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390|回复: 28

【诗功夫第一期】再读逸鸥的《心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我解读过的帖子,我总是要经过几番回头,至于是不是对文本的一种负责我不太清楚,但至少我是认真的。因为这样在我对文本的认知上能够达到自我反省,所谓否定之否定。
比如今天再来读逸鸥的这首《心态》,我的大脑神经又一次兴奋了起来,而且连我都感觉我对诗歌的这次进入不可思议,甚至又将会给朋友们制造出很多的笑料来。
再三来读逸鸥的这首《心态》,我竟然感觉到这首诗歌写的非常好,从头至尾的好,也许让作者自己来读,他都不一定能体会到这一点,因为他也许在写这个文本的时候大脑处于一种朦胧状态的。
再读这首诗让我推翻了以前的认知,一个新的词语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是抑郁症。
为了能更好地迎合这首诗与抑郁症患者的行为表现相默契,我不得不先把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赘述一次:
抑郁症是病理原因复杂,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精神障碍。重型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悲观厌世、绝望、幻觉妄想、食欲不振、功能减退、并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甚至自杀行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治疗。情绪障碍: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大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知道了抑郁症的概念,再来着手这首诗,你就会发现这个文本就是在描述一个抑郁症患者而且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障碍。


我拉开我的夹克
掏出一支香烟
那些傍晚的行人
行色匆匆。我不知道他们之间
有没有人对我仓促掏出香烟的形态
产生怀疑
——————————————————————
“我不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人对我仓促掏出香烟的形态\产生怀疑”,心理健康的人在掏出一支香烟这个很普通很平常的一个大众化的举动时,是不会有这种不良心境的。
  
一辆警车从我身边驰过
它的漠然也许可以证明我没有犯罪嫌疑
我只是从我的怀里掏了一支普通的香烟
没能掏出那样的一支手枪
将尾随我来的黑夜
击毙
—————————————————————
而这一节,就更加凸显一个心态扭曲(也叫自闭)的病人与外界有一种排斥甚至敌对的思想,当然,这种古怪的行为也是一种幻觉妄想。而这种幻觉妄想的出现,正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加重的征兆;“没能掏出那样的一支手枪”,这个“那样的”足以说明他病态的心里已经反复出现过一把手枪的样子;“将尾随我来的黑夜 击毙”,暗示他要“走出深渊”,自杀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对于文本而言,这一节就恰好完成了向下一节转承的一个轻松过渡。  

我需要火
现在我可以从我的裤腰口袋
从容的掏出
打火机
我在这个普通的黑夜点燃了我的普通的烟卷
我让我的火在这个黑色的夜里继续
燃烧成血的颜色
————————————————————————
“从容地”,很坚定地,下定决心了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黑夜里燃绕自己,完成一个浴火重生涅磐。

如果从这一个角度看的话,那么最后一节除了有点罗嗦的瑕疵外,其余的文字都是再恰当不过了。

然后再回过头整理一下文本的思路,那就是:
抑郁症的出现——抑郁症患者病情的加重——抑郁症加重后患者最终抉择的结果(自杀)。

如果人生像一朵花,按所谓的正常逻辑来说,通常是花先开花、然后结果、最后凋谢。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会认为是先开花、然后结果,但是没有凋谢。他们会感觉死亡是美好的,如果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大脑将会被潜意识中的一种渴求死亡的本性所支配,觉得自杀是跟吃饭一样简单的事。
发表于 2012-6-2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神辛苦,那么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把板凳坐了,忙,一会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代容 于 2012-6-28 09:29 发表
顺便把板凳坐了,忙,一会来学习

谢谢代容,早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解读,很惊讶。先问候食神上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解读是再次进入诗歌现场,对诗歌更深刻的一次感应和领悟,更接近由于生活和现实的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客观环境隐患于现代人的身心压力和精神的恍惚。从这个角度解读,结尾火这个意象的生成恰到好处。在火中烧毁一切黑暗与龌龊,在火中获得新生与重生的生命渴求。正所谓浴火重生。

诗中“一辆警车”“犯罪嫌疑人”“一支枪”这些幻象既符合抑郁症患者的幻觉征兆,也是诗人大胆调动外在之象的将内在之意精准的散射,使诗歌内外互映。逸鸥的《心态》已有多个版本的解读,证明了好诗千千解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2-6-28 11:44 发表
这次解读是再次进入诗歌现场,对诗歌更深刻的一次感应和领悟,更接近由于生活和现实的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客观环境隐患于现代人的身心压力和精神的恍惚。从这个角度解读,结尾火这个意象的生成恰到好处。在火中烧毁一切 ...



迷雾说的对。食神的这个解读从精神分析角度切入获取更深刻的内容,无论作者是否就精神创意,这个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对诗歌进行精神分析是件及有意义又具有风险的事情,但诗歌的精神分析却可以镜像到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中去,或许我们能够通过精神分析获取更多的客观事实。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在圣歆的《我 砍砍砍》回帖中有说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刀你何时独立开贴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你的这个解读。呵呵其实我第一次阅读《心态》,就已然如此感受了,所以我说他是老实本分的诗歌语言叙述。但是内容结合了诗歌的题目来思考,就变得非常有趣和有味了。这的确是作者没有想到的事情,我也看了作者其他的许多诗作,直言,并没有看到更多特别出彩的诗句和诗作。呵呵~~诗作者不许骂俺哦。

说明作者是本色质朴的语言表达,这种表达如何题目和内容结合的非常好,就会特别棒。但是得来不易啊:)呵呵~~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6-28 13: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那首诗歌,就需要这样的一种看似中规中矩,木讷的一种表达,带着几分笨拙和惶恐不安。用那样的气息来层层推进,一种心态就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28 12:00 发表
刀刀你何时独立开贴呀

这个就免了吧。在圣歆中具体谈到三首。参见。
特别是胡月那首,我想我的解读应当是显而易见的,按照这个解读,没有对应不起的意象和语境。解读就不用了,我单独发出来这个解读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柔刀 于 2012-6-28 11:53 发表
这个我在圣歆的《我 砍砍砍》回帖中有说到。

那时候我们就叫你开帖的呢,我都喊了好几遍。心理学刀刀在行,胡月这个大家可去观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28 11:48 发表



迷雾说的对。食神的这个解读从精神分析角度切入获取更深刻的内容,无论作者是否就精神创意,这个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对诗歌进行精神分析是件及有意义又具有风险的事情,但诗歌的精神分析却可以镜像到意识之外的 ...
赞同。支持食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食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