而我心中又对教师这个职业心生敬畏。我感到那些真正地关心着学生的成长,

并拥有独立思考精神的老师是令人敬佩和感恩的。

看了你的文字,为你文中所体现出了的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心生温暖,

亦为L、G、J的成长故事而感到惋惜。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然而曾经天真可爱的孩子,在现实的滚爬里最终坠落,

或是被世俗所淹没,这无论如何不是一种悲哀。

每个滑落的生命都曾挣扎过。而若这个生命恰好在你的眼睛挣扎并滑落,

于其于己,都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

但我们也只能够挽回能够挽回的东西。若为人师,也许无法以一人之力,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

但至少要爱学生,关心学生。不止是关心他们的成绩,更应是他们的成长。

并在这个过程中,伸出自己的双手,敞开自己的怀抱。

若如是,教育之中的弊端、世俗观念之中的虚伪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不合理,虽依然令人心凉,

但我们已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了努力。至少可以问心无愧。

世界的真相中包含着虚伪、冷淡、欺骗、伤害这些灰色的词汇,这是我在年少时就明白的。

然而却无需执念,因在真相灰色的背景之中,总是有着希望,有着期待。

就像你文字间的关怀,尽管故事中有些孩子们青春的疼痛,但其间亦有挣扎,亦有爱的暖色。

若要我说世界的真相,我看到的是破碎的生活之中,人们固执着怀抱着爱的碎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星星小倩 的帖子

请相信,我的同行们,绝大多数都抱着爱的碎片,只是限于体制,没有将爱拼完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2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