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439|回复: 26

[随笔] 2012年论《老子》并涉庄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15-3-26 13:29 编辑

目录:
1.为什么我说《老子》中没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袁保新《老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读书随感
3.《老子》中的“长短”之猜测
4.读邓晓芒《论中西怀疑论的差异》后感
5.《老子》是否存在完整的原文辩驳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15-3-26 13:28 编辑

袁保新《老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读书随感
读后感一:科技文明是否罪过及老子的意义袁保新对《老子》所起的时代意义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对科技文明的反感(还谈不上批判,因为他没有系统指出科技文明所以有问题的原因何在以及老子如何具体针对这些原因可能进行纠正),他说:“科技文明急速膨胀的结果,非但没有使人类的生活更为明百年人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那句“认识你自己”至今依旧具有吸引力的原因,在康德看来是道德律,那么在袁看来呢?

接下来我们看看袁对所谓的科技文明的探讨及其他说的“老子形而上学智慧的现代意义”。他所谓的意义,大致是说现代文明出现的几个问题,但并没有就老子如何具体解决之作一个明确的阐述,起码在“老子形而上学智慧的现代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15-3-26 13:29 编辑

老子》中的“长短”之猜测

第二章第二句中的几个概念,《老子》中明确指出来的有“难易”、“高下”、“前后”。《老子》是这么说他们的,它说“图难于易”、“高以下为基”、“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当然,“有无”我们也可以说《老子》明确提出过他们,具体的有十一章。而“长短”、“音声”似乎并没有具体说明他们指什么。

世之解老者往往把第二句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15-3-26 13:29 编辑

读邓晓芒《论中西怀疑论的差异》后感
邓晓芒在《论中西怀疑论的差异》中首先让我奇怪的是,邓把老子和庄子合并在一起统称“怀疑论”,如果说庄子勉强可以说是怀疑论,那老子被称为怀疑论,我是闻所未闻的,以我个人对《老子》的熟悉程度看,我也不认为他能够被称为“怀疑论”。如果说对庄子是否是怀疑论作的证据不充足,读者也可以自己去寻找的话,那么关于老子也是个怀疑论者的证据在邓的文章中并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15-3-26 13:29 编辑

《老子》是否存在完整的原文辩驳

A:《德道经》本为完整连贯的一部经典,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变成了现今通行本的模样,也导致了错误百出。故据帛书、楚简,作原书推理。 《老子》版本众多,这些版本分为两大系统:民间系统(以河上公本为代表)与文人系统(以王弼本为代表),帛书本与文人系统接近。从语法逻辑来看,文人系统比较合理。

B:你的思想独断性质很强。老子个别章句本是连贯,后被切割是无疑。但这不等于原来是完整的一篇。你见过论语是完整的一篇吗?你的观点缺乏论据。

B:帛书是乱的,所以有原本?这不是推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粗读静仔的论老子并涉庄子哲学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杨望远 的帖子

感谢远叔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才看到这个,仔仔在家潜心研究之作。

先问候仔仔,再细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2-6-25 23:43 发表
目录:
1.为什么我说《老子》中没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袁保新《老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读书随感
3.《老子》中的“长短”之猜测
4.读邓晓芒《论中西怀疑论的差异》后感
5.《老子》是否存在完整的原文辩驳
...

任何一种道理学说,都是在一定的既定条件下成立的。

这和相对论是一样的,没有无懈可击的一种理论。

它有积极性,也必然有局限性,

欣赏仔仔如此细致潜心地发现其中的“奥秘”

并以自己的思索去论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sofa

本想好好看看,但见引经据典,立马打了退堂鼓,问个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12-6-27 14:22 发表

任何一种道理学说,都是在一定的既定条件下成立的。

这和相对论是一样的,没有无懈可击的一种理论。

它有积极性,也必然有局限性,

欣赏仔仔如此细致潜心地发现其中的“奥秘”

并以自己的思索去论证。

这话在这里说不合适,这里很多人把《老子》当圣经看的,还十分崇拜《老子》里所没有的直觉,扯什么语言不能穷尽老子的道,所以他就不反驳,可笑得很。你要是说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那他们会说你不懂《老子》。中国人就是这么没理智,还要我给出中国人不理智的统计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渔郎 于 2012-6-27 18:56 发表
本想好好看看,但见引经据典,立马打了退堂鼓,问个好吧

那没办法,话要说明白,我只能把来龙去脉说个清楚。谈《老子》的人大多喜欢夸夸其谈,一点证据也不讲,你跟他们说不讲证据不行,他们就会说道已经超越了逻辑,不需要论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12-6-27 14:13 发表
怎么才看到这个,仔仔在家潜心研究之作。

先问候仔仔,再细细读~


呵呵,也不算潜心研究,成天没事就跑出去打篮球,只是多年关注于《老子》,积少成多,就扯那么一堆。

问侯雨儿,最近雨好多啊,下得我都没球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渔郎 于 2012-6-27 18:56 发表
本想好好看看,但见引经据典,立马打了退堂鼓,问个好吧

如果我对《老子》本也不太关注,那让我来读这篇文章,我也打退堂鼓,可以理解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文的清晰度,较之以前大为进步。学习,问好静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6 0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