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63|回复: 2

[随笔] 细雨春风伴我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号凌晨,我三点半起床四点半到单位五点半乘车去苏州。当时天降小雨夜色还浓,大地还笼罩在夜无尽的怀抱无法挣脱,包括我。好久没有起的这么早,好久没有看雾雨中的夜色,昏黄的灯光从眼前连到天际,又从天际连到每个人的梦乡。车在奔驰梦在摇晃,这情形好像要启发我什么,可是我又无法用简约的语言概括;就这样时睡时醒,用手机零零碎碎记下些感觉,待有闲时再行整理。

         一路天气都是迷迷蒙蒙,就是到扬州的时候看见了太阳,一个昏睡的没有睁开眼的太阳。也许三月的江南就该如此,斜风细雨含愁带怨,适合古代诗人爱国怀殇,也适合商妇柔指抚琴唱离恨,当然也适合我昏梦沉沉奔苏州。哈哈,朱雀桥边颜如玉,一曲回魂吴音软;我来也。

         上午九点到达苏州新地中心,接待我们的是运营总监和销售经理,二人都年经轻轻。姜总监是青岛人,看上去英气勃发;吴经理则是苏州本地人,给人感觉睿智内敛。

          苏州新地总面积14万平左右,双塔结构,不包括东面的香格里拉酒店。但地下部分连在一起,三栋建筑均在220米以上高度。外立面是蓝玻,气度宏伟,很有现代感。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会所,一楼是展示区和大堂,两栋住宅入户均穿过这里。这样的环境利于安保设岗以及门禁设点的有效性,也很好的考虑了住户的私密性。接着我们参观了各个设备间,期间工程部经理全程陪同,以回答我们针对于设备的各种疑问。感慨两点,一、设备大部分为进口;二、设备间的卫生做的非常好,制度上墙且规范;所有的强弱电井包括水井间地面都做的环氧地坪。上墙的也不是kt板,而是亚克力板。结束时我们在会议室交流了一些工作上的心得和细节,对人员配备以及两地差异也分别进行了探讨,全程轻松愉快。

           中午姜总一行请我们在香格里拉二楼吃饭,菜色和味道都很好,服务感觉不是很到位。习惯性的看了看包厢内的装饰以及设备使用情况,墙纸有卷皮现象,餐桌上方吊灯有些破损,并有几盏灯不亮。席间吴经理对每道菜的来历和吃法一一讲解,串杂典故听之甘味,非一般人所能为之,私下很是佩服。饭后茶歇半小时,我们就赶往一个花园式公寓,了解那里的环境设置和管理模式。这是苏州比较早的一个酒店式公寓,虽历经10年,小区环境以及内部设备都保养得挺好,住的大部分是日本人和欧美人。前台的小姑娘会好几种语言,会和每个住户以及他们的孩子打招呼聊天,很有亲和力。可是一问,工资还不足2000。住户的素质也很好,看见客人以及保安保洁都打招呼,听说许多人家都一住10年。由于小区环境和我们合肥新地差别太大,我们就没有做过多停留。此时也下午五点多了,大家都感觉有点累,想找个地方先住下,稍事休息再来感受这吴越之都的美丽。

           对于苏州我知之不多,虽然在上海当兵时离此不远。只知苏州建成久远,上追吴越,传说春秋时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得此城。阖闾姓姬,很明显是周武王姬发的后代。当然,这是我妄断。其余的我就知道苏州的园林建筑冠绝天下,尤其是拙政园,堪称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典范。同行者有好苏州评弹的,可惜我闻声而不得意,一句也听不懂。此外苏州刺绣不得不提,许多戏剧里要表现少女身处恋爱之中,往往使用凝眉刺绣却心有旁属结果扎破手指的桥段。苏绣是江南女儿的情怀,世世代代她们不只是在刺绣,而是倾注了爱恨在其中。(坏了,原本只想浅聊几句,现在看来还得下回分解)
           晚上我们住一家酒店式公寓,店面较小房间也不大,价格却赶上合肥四星酒店。唯一的好处是再小的房间都有自带小厨房,适合一家人或情侣旅游入住。客房的七小件另外收费,价格也不便宜。苏州总人口近700万,有很多日本人,所以很多酒店以及商场的导引标识都是中日文双注,而不是中英文。更有建筑外形和内设都引用日式,以招揽日本客人。公寓的租金一般都在3~4万元RMB一月,普通人很难负担得起。

      我们住的地方离平江路不远,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苏州古代曾经就叫平江)平江路给我感觉很好,青砖黛瓦石阶小巷,若是衣衫稍改你必定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古之江南。路上听吴经理说他小时候就住在这里,几户人家住在曾是地主家的一个大宅院内。一个院子里哪家有好吃的小孩子就一起去吃,不象现在邻里相见无相亲。现在那里已经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儿时的一切也只能永存记忆而无法再现。有点小雨,在灯光下看人影绰绰烟笼细柳,不由想起辛弃疾的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虽然时节不同。可惜出门时忘了带相机,不能将这些场景一一拍下留念。只能暗念韦庄的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沿街有一小河,河上有几座拱形石桥,走在石板路上,看两边褪色的雕梁画栋,古韵盎然。唯一不足的是没看见河里有船,也没有听见街边有人操吴侬软语弹词唱曲。建议由地方政府出资来维护这地方性文化,让游人彻底感受江南意蕴。

      就餐地点是吴经理帮我们选的,门口有一个烧柴的大灶,烟囱一直竖到屋顶。从侧面上到二楼进入餐厅,这里生意很好,客人摩肩接踵。我特地跑到厕所去看了看,古式建筑里装的是现代马桶,这就无从想象古人如厕的状态了。不是我无聊,许多人到此一游都是在厕所留下的。厕所文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年前去宁波,在甬巷往东约五公里的一个车站边的厕所。厕所是木板隔开的一间间,木板中间横穿过一根毛竹,方便就坐在毛竹上,颤悠悠的,厕沟也是连在一起的。厕所两个门,我一开始从东边的进去,结果没看见小便斗。吓了一身汗,赶紧退出由西边进,还是没看见小便斗;正犹疑之间,一个女人进来,还没等我解释就打开一个门方便起来。这时我才看出来这厕所根本就是东西直通不分男女,而且刚进来的一个女的毫无顾忌的敲隔壁厠位要给点纸。那次如厕经历可以说是真正的震撼。一次在野外,朋友问我要纸,可是我没有。他等不及直接窜到树林里去了,出来我就问他:没纸你怎么解决的?答:返璞归真。我不解——什么叫返璞归真?反问:纸是什么做的?“木浆”。“木浆是什么做的”,“木头”,“哦,你用树枝啊”,我开心大笑。“那再返璞归真一次,你为什么不直接用泥巴?”所以,朋友们如果在我面前说返璞归真,别怪我瞎想。假如我是王小波,我就可以很有趣地从进岔到出,再有趣的岔回来。可惜我不是,那么打住,回归主线。

       我们那个包厢的灯很有意思,是一个长长的篾笼横穿整个房间,里面装了几根灯管。茶杯酒具是青花瓷的,桌椅柜子都是仿古样式,菜式以及装盘的精美当然不能和中午相提并论,但是晚上没有公务,可以稍稍饮酒助兴。酒是我们从合肥带去的口子窖。喝酒有一个坏处就是品尝不出菜的味道好坏,只记得最后上的是凹糟面,酸酸的,吴经理说是乾隆微服江南时一个村妇不小心把锅盖掉面里去突发式创造出来的。我们也让姜总稍稍领略了一下合肥式喝酒。吴经理则一直侃侃而谈,原来他早先做过导游,无怪乎对于南北小吃古今名胜如数家珍。酒至微酣就结束了,毕竟明日还有工作要做。总体来说此次苏州之行感觉很不错,若有机会还会再来。
发表于 2012-6-2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心情换来好旅行,嘿嘿。问好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旅游日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2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