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149|回复: 23

[其他] 【品文会】读徐敏【心情话影】电影速写(组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对徐敏我说不出什么印象,也没跟他说过话,就是在论坛突然听到大家说起一个‘高手’。对于散文,我也是门外汉,之前只是‘扫了’一眼他的散文。但是今天我仔细读了他的【心情话影】,有种说不出感或和激动,1是言简意深。2是清晰的文体脉络。3是独特的建设性和叙述渗透力的生动. 4丰富的意蕴和内涵

1言简意深

《阿甘正传》的电影,大家基本都看过,徐敏在‘羽毛上扬抑或下落’里,他的语言表现出一副生动的画面,且简洁的体现了人物在时代的作用下的动作、步态和语气,通常对于普遍的,众多熟悉的文本,想表现出它的特质,或是用词语给人物着色,很容易破坏了它的艺术真实性,可徐敏却在触摸的形式下,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而去充盈它的观察力,把一个人物像诗一样掺和在他的散文中,他抒发而叙述,他叙述而思考,他思考而充满深情,通过‘一叶白色的羽毛’飘舞,奔跑的形象性,启示着去体现视觉效果。一个‘跑’字把南阿拉巴马州的傻子阿甘,坚守一个极其渺茫的希望引到现实中来,同时又在这现实中挖掘它而感受,他同情而哀叹,欢快而忧伤,虽然阿甘是个傻子,但是他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是他真的傻吗?作者在最后发表了结论‘一叶白色羽毛的飘舞是优雅?还是悲哀?/是上扬?还是下落?/相信,上帝保佑他那样的人’。短短几行文体,不过是一些小场景贯穿一个生命的现象,打造内心深处的变化活动罢了。在描写、抒情和议论中去启发和感染;

在《入殓师》中,将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小人物,从经验中直接作用和破坏人性的心理疾病。通过‘一具尸体横着’和‘手’的作用表现死亡和生命的意义,我说他很智慧的去虚构和玩赏,并从暗示中去批判,甚至设置几个按钮‘凋败的花朵’‘空落的房子’‘大提琴声’, 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都熟悉的事物或场景中发现,从都有的经历和所体会的感受当中去提炼。创造了一种极为冷色调的后现代状态的生成模式。而并未去直接描写入殓师和他这个人人,再通过一连串的场景推进。展开,最后揭示死可能是一朵凋谢的花,空落的房子,或者就是大提琴的声,而逝去是超越走向下一程的‘死亡中生命的绽放’。这就形成‘我个人形象’的印象,加强深入到情感中,把自己置身于事变的见证人中去,可他不是行动的力量,他的力量是只在虚构中去取出被解体的人物,他充当了一个铺垫者,在建立形象比对
  
他在观察和影片中,获取建立形象;从视觉和触觉中,寻找生成意境;在叠加和形象载体中升华;以优美而简约的形式,彰显力度。体现了他对‘印象’艺术的再现。当然,我个人觉得还是‘半成品’,毕竟这是印象获取,不是个体生活的真正的真实的经验,因为它是感官上的体验和某种虚幻的迸发出来的能力(不说了,撤远了,我们要说的还是散文诗)。  
 
NO.1《阿甘正传》:羽毛上扬抑或下落

一叶白色羽毛在空中飘舞成一片蝴蝶。
跑,不停的跑,枯树下的风一样,疾驰成他生命里跳跃的字词。
他,智商只够七十五。
跑,拼命的跑,跑过了孩子们的追赶,跑进了橄榄球星的荣耀,以及跑离了战火中的死亡。
渐渐的,他发颤出了那个时代的脚步声,如此真诚。
穿过海岸和沙漠,路过黎明和黄昏,未知的前方纯净成他内心的宁静。
或许可以停下来,裸着身躯弹着忧伤的吉他;或许可以停下来,在湮灭的荣誉中苟延残喘。可最终还是走向墓碑的释怀,或者流向大海的安详。
一叶白色羽毛的飘舞是优雅?还是悲哀?
是上扬?还是下落?
相信,上帝保佑他那样的人!

NO.2《入殓师》:死亡的绽放
一具尸体横着,凋败的花朵一样沉寂。
用于清洁、更衣和化妆,以及纳棺,入殓师的手走着,走着。亲切的容颜,幸福的回忆,人们的每一粒泪水都流过冬的门槛。
暖暖的,凭倚着春天的手。
以为死亡是一门空落的房子,是一株腐朽的植物,或是一条干枯的鱼。
醒着的,只是黑暗和颤栗,以及消灭。
一阵大提琴声吹来,蓝天雪山下,死亡开始散发着浓郁的青草的味道,并响亮着涓涓不息的泉流声。
如入殓师的手,容下微风的轻抚。
以及死亡中生命的绽放!

2清晰的文体脉络

清晰的文体脉络,是徐敏的散文诗的一大特色(姑且这么说,因为我读他的作品不多,是相对我看见的这些作品而言),就像我读它们,我很快随着它的线络进入角色。清晰。明澈。当然他们不是系统和次序,那麽我说:关于技巧。比如《通天塔》和《返老还童》

一《通天塔》周密的逻辑:从引发、诱导、设问到结案,一条线下来,收网。
A, 一粒枪声——(意味着什么?如何展开)
B有谁能弄清楚枪声燃烧过的地方?——(本文自然提出疑问)
C是夫妻间的冷漠到爱慕?
是兄弟间的指责到拯救?
是父女间的陌生到宽恕?
还是不同语言的无助到理解?
以及不同种族的隔阂到包容?——(本文的脉络延伸)
D真实成最暗的夜里永生出最亮的光——(答案)

二《返老还童》布局:下套。与其说是兵法,不如说是技巧;这算不算写作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能说:我在字里行间找到魔术,起码我个人觉得有一个可‘论据’的点,但它又带着迷人的色彩

A从‘一座逆转的时钟’设局。论战
B 去对应‘他们有的死于孤独、战争和衰老’形式
C布阵:‘只有这样的人生才会枝繁叶茂,有着黎明和正午,黄昏和黑夜。而他淌过的岁月,是一条逆流的河,不再有他们所走的悠悠光阴。/向何处流动苦闷、忧愁和劫难?’
D用间。配合简约的叙述阐明‘这就是永恒的心’

NO.3《通天塔》:夜和光

一粒枪声,宁静的湖面上掠过扑哧的水鸟。
水鸟猝然展翅地困在一起,从摩洛哥到日本,从墨西哥到美国。水鸟所受伤的,是一片天的颤栗。
有谁能弄清楚枪声燃烧过的地方?
是夫妻间的冷漠到爱慕?是兄弟间的指责到拯救?是父女间的陌生到宽恕?
还是不同语言的无助到理解?
以及不同种族的隔阂到包容?
但不同的命运却有着同样的情感和生命,扑在一起。
如通天塔一样,在人的心中。
已经打破上帝的阴谋,以及捏碎耶和华的变乱。相信善是真实的,爱是真实的,和平是真实的。
真实成最暗的夜里永生出最亮的光。

NO.4《返老还童》:逆流的河
一座逆转的时钟。这里,有些人在河边出生长大,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有些人对音乐有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和游泳英雄,有些人懂得纽扣和知道莎士比亚,还有些人是母亲,以及有些人,跳着舞。
他们有的死于孤独、战争和衰老。
只有这样的人生才会枝繁叶茂,有着黎明和正午,黄昏和黑夜。而他淌过的岁月,是一条逆流的河,不再有他们所走的悠悠光阴。
向何处流动苦闷、忧愁和劫难?
一双蓝色的眼睛。
优雅的芭蕾舞蹈。
女人的心和爱情。
啊,该怎样的芬芳,该怎样的璀璨!
啊,看港湾如何的宁静!
啊,不会消失的,便不是幸福!
身体和容颜,一切都变了。不变的,是眼睛能记住的。
这就是永恒的心。

3. 独特的建设性和叙述渗透力的生动.

艺术是‘绝对理念’,还是‘自我情感’的意识,我想起柏拉图说过“神对于诗人们像占卦家和预言家,夺取他们平常的理智,用他们作代言人”,那麽,从散文诗的角度来说呢?我说:让艺术还原它的心灵吧。那麽,徐敏的散文诗又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呢?他的独特性‘不过是’清晰、质朴。哈!我稍稍感叹一下。如果你再稍稍用点心去读,会发现它的‘独特’是在建设上的突出,我说‘巧妙’确实难为了某某‘家’,可是读者毕竟是个体,我也不例外,当然大话说多了,岂是一个‘空’‘废’了得,我们来看《米尔克》

他死了,是奔涌出深潭里的水。/都活了。’这就是语言的工具,一种引导读者沟通的模式。同时也是建设的指向:‘在卡斯特罗街的愤怒和反抗。’‘在旧金山的呐喊和游行’‘在美国的演说和竞选’‘在颗颗子弹的声音中破碎又叠起’那麽建设性的目的性就是‘因为没有死水停止。/因为满城的烛光发出了祈祷文一样的明净。/因为得到了向平等、自由以及幸福前进的力量’对镜头碎片的捕捉和感受和心情的牵引。从重复,加叠层层渗透,却体现出简明的语言,使得对象化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说白了就是直接的判断。就像一次运算过程。

再看《窃听风暴》‘再昏暗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 再严实的地方总有一对耳朵’建设的指向性,那麽建设的目的性就是1984发生的事情。经过约束条件来变换语言,让它们呈现环境,使读者进行联想,就是在具象上直接地表达他的情感和意义,从可行中放大,再缩小,以达到深远的寄意,指证现场‘在安宁中罪恶,在罪恶中惊醒’


NO.5《米尔克》:水波荡漾过去

他死了,是奔涌出深潭里的水。
都活了。
水波荡漾过去,在卡斯特罗街的愤怒和反抗。
水波荡漾过去,在旧金山的呐喊和游行。
水波荡漾过去,在美国的演说和竞选。
水波荡漾过去,在颗颗子弹的声音中破碎又叠起。于是,所有的水波都荡漾过去,枯萎的叶子变绿了,荒芜的大漠澄清了。
因为没有死水停止。
因为满城的烛光发出了祈祷文一样的明净。
因为得到了向平等、自由以及幸福前进的力量。

NO.6《窃听风暴》:救赎的奏鸣曲

再昏暗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像火炭一样燃烧。
再严实的地方总有一对耳朵像细水一样浸入。
1984年的天空,留不下任何痕迹,只有柏林墙一条长长的疤痕。不可逾越的禁止和恐惧,以及迫害,已经纹上政治的刺青。
这是闪着光的疤痕的刺青!
可以看见女演员的出卖换取漩涡里蝴蝶的舞蹈。
可以看见男作家的文字愤怒成山头滚下的石头。
可以看见窃听者的内心蔚蓝成暴雨之后的天空。
或许,夜深了,大部分人都要回到自己的房间。在熄灭的灯里,寻找灵魂的气息,抑或高昂和低沉成一首奏鸣曲。
是用死亡来救赎?
是用抗争来救赎?
是用正义来救赎?
这使人在安宁中罪恶,在罪恶中惊醒!

4丰富的意蕴和内涵

徐敏的散文诗对于格律的体现,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弱的,(当然我也不懂),关于意蕴和内涵,我不敢说有多好,起码我要向他学习

【关于理性内涵】有很强的直觉性。语言凝练。比如NO.7《老所无依》

一条茫茫的路,匍匐成蠕动的蛇蟒,毒液和舌箭逮住一杯水的善良。
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眼睛黯然成收拢的翅膀,在苍天下停落,忧郁地做着父亲的梦。可有关父亲的信念,却在梦外一去不复返。
悲哀和伤痛对生活的无奈而挣扎成一片瀑流。

【关于情感渗透】深动、丰富,巧妙嵌合;比如NO.7《老所无依》

悲哀和伤痛对生活的无奈而挣扎成一片瀑流。
于人性之顶。
于魂灵之上。
流了下来,滞留在黑暗的池底,泛起的涟漪必须有人把守,必须有把守的人沉下池底。
让旅人安息!
让杀手受惩!
让拯救者荣耀!
可这把守的人是谁?向周围的沉寂发问。然后又一片瀑流沉入池底,消失于一串回响中。

【关于感觉意识】审美情趣,使我们感到诗人内在的精神,比如NO.8《拆弹部队》

茫茫沙漠,几只黑羊,一间破房,两口窗洞。灰土掩盖,苍蝇飞旋,时间静止成初冬的薄冰,一动不动,等待稍微一点破碎的愤怒。

【关于层面】以象征,作用事物的意象表现哲理。比如NO.7《老所无依》

尸体、残肢和流血,躺在废墟里的仇恨终究将成为尘土。
可躺在人心里的仇恨是否会成为尘土?
是滑落成一滴惊恐的眼泪?
还是飞扬成战场天空中一叶惬意的风筝?
人在仇恨中溶化一撮盐。人也许并不知道


NO.7《老所无依》:一片悲哀和伤痛的瀑流
低空干燥成一捆木炭,静而寂持续地等待着燃烧。
枯黄的野草在微风中摇曳。两株孤独的树在荒原上站着。偶尔一群麋鹿在云的影子下奔跑。这些都是掉落下来的灰尘,不显眼而又闪烁。
还有散落的汽车、长短枪、毒品、钞票和积血,以及尸体。
世界的门槛前不再有稻草人的看护。
生命的锁不再是上帝的画像。
一条茫茫的路,匍匐成蠕动的蛇蟒,毒液和舌箭逮住一杯水的善良。
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眼睛黯然成收拢的翅膀,在苍天下停落,忧郁地做着父亲的梦。可有关父亲的信念,却在梦外一去不复返。
悲哀和伤痛对生活的无奈而挣扎成一片瀑流。
于人性之顶。
于魂灵之上。
流了下来,滞留在黑暗的池底,泛起的涟漪必须有人把守,必须有把守的人沉下池底。
让旅人安息!
让杀手受惩!
让拯救者荣耀!
可这把守的人是谁?向周围的沉寂发问。然后又一片瀑流沉入池底,消失于一串回响中。


NO.8《拆弹部队》:风筝和眼泪,以及盐
一颗弹壳缓缓地落下,激起一片尘土,又落向别处。
这子弹来自何方?
茫茫沙漠,几只黑羊,一间破房,两口窗洞。灰土掩盖,苍蝇飞旋,时间静止成初冬的薄冰,一动不动,等待稍微一点破碎的愤怒。
生命的单纯永远无法理解世界隐藏的暗器。宗教、信仰和种族,以及国家,人的命运永远无法理清叶纹一样交错的玄机。死亡的手,藏匿在沙土里,汽车里,甚至人体的肚腩里,几乎哪里都有可能。
尸体、残肢和流血,躺在废墟里的仇恨终究将成为尘土。
可躺在人心里的仇恨是否会成为尘土?
是滑落成一滴惊恐的眼泪?
还是飞扬成战场天空中一叶惬意的风筝?
最终。
人在仇恨中溶化一撮盐。人也许并不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写不好【品文会】,可能扭曲了它的本意,多包涵,(写得匆匆)。平时只是在精神上支持心情文字和囚雪,今天挤个时间,用行动来实践一下。主要是被徐敏的妙笔感动着,仅仅是一些读后感,谈不上品赏,误读,不足,徐敏多包涵。毕竟要完全读透和解析,对我这样智商有问题的老人,还是比较辛苦的。就是来凑数,支持一下囚雪‘弟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面面姐,太感动了......
谢谢......
先挂上去,晚上再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2-6-21 14:36 发表
我也写不好【品文会】,可能扭曲了它的本意,多包涵,(写得匆匆)。平时只是在精神上支持心情文字和囚雪,今天挤个时间,用行动来实践一下。主要是被徐敏的妙笔感动着,仅仅是一些读后感,谈不上品赏,误读,不足, ...

慢慢地读完您细致细腻的文字。
一遍。又一遍。
深感惭愧,诚惶诚恐。
这些所谓的电影速写,在10年所作,谈不上实质意义上的散文诗作品。
只是作为一种记录,或者记事薄。因为从事电影工作的关系。
便存了下来。存下不少。
为支持囚雪兄,便翻了出来。心惊胆颤,也没做修改。
今见您这一粒粒文字。惊喜和惭愧。
甚是感谢。评比文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囚雪 于 2012-6-21 14:43 发表
面面姐,太感动了......
谢谢......
先挂上去,晚上再细读......

流泪没。。。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徐敏

十年前写得啊,‘噎死我了’,严重嫉妒!!

慢慢地读完您细致细腻的文字。
一遍。又一遍。
深感惭愧,诚惶诚恐。------太客气了,我喜欢而已

因为从事电影工作的关系——和我还能扯上点关系,哈,嘿

提点意见我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面面姐全方位的解析玲珑剔透与徐敏的文字惺惺相惜,似有相见恨晚之势,囚雪当无止境的学习。再谢两位的爱的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半遮面 的帖子

回复半遮面老师:
如果非要提点意见,就有关一点可讨论。关于散文诗的格律。相对我来说,散文诗是自由的,是宁静的河流,也可以是波澜的汪洋,是泥沙,是积木,是想象所能抵达的任何角落。没有绳索,更没有链铐,只要展开翅膀,任何语言都能流淌汇合,都能重新拆解和组合……
所以,对于格律的考虑,可以进一步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囚雪 于 2012-6-21 21:06 发表
面面姐全方位的解析玲珑剔透与徐敏的文字惺惺相惜,似有相见恨晚之势,囚雪当无止境的学习。再谢两位的爱的奉献:)

老弟,‘吹气球’的事情,咱们不干,来点实惠的,真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徐敏 于 2012-6-21 22:24 发表
回复半遮面老师:
如果非要提点意见,就有关一点可讨论。关于散文诗的格律。相对我来说,散文诗是自由的,是宁静的河流,也可以是波澜的汪洋,是泥沙,是积木,是想象所能抵达的任何角落。没有绳索,更没有链铐,只 ...

徐敏,以后别叫老师,浑身不自在,若是一定要,应该是我称呼你为老师。
其实,我对格律,不懂,只是在艺术学院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些儿关于格律的调,唱法。。。实际上,我并不是很主张散文诗,一定要格律,就是挑你的刺罢了,就像现代诗,我不主张咬文嚼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半遮面 的帖子

好。那叫您姐姐!……
关于散文诗,我做过很多尝试。目前也在。
其实,散文诗要是的一种节奏,形式上的和内核上的,时而细风拂面,时而狂风拉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徐敏 于 2012-6-22 09:49 发表
好。那叫您姐姐!……
关于散文诗,我做过很多尝试。目前也在。
其实,散文诗要是的一种节奏,形式上的和内核上的,时而细风拂面,时而狂风拉朽……

我对散文诗,可以说一窍不通,但是喜欢,我喜欢的比较多,写诗也是才2年,主攻还是美学,这是专业的关系。。。以后会多点时间要向你请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芝麻 于 2012-6-22 11:23 发表
学习佳作!学习好评!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2-6-22 07:54 发表

徐敏,以后别叫老师,浑身不自在,若是一定要,应该是我称呼你为老师。
其实,我对格律,不懂,只是在艺术学院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些儿关于格律的调,唱法。。。实际上,我并不是很主张散文诗,一定要格律,就是挑 ...

在我认为,散文诗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一定要格律。题材也是多多,抒情叙事寓言小说都有发辉的空间。至于诗歌,你反对咬文嚼字,但为什么有人说,诗歌到语言止呢?请教面面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徐敏这组散文诗,在他的作品中是属于上品的。在我的记忆中,他的散文诗,是与精致,精巧,灵动著称的,但不免让人忽略了文字的内核乃至内容的思想浓度。而这一组,虽然‘’清晰质朴‘’,却也更得人心。个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6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