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2-6-25 18:38 发表 我个人觉得老杨是一个融文学艺术美学哲学为一体的诗人和画家,波浪的语言,这本诗集我一直有阅读,沉淀了很多在青海的生活痕迹,对人生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这次去漳州看木中巷时,顺便把你的书也带给了她,我对她说 ...
原帖由 祉星亭 于 2012-6-27 13:12 发表 读是一种回眸的思索,读是一种坚守,来之不易的岁月,读你的文字就是在反思自己,你的努力和执着容入在字里行间,问好杨老师!
原帖由 妙妙 于 2012-6-29 07:23 发表 经历,是财富。
原帖由 阿三子 于 2012-6-29 10:18 发表 范方1957年南平师范毕业分配沙县城一小学任教,1958年调沙县报社任编辑,1959年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习,1960年调省文联任《热风月刊》文学编辑,1961年至年调沙县教师进修学校二中县文化馆任职,1980年调三明文化 ...
原帖由 乱弹琴 于 2012-6-30 23:18 发表 阿D是宁波老乡吗? 问好杨老师。 “文学源自生活,高于生活”
原帖由 囚雪 于 2012-7-1 09:18 发表 杨老师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累积,沉淀。写就一篇篇厚重耐读的文字。支持!
原帖由 西山老黄 于 2012-7-1 10:43 发表 文学绝不是酒杯茶壶咖啡壶,而很可能是毒品魇魔,它要吸吮你的精血直至把你变成“药渣”。但我依然自觉地步入文学痛苦的炼狱而不能自拔。——壮士断臂,痛并快乐着! 敬仰!
原帖由 fangfei73ss 于 2012-7-2 19:29 发表 便深刻领悟了文学绝不是酒杯茶壶咖啡壶,而很可能是毒品魇魔,它要吸吮你的精血直至把你变成“药渣”。但我依然自觉地步入文学痛苦的炼狱而不能自拔。这是缘分也是天命。 问好杨老师,您对文学和音乐的爱好与执著 ...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7-3 01:48 发表 提读杨版的好文章。很执著、质朴的心语!愿你迷途中的灯,永不熄灭,光照自己诗意的一生!!! 我的老师,著名诗人昌耀说:“诗歌艺术的根本魅力其实质表现为——在永远捉摸不定的时空,求得了个体生存与种属繁衍 ...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2-7-4 19:04 发表 我喜欢读纸质的书。。 于我来说,文学本来就是一种缘份。。 有缘相识,就是一种得。。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16: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