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12 16:57 发表 其实在读的时候,也有这个想法。只取一二节,那样反而有完整的感觉。因为第二节后面本来就有所提升。 道出真谛。就是后面写向日葵的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5-12 17:08 发表 嗯,这样呢比较单一,也就很纯粹。我的潜意识估计还在解构自己的内心,所以第三节冒出来很偏离,承认自己也感觉到了,灵感的书写,没有任何钻营和技巧,导致现如今才发现,惭愧呢。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12 16:59 发表 许多时候我觉得,通透有诗意;意象少。反而能容易的把我们要表达的传递给读者。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12 17:10 发表 总结一下:读完啦。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12 17:13 发表 别这么讲啦,你要这样讲我都想回家种田去了。看我写的那些东东,无语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5-12 17:17 发表 我很羡慕别人都有自成的风格,而我学了诗歌开始到现在,就是变化多端,不定型,初级班的吧,他们有人又说我很中性,也有很多时候写得厚实,朴质。但我在挑战的诗歌几乎都是很通透的,这也说明这是一个特点啦~~呵呵 ...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12 17:18 发表 圣上的这类练笔是值得尝试的,比如我现在尝试的诗歌口语与意象结会。当然你比我强,说不定那天吃的时候,你的桌子上都是一首一首的诗呢。题材也很好,很少有人写这类题材。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5-12 17:19 发表 嗯。这样多好呢,给了我边思考边学习的机会。谢谢落幕再次读我的拙作!!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12 17:24 发表 变化多端,不定型。这也是一种风格呀。星海左岸老师不就是呈现多种方式嘛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12 17:28 发表 圣上五点了,老婆快下班了。我去做饭了,等下自己过来哈。咱们凑一桌。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12 17:03 发表 也许你要表达的是一种风欲止树又动状态吧。这样不如努力抒情,高潮的时候停止,形成巨大的落差,效力可能更好。当然我也没有这样做过,只是一个想法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5-12 17:07 发表 明白你的意图,所以说第三节有点偏离 个人觉得既然是自喻,那么在物与自己的形状转换的时候不要太直接,应要过渡一下。至少要有点物的影子在其中过渡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6: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