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唐朝明月

来挑战看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还原上缺乏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20 22:54 发表

你说的是对的。我们应该用一只笔,站在不同的身份上说话


我也是在读了马格利特后实验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21 10:40 发表
更难能可贵的是明月在这种收发自如的陌生化文字中还掺杂许多幽默的语言,让人在一笑中心领神会,于笑过之后又不免心中酸涩。
如《病房》中小三“舒服地煎熬自己”;
贴在病房胸口的(小三)腿上的红痣,一下子就让 ...


食神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我很是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21 10:43 发表
那个喜欢晚餐的人,扶墙而立——————如果改成“那个吃完晚餐的人,扶墙而立”。进入到进行时的状态,我想你的推进会更有效,并且强化了现场感


多谢杨光老师指点。。。如果换成吃会另有一番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21 10:53 发表

我倒是感觉那个喜欢晚餐的人不是人,而是一份旧报纸,扶墙而立是因为它被放在靠墙的报架上,尽管是一份旧报纸,但作者是现在写的,现在的人一般读报刊的时间大多数都是于晚饭后,阳光这一改,反而失却了一种灵性— ...


这种探讨对我很有益。。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么想的很多东西我们从某个角度进入以后他们是在的,也是不在的。。阳光老师对文字的感受高于常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朝明月 于 2012-5-21 17:41 发表


多谢杨光老师指点。。。如果换成吃会另有一番意味。。。


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忽然就有这样的感觉。但是还是需要依照你的写作来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半挑灯读,只此有真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朝明月 于 2012-5-21 17:40 发表


食神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我很是感慨。。


千万别叫老师,我真是向你学习的!下午喝了点酒,现在才醒来,睡不着了,那就继续再说说我读你的诗的一点感悟吧。

天马行空的想象却又绝非信马由缰地乱闯,又是明月诗歌的一大亮点。

如《汽水》中的矮个子对应饿着肚子的茉莉花;
看似风马不及的两种物象,却因一个汽水把二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因果,再以护城河的水作为催化剂,使这种因果更为明朗。

我是这样分析的——
矮个子,不是未成年的孩童,就是缺乏营养的侏儒,总是不成熟的发育;
茉莉花饿着肚子,应源于养分不足,且其花期在夏秋两季,倘若把自己埋在春天的铁锅,那也是被动使其成熟;铁锅,不但能炒菜,还能炒茶,还能烘焙,更会急切地煎熬;
护城河,一座城池既可当作一个国家,亦可当作一家公司、一个家庭,其生存的先决条件就是经济,这就想当然要提到钱(护城河的水);冒泡,既有富得流油,乐得冒泡之意,又不乏是一种虚幻的膨胀,或吹嘘。
综上所述,便有了一条明朗的线索:
赚钱(催化剂)——手段(制造假冒或不合格的茉莉花牌汽水)——上市——消费者;
因是假冒或不合格的,结果……比如三绿氢铵牌奶粉,说明什么?

当然,如果从茉莉花的象征意义(爱情或友谊)上着手,也是能很轻松自圆的。
这就是诗歌的多元化,不是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聂小倩吗?我就是不说哈姆雷特,77你

[ 本帖最后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22 03: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这个观念很不错,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似乎更喜欢熟睡,给水分
扯上一条瘦瘦的被子
走到漏洞的尽头

学习奔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两次——俺倒觉得整体上蛮结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22 03:51 发表


千万别叫老师,我真是向你学习的!下午喝了点酒,现在才醒来,睡不着了,那就继续再说说我读你的诗的一点感悟吧。

天马行空的想象却又绝非信马由缰地乱闯,又是明月诗歌的一大亮点。

如《汽水》中的矮个子 ...

刚才阳光兄好像提到还原的问题。
似乎有个问题得考虑:消解与削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3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特点的,让场景说话,意象明显达到题旨。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2-5-22 01:15 发表
夜半挑灯读,只此有真味。


昌昌好。。久未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5: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