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6-2 01:17 发表 这首题记就是捉弄人,下文没阅读价值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6-2 00:12 发表 忘了说,建议去掉三个“了”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6-2 00:48 发表 查了一下百度,“火镰是一种早期取火工具,与火石、火绒配合可以人工取火,因其击石取火用的铁条形似镰刀而名。”。。。 那么这首诗歌也就有可能是某位作家在写一些人在野外活动,比如采矿人,地质学家等,他们燧石 ...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6-2 01:07 发表 把一首诗比作一个人的话,好诗就是同时具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 诗的外在美要靠我们用眼睛,用直觉去看,内在美则须要依靠真实具体的细节才能作出判断,作为外在美,作者可以自由尽情地打扮或素颜朝天,但内存美必须有确定 ...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6-2 01:12 发表 隐而不瞒,露而不俗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6-2 01:32 发表 下文是一种意境,而上文是一种揭示,或者叫做呈现。 我说过,题目是《黄昏》下文足以表达这样的意境。 因为我也写过黄昏,只是断章而已。 《黄昏》 这是一笔白昼的底色,从不隐瞒迟到的微笑。 在天空尚能睁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2 10:22 发表 某年某月某日 读某个国家 某位作家 某部作品 某个段落 突然 想起来 要改编一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