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囫囵食神

【大家一起练36期】《底线》《李白遭遇李黑》《四野、蛙、水池》《插播广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旋转。他们始终没有觉察到周围的变化——
马路上的榆树屏住呼吸、垂于墙角的柳条
不露痕迹地抽出最后一颗芽穗、站在椿树细枝上的
一只鸟——紧收着翅膀,惊恐地望着

这里比较浓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2-7-1 10:22 发表
第一个结尾有意味,联系前面的三个片段,也许是关于时间的底线。

问好小树苗,谢谢临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2-7-1 10:24 发表
旋转。他们始终没有觉察到周围的变化——
马路上的榆树屏住呼吸、垂于墙角的柳条
不露痕迹地抽出最后一颗芽穗、站在椿树细枝上的
一只鸟——紧收着翅膀,惊恐地望着

这里比较浓密了

嗯,有道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偷学地,这个李黑比较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大爷的,我是打柴的李黑,赔我草鞋!
哪儿不能吐啊,偏偏整大爷一脚!
十两银子,二两买鞋,八两
精神补偿。
--------------------笑S银鸟!笑S银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花 于 2012-7-1 10:33 发表
来偷学地,这个李黑比较厉害

问好木兰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柔刀 于 2012-7-1 11:40 发表
你大爷的,我是打柴的李黑,赔我草鞋!
哪儿不能吐啊,偏偏整大爷一脚!
十两银子,二两买鞋,八两
精神补偿。
--------------------笑S银鸟!笑S银鸟!!

笑死人不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没明白我的第一首,那就再改动成如下——

《底线》

几只蚂蚁溜进抒情的短调,他弹琴的左手
在高音区顿了一下。黑白键
继续跳动。

少女的长发
淹没全世界。

小女孩缠着奶奶
接着讲小红帽的故事,并不停追问
狼外婆吃了他后还会吃谁。

天空就要出轨,汽笛拉响——

下午,
六点整。


希望大家继续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2,固定诗歌《李白遭遇李黑》
-------------------------------------------------------
古意与当下语境融合得好。内部做到了统一的矛盾。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7-1 23:32 发表
2,固定诗歌《李白遭遇李黑》
-------------------------------------------------------
古意与当下语境融合得好。内部做到了统一的矛盾。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3,意象诗歌《四野、蛙、水池》

前三节对我来说,很熟悉。我有段挺长的时间写这类风格的

第四节和整体不和谐了,写得比较繁琐,是否可以抽离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7-1 23:37 发表
3,意象诗歌《四野、蛙、水池》

前三节对我来说,很熟悉。我有段挺长的时间写这类风格的

第四节和整体不和谐了,写得比较繁琐,是否可以抽离些呢?

小宇说的不错,我当时也想到这点,可后来又仔细考虑一番,总觉得密集一下就像是给一只炸药包填充炸药,塞得越满越紧实,才会很轻松地让最后一节发生强有力的爆发。
这是我的想法,小宇看看,然后我再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囫囵食神 的帖子

那节很多补充语嘛,遮蔽着阳光渗透进来,并于修饰中半句一转折。
我更看重文本的整体和谐统一性。

这节的场景,实际很简单的。就是发芽的细枝站着一只鸟。多余的地方,我明白你的用意,是想构建出一种情态,但情态分散了,有效性就差了。

抽离,集中。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7-1 23:54 发表
那节很多补充语嘛,遮蔽着阳光渗透进来,并于修饰中半句一转折。
我更看重文本的整体和谐统一性。

这节的场景,实际很简单的。就是发芽的细枝站着一只鸟。多余的地方,我明白你的用意,是想构建出一种情态,但情 ...

问好兄弟。
情境建构是为了显现内蕴,可仅凭一只鸟站在发芽的细枝上是不能把我所要的内蕴完全体现出来的,因为我的这首《四野、蛙、水池》的内蕴就是说大自然是不断更新轮回的,在这里,鸟站在椿树上,就是一个孩子跟一个老人。
并且水池就像是一个运动的天体,永不停息的轮回着。

也许我想的太多了,我在琢磨一下。

[ 本帖最后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7-2 00: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囫囵食神 的帖子

一只鸟站在发芽的细枝上是不能把我所要的内蕴完全体现出来的—————这是肯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