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精致的瓮》及《黄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7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散文元素在文本中很明显。这和穗穗姐自己最初想法有很大关系。所以无论怎么排列分行,也不能消灭这浓浓的散文元素。
既然这样了,何不再大胆些,让散文元素成为文本的一大特色。所以,长句排列,直到把话说话为一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27 19:27 发表



应该是我排的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代容 于 2012-6-27 14:11 发表

同桌真有才,我自豪一下


阳光已然是你的同桌了。俺跟着代容~~自豪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6-27 16:37 发表
穗穗的大篇好好学,慢慢品。先按个脚印,去趟汽车美容店再过来解读。


问好圣歆,算不得大作,就是看了本书,有点小感觉,所以动了点小心思。很久写不出好东西,所以就在结构上下点功夫,大家一起参与,开心一下。

呵呵,原来你自己开车,比我好驾照十多年,只开过几次。实在是我很笨,没有方位感,不认路,再加上我不喜欢车,所以现在基本是坐车一族。呵呵~~下回去你那儿,得你做我司机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6-27 17:34 发表
箫声呜咽 肃杀的埙里  仅剩
一只竹笛 咀嚼着衰老的天光

田园不动声色 继续静坐着
他放牧的风 藏身在虫鸣里
月牙 冷不丁的就冒了出来
有人转过了身 湖水看不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6-27 17:51 发表

好厉害的大叔!


是滴,是滴!他的阅读排列,才让我想到大家一起来娱乐,开心一下。阳光是第一人也!!所以这首诗歌,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俺准备发放诗歌报银子1000两~~呵呵,请阳光记得查收。等见面再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箫声呜咽 肃杀的埙里  仅剩
一只竹笛 咀嚼着衰老的天光

这两句没整好。跟前后都不协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6-27 19:28 发表
我觉得散文元素在文本中很明显。这和穗穗姐自己最初想法有很大关系。所以无论怎么排列分行,也不能消灭这浓浓的散文元素。
既然这样了,何不再大胆些,让散文元素成为文本的一大特色。所以,长句排列,直到把话说话 ...


是的,这里面的确有一种散文格式,也是自己看一系列外国诗歌,获得的感觉。不想把诗歌语言写得太像诗歌了。

你说在大胆一下,让散文元素成为文本的一大特色,所以就长句排列,后面的一句我没太听明白。是说排列的在规则一些,像我过去的一组《一个女人的一生之一二》那样吗。谢谢小白~~不知道是不是如此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6-27 23:59 发表
箫声呜咽 肃杀的埙里  仅剩
一只竹笛 咀嚼着衰老的天光

这两句没整好。跟前后都不协调。


提到箫声、埙声和笛音都和题目~~秋日和黄昏有关。关键这悲秋的声音,倒是竹笛的声色,是最主要的,也是清亮,因此没有太多的悲声。即便是黄昏的秋日,我这首诗歌里没有太多的踌躇和肃杀之气。

之所以如此考虑,就是考虑到结尾。因此如此安排~~这首就是练笔,找一找自己以前,写这种~~写意泼墨山水画的安谧之感。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6-28 0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讲的是语调。气息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6-27 17:59 发表
试了一下,排不了


辛苦俺家花土了:))哈哈~~罚酒三杯!排不了,就要认罚滴!!嘻嘻,俺后面浓茶伺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6-27 18:03 发表
精致的瓮

举着一把小刀。
很小的刀,你怀疑自己有一些预言比你安静的名字,更像暮秋之夜某本小说的结尾。
史学家、考古学家、未来学家,都一一来过了。沿着黄河和长江两条惯常的水路,神秘蛰伏,悠久惊叹。

...


真好,这又是一种结构。呵呵,看来我的毛坯诗,居然可以有这么多诗歌结构来呈现它。谢谢白小宇。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6-27 18:04 发表
回帖框太小,不好弄

已经蛮好,辛苦了!!拥抱~~上茶~~再拥抱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6-27 23:55 发表


问好圣歆,算不得大作,就是看了本书,有点小感觉,所以动了点小心思。很久写不出好东西,所以就在结构上下点功夫,大家一起参与,开心一下。

呵呵,原来你自己开车,比我好驾照十多年,只开过几次。实在是我 ...

当然欢迎,还很欢欣。能迎来穗穗的话,我和窃火者就恭贺大驾光临了!!

[ 本帖最后由 圣歆 于 2012-6-28 00: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6-27 18:05 发表
秋日·黄昏

田园 静坐
风来来去去
一些芨芨草
斜着身子 回忆起
湖水边矮小的容颜

她们如此谦顺 青涩
芭蕉啊芦苇 又摇又摆
红的黄的蓝的 各自清闲

这样一个安谧的秋日
四野斑斓,箫声呜咽
肃杀的埙 ...


呵呵,我结尾的意思,另有所指,是朦胧的一种误解。也就是结尾,才出现了人物,而且这个人是转过了身子的,连湖水也看不清。这里所有的物,它们的视角都是拟人化,也就是众生有情。而且可以模糊,也可以变成你说的这种,好像是人的视角,看不清湖水。这就是可能性的多出口理解。藏了点小心思。问好少林家的酒桶哦。

谢谢你改得蛮好地,奖励棒棒糖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