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6785|回复: 181

[其他] [心情之旅]享受心灵的慢生活——聊我们爱的旅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5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很想去巴黎,不为那里的艺术,不为那里的女人,只为逃离永远也无法逃离的俗世生活......让我们一起去旅旅游,照照相,一起慢下来,看看蓝天、看看白云,看看那些逝去或梦中的风景,让我们的心灵一起去旅行......

       本期栏目“心情之旅”,我们一起来聊聊旅游,聊聊你喜欢的地方,去过的地方或梦想去的地方。欢迎大家一起来“心情”度假,谢谢!

     本栏目特邀嘉宾:昊飞泓

[ 本帖最后由 囚雪 于 2012-7-6 15:5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大家可以晒照片,可以贴图片,可以写游记,谈心情......一起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旅行,有美片、美食、美地欣赏,享受啊~~

前排就座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到旅行,除了欣赏美景,还有就是品尝美食,再有八八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很有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囚雪 的帖子

问好囚版版,前段时间写的游记可以贴过来吗?
孩子中考刚结束,还没计划出游,先把之前的游记拿来,支持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12-7-5 14:08 发表
喜欢这旅行,有美片、美食、美地欣赏,享受啊~~

前排就座先!


怎么每次都是你坐在前排, 下次你要通知我让我坐前排,要不然我把你做成红烧蓝蓝鱼,哼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囚雪 于 2012-7-5 13:20 发表
欢迎大家!大家可以晒照片,可以贴图片,可以写游记,谈心情......一起来吧!

不是还有嘉宾吗,哪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nsha 于 2012-7-5 15:15 发表

怎么每次都是你坐在前排, 下次你要通知我让我坐前排,要不然我把你做成红烧蓝蓝鱼,哼哼……

飞鱼呀,这你就不懂了,我坐前排是帮你端茶送个水的方便,再说也帮你占位的啊,笨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nsha 于 2012-7-5 15:16 发表

不是还有嘉宾吗,哪去了??

嘉宾正在化妆,造型中~~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12-7-5 15:18 发表

飞鱼呀,这你就不懂了,我坐前排是帮你端茶送个水的方便,再说也帮你占位的啊,笨蛋!

哦,原来如此啊 看来诗歌报心情文字的丫鬟还挺好使唤的,嘿嘿,看来以后应该多来看看,喝茶还是喝水什么的倒没关系,心里舒坦比什么都好。蓝蓝……蓝蓝……哪去了,到底好使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12-7-5 15:19 发表

嘉宾正在化妆,造型中~~啊哈哈~

真是的,这也太慢了。我去帮他造型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nsha 于 2012-7-5 15:22 发表

哦,原来如此啊 看来诗歌报心情文字的丫鬟还挺好使唤的,嘿嘿,看来以后应该多来看看,喝茶还是喝水什么的倒没关系,心里舒坦比什么都好。蓝蓝……蓝蓝……哪去了,到底好使不?

当然好使了,不但端茶送水,不听话的还要……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nsha 于 2012-7-5 15:23 发表

真是的,这也太慢了。我去帮他造型得了……

人家这叫闪亮登场,这才对得住观众,知道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前段时间写的游记,支持活动。

《一日游》文/fangfei73ss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五月里一个晴好的天气和同事一起去附近景点一日游。
        景点距离市区25公里。在临行前半小时把毛巾,保湿化妆水,面巾,手机以及卡和钱,钥匙统统整理进包里。等出了门才想起没带凉帽和眼镜布。
        返回去取时间显然很仓促,必须做一个守时的人。我比大家先到。司机已经等候在那里。向司机问好。
        开车从市中心直接进入晋源区。
        
        我们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平常步行散步或是搭公车去工作的地方往往返返,从城市最南面到最北面,或是从最北面到最南面,或是中途站点下来去超市购买日用品,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根本无暇也无心停下来对着常常经过的步行街的唐槐发一次呆,让思维进行一次千年的穿越,或是小坐在木椅上看人来人往,伴着小雨淅淅沥沥地飘落思绪。因为熟悉,对眼前的一切视而不见。计划出门一定是远山远水,或是江南水乡或是塞外风光或是北国苍茫,这么近有点意外。
        驱车一个小时,我们到了天龙山脚下。抬头远望巍峨的山脉,自己竟然显得无比的渺小。
        大家都是第一次来,面对大山脑中一片迷茫,顿时迷失了方向。山脚下的当地村民向我们点头招呼,询问我们的来处以及去处。
        男性村民身旁走来女人。她告诉我们在山中歇脚处有他们家的饭店是为了过往旅客就餐方便的。他们还告诉我们,此路是上山的必经之路,到达山顶得四十分钟。谢过村民后,司机大哥载着大家开始向大山挺进,时间是上午8点30分。
        上山的路是曲折绵延仿佛没有尽头的盘山路,路况很好,偶尔有坑洞。司机都超水平的绕过去了。但是车上的同事们还是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随车摇摆。好几次我的脸颊重重地贴在了窗玻璃上,可见山路十八弯啊。
        汽车每拐过一个又一个弯,就会看到出现在旁边的一条小路,其实那是刚刚经过的路。爬山路就像爬楼梯时甩在身后的一层一层的楼梯,让你瞬间就高高在上,一条一条的山脉渐渐消失在远处。每拐过一道弯都会有不同的风景展现在眼前,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透过窗户看到绿树环绕处有淡淡的雾气缭绕,弥漫了整个视野,有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在脑海中稍纵即逝,因为山势的陡峭让现实超越了幻想。
        我们的车就像围绕一个圆点在这座大山的边缘上牵强地划着弧线。突然之间想到如果车划出了其他任意的线条,我们是不是真的会进入仙境,而且像《月光宝盒》里的孙俪掉入深渊时展开双臂以曼妙的姿势坠落。
        我们的车像一个孤独的行者曲曲弯弯地前行。很少看到别的人或车辆。突然间看到一辆车会兴奋不已,我们看到对方的车里也是坐着五六个人。莫非也是慕名而来?对方的车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超速后他们一路遥遥领先。不过我希望速度慢些,再慢些,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沿途的风景,就如我们一点一点感受这大山的深情拥抱,它也会一点一点接纳我们,直到我们完全被融入。
        途中有两个岔口,一处是通向我们的目的地,一处的路旁写着“仙居园”三个字。司机说,仙居园存放的墓地依傍在青山叠翠之中,一定是神仙眷顾的好地方。
        我们的车继续划着弧线行进。虽然司机大哥是一位跑盘山路的老手,但当大家看到前方不远处的停车场时依然有带着紧张,刺激的绝处逢生的惊喜。停车场零星的停着几辆车,哦,原来有比我们早到的人呢。打开车门,站在车外,立于山中,如果说先前的路程只是一段铺垫,那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看它的“真面目”了。
        走过一段平坦的路开始真正进入山中。我们沿着石梯拾级而上,刚走了几步 远处绵延的山峰便尽收眼底。我拿出了相机让这处美景作为背景,按下了快门,我及我身后的景致跃然在相机的底片上。即使华美的衣裳也黯然失色,有什么比大自然的绿色更生动的呢!
        我想,此时这座大山是有灵性的,不信,你瞧,我身后的那座座山脉在同事的连拍下就像绵延的绿色波浪层层叠叠,又像一位飘然飞舞的仙子佳人在对面轻歌曼舞。当远处的白云遮住了蓝天就像天界里的瑶池仙境,似乎听到了从山那边传过来的阵阵悠扬的旋律和众仙子的频频笑声。真美!
        步行的山路要比之前的盘山路好走多了。继续往前走,你会看到在高大的乔木掩映中的整块面壁上的佛像,难道这就是天龙山的“石窟”吗?带着疑问与好奇继续前进。不断有大大小小的佛像刻在崖壁上,中途也有许多小型寺庙,看到出家人模样的人来人往。我们来到一个叫做圣寿寺门前停下,进入寺中,殿宇雄伟,石碑矗立。缓缓抬头注视着巨大的佛像,静静聆听寺中的师傅在步道讲解。这里许多的佛像,石窟在一千多年前的东魏兴建,在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沉淀依然活灵活现,保持着如此完好,让我们禁不住感慨古人的智慧。
        伴着寺中传来的佛教梵音,我来到了一座古钟面前,据说,是明代大钟,重万余斤。我似乎听到了它雄浑沉郁的钟声。我不禁想到作为一个尘世的过客是否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此时与大山为伴,与山上的寺庙为伴,与山中的石窟,寺中的钟声为伴?然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放下红尘走进这里清静余生呢?我终究是个匆匆过客。
        寺中师傅说,山中的许多石窟,佛像解放前经日本人的洗劫缺失了许多。当我们一路上看到了有些石窟内的佛像的头部都缺失了,只剩下残缺的身体时,我们的内心怎能不痛!
        这时有几位年长的老人出现在我们眼前,走在他们最前面的中年男性导游介绍,这是一拨来自新加坡的游客,其中有一位老者今年83岁高龄,因为乐衷于佛学的研究,且对中国的山水,园林建筑,有着独特的感受,所以前来观光。于是我们也随着他们缓缓前行。
        本来以为爬山,看景,并不知这里有如此的故事。导游对石头上冯玉祥的题辞娓娓道来。当年冯玉祥将军与阎锡山联手倒蒋失败后,避居天龙山。期间修筑了晋祠通往天龙山的道路,并题辞。可见冯对天龙山这份自然景致的由衷的喜爱。
        这时已经有不断的人来人往,山里的石梯上行走的人们显得热闹非凡。听到的感慨也不绝于耳。
        有人说:几千年的石窟能够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是因为这里香火不旺。
        有人说:许多石窟及寺中的佛像身首异处,是因为这里的香火旺盛。
        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的文字,说:如果你只是一粒沙,整个宇宙全部的空间都是你的,因为你既碍不着什么,也挤不着什么一无所有......因为你是一粒沙,仅是一粒沙。有谁真正相信,我们也可以因为细小而强大,又因为强大而招致祸害~~虽然我不是一个佛中之人,也没有进行对其研究过,也许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是这个道理吧。
        
        对一个方向感极差的人,进入山中极易迷路,我便是迷路的人。许多看似雷同的石窟却形态各异,不仔细看不会发现它们的不同。而一个不懂宗教,对历史研究甚少,对自己所在城市了解甚少的城市中人来说,又如何能懂得了深居在大山里的这些石窟,它们的喜怒哀乐呢!下山时,回头再望千年石窟,它以一种庄严肃穆,千年的豁达与荣辱悬在石头壁上。突然又让我想起来大同的云冈石窟,它们也是如此经历岁月风蚀无悲无喜吗?如果你不去亲临,无论如何你不会了解藏在那里的故事,有怎样的沧桑!
        
        稍作休息,我们的车直接驶入第二个目的地------晋祠博物馆。
        是在93年夏天,也就是十九年前来过这里,是和同学一起来的。因为纯粹只是游玩所以收获着满溢的开心快乐而归。
        十九年后同样满怀希冀重游晋祠。我想更多的是把了解历史,寻找历史的足迹作为重游的宗旨。
        都说,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我想作为一个太原人,有必要去真正的了解并倾听这段历史。然而一段历史又怎能凭导游的三言两语或是一次走马观花的出游简单概括呢。
        翻看历史的史册记载,晋最早称唐。叔虞在武王去世后,被继位后的成王封为唐侯。后来李渊在山西做太守时就被封为唐国公。唐叔虞是西周时山西第一个君王,也因此被山西人尊为祖先。唐叔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晋水源头建筑祠庙祭祀,称作唐叔虞祠。其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叔虞祠就叫晋祠了。晋祠始建于北魏前,距今2500年的历史,集中园林,雕塑,壁画,雕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雕刻,园林艺术中心。难怪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里把晋祠描述的惟妙惟肖~~
        太原人都知道晋祠有三绝:一是周柏唐槐依然可见,立于树下可以感受到千年古树的苍郁青翠;二是圣母殿的宋代彩塑,栩栩如生,生动逼真;三是难老泉的园林艺术。今天我倒要说说坐落在难老泉上的水母楼。水母楼一层是村姑扮相的柳氏。二层是柳氏坐化金身后的水母娘娘。可惜二层对外封闭,我们没有看到二层坐化后的水母娘娘。一层的柳氏,面部不施粉黛,黑黑的发髻在右边高高的盘起。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邻家的小媳妇向我们走来,担着满溢的水桶往返山中。
        传说柳氏的恶婆婆在儿子去世后把怨气变本加厉的撒在媳妇身上,把媳妇挑水的水桶做成倒锥形,并且只要挑来的前桶水。柳氏在一次担水的途中遇到了一个白发老人问她取水喝,后来老人送她金丝马鞭,可以使瓮中水瞬间贮满,但不可把鞭子拿出瓮中。于是乡亲们都来柳氏家担水。一次,恶婆婆在柳氏回娘家时把金丝马鞭拿出水瓮,于是顷刻之间大水淹没整个唐村。柳氏在娘家闻讯赶回,披散着未梳好的头发跑回来,见村里一片汪洋,于是向瓮上坐去,水流变缓,成为长流不息的难老泉,而她再也没有离开这个水瓮,此后柳氏坐化成仙。
        水母娘娘的故事是小时候听来的,一直记忆犹新。用柳氏的生命换来的难老泉水灌溉着唐村的千万亩良田,所以有晋祠大米一绝。而前几年由于各种原因晋祠的水逐渐干涸,人们再游晋祠时总有万分感慨。
        在03年太原建城2500年之际晋祠新增了唐太宗与勋臣的群雕。导游说,这是一座重达23吨重的青铜塑像。这座雕像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景区的新亮点。
        晋祠先后翻修,以后扩建。史册总会留下难忘的历史。我知道作为一个太原人,我是热爱这个城市的的,包括曾经遭遇的苦难。于是在这个五月,我踏着轻盈的脚步而来,又匆匆离去。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本帖最后由 fangfei73ss 于 2012-7-5 15: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鱼,言归正传,不然雪首席要罚我们俩打扫这里的卫生了

说说你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在哪里?吃了什么好吃的没?印象深刻的有哪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